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档案与史学》2003,(3):5-10
1924年8月16日,南方革命政府初设中央银行于广州,该银行于1929年2月改组为广东中央银行,1932年1月又改组为广东省银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8年11月1日在上海另设中央银行,抗战爆发后西迁南京、武汉、重庆,战后迁回上海。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在1942年7月垄断纸币发行权以前,长期未能充分发挥“银行的银行”的作用。本辑史料是一篇有关民国时期中央银行历史沿革和业务状况的调查报告,原题《中央银行之发展》,选自金城银行档案全宗,档号Q264-1-791。该报告作者不详,成文时间大致在1948-49年间,报告中追溯了中央银行的发展概况,并对中央银行的发行、外汇管理、贴放、经理国库等主要业务进行了述评,对于研究民国时期中央银行的主要发展情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辑史料由上海市档案馆周燕萍选编。  相似文献   

2.
一 1916年5月20日,上海《新闻报》刊登了一则"北京特别通讯"报道: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两总行在停止兑现、付现的院令发表前,曾电向各地分行征询意见.交通各分行皆无异议;而中国各分行均不赞同,尤以上海、镇江、南京、汉口等分行反抗最烈,慷慨陈词:"交通银行自杀,系属自取,中国银行陪杀,于心难安.宁可刑戳及身,不忍苟且从命."此后不久,北洋政府又收到一纸措辞激烈的电文:"为对持票人负责,无论处在任何困难的环境中,愿尽一切力量,将库中现金兑至最后一元,始行停兑."不难看出,透过字里行间,拟电人的慷慨激昂之情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3.
《八路军军政杂志》(以下简称《杂志》)是八路军总政治部的机关刊物,1939年1月15日在延安创刊,1942年4月停刊,历时三年三个月。《杂志》创刊的背景主要有二:一是,抗战全面爆发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在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建立敌后根据地,消耗和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取得了巨  相似文献   

4.
暗账是民国时期银行业普遍存在的记账现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对于暗账采取了积极的整治措施,制定《私营银钱业暗账合并正账处理办法》作为暗账处理的行动指南。面对巨大的社会变革冲击,以聚兴诚银行为代表,重庆地区银行的高管心态呈现阶段性变化,清账工作有序开展,这反映了银行业的积极转变以及新政权改造金融业的有力作为。  相似文献   

5.
1937年8月,上海抗战爆发。9月,胡风主编的《七月》周刊出版,内容多系抒发抗战热情的诗作和有关抗战的报告。随着上海战事的失利,《七月》出了三期就暂停了。同年10月,胡风也撤退到抗战的中心——武汉来。起初,他住在老朋友熊子民的家里。熊子民曾和李达、邓初民等在上海办过心弦书店和昆仑书店,从事革命的出版工作。书店被反动派查封后,熊子民从上海回到家乡武汉经商。当胡风  相似文献   

6.
本组史料是从馆藏三十年代聚兴诚银行档案中选出的,该行团营业需要,经常与长沙、常德、宜昌等分支机构互通信息。在这些通讯中,反映了不少有关贺龙、肖克部队在湘鄂川黔根据地活动的情况,对研究军史和党史有一定参考价值。 史料原件为信函通讯形式,涉及内容十分庞杂,这里仅节录与本专题有关的内容公布,其余从略。为保持史料原貌,对其中一些诬蔑之词未作改动。文件的标题和标点符号系编选者所加。  相似文献   

7.
2012年12月初,由于一款在银行柜台公开代销的理财产品到期无法兑付,华夏银行上海嘉定支行最近遭遇血本无归的投资者追索。几天内,在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的华夏银行上海分行总部门口,不断有投资者高举纸牌要求银行"还钱"。对此,华夏银行上海分行曾经表示,这个产品不是华夏银行的产品,华夏银  相似文献   

8.
《档案与史学》2000,(1):16-22
以“服务社会”为行训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简称上海银行),是旧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由于总经理陈光甫经营有方,该行发展极为迅速,经济实力雄厚。同时,该行的管理运作、制度建设和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也颇有值得研究之处。1932年,上海银行委托宋春舫编撰行史,宋根据银行档案及当事人口述,二年后完成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二十年史初稿》,对上述情况均有论述,但不知何故一直未曾出版。该书稿共分序及二十年前的中国、二十年前的上海金融市场、本行成立之由来、本行发展之经过、本行和环境奋斗之事实、本行的文化事业、世界经济之解剖与本行未…  相似文献   

9.
宋楠 《青年记者》2005,(7):17-18
抗日战争期间的抗战代表刊物——《抗战》三日刊,是由邹韬奋先生于1937年8月19日在上海创办的,该刊由抗战三日刊社发行,每三日发行一期,16开本,第1号为每份两张,零售1分;第2号起改为每份3张,零售2分。从第7号起,由于受上海租界当局的压制,曾被迫改名为《抵抗》,到第28号起,又恢复了《抗战》。该刊在上海沦陷后从第30期迁往汉口,及至次年7月3日,《抗战》三日刊共出版86期,随即它与《全民》周刊合并为《全民抗战》,后迁往重庆,到1941年2月被迫停刊。  相似文献   

10.
据《上海百科全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437页所载,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系国人自办的第一家自来水公司,1897年由唐荣俊、杨文俊创办,资本银30万两,厂址设高昌庙,水源取自黄浦江。1902年建成供水。后经营不善,亏损严重,1909年改为官办。1915年复改为商办,资本增至100万两,扩充设备,加强管理,经营状况逐年改善。1929年又增资50万两。至1936年,日供水量8.26万立方米。抗战爆发后被日军侵占,并入华中水电公司。战后恢复,日供水量9.6万立方米。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1956年与沪南水厂合并,成立南市水厂。现隶属上海自来水公司。本期登载的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档案,系反映该公司1937年抗战爆发前的历史沿革和发展概况之材料,谨供研究上海公用事业者参考。该档案选自Q403-1-99号案卷,选编者孙慧。本刊1996年第3期曾刊有《上海内地自来水公司早期经营状况档案》,可一并参照。  相似文献   

11.
《档案与史学》2001,(1):24-28
张伯驹 ( 1 898— 1 982 ) ,名家骐 ,自号丛碧老人。张为“民国四大公子”之一 ,素以雅好文艺、收藏宏富著称。其父张镇芳曾任清末盐运使 ,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于 1 91 5年在天津创立盐业银行 ,后为著名的“北四行”之首。1 935年盐业银行总管理处迁到上海。张家为盐业银行最大的股东 ,张伯驹也长期担任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一职 ,1 941年又兼任盐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但未几张伯驹在上海被汪伪特务绑架 ,被勒索高额赎金 ,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后经张的友人孙曜东及银行方面的鼎力相助 ,才告脱险。本刊公布的这组史料 ,系上海总管理处…  相似文献   

12.
在“五卅”运动期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为了掩饰其屠杀游行示威群众的暴行,制造舆论以破坏上海及青岛、天津、南京等地以罢工为中心的罢工、罢市、罢课运动,仍袭其破坏省港大罢工的故技,编辑不具出版人的《诚言》传单。这一卑劣行径,遭受到上海工人和其他各界的抵制,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不得不将《诚言》交由上海租界监狱印刷并通过各种途径散发张贴。关于上海公共租界印发《诚言》传单始末,在过去已出版的有关“五卅”运动的论著和资料中,尚少有提及。特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总办处档案中,选出这组资料(原件系英文),并译为中文,在这里发表。为了保持档案资料的原有面貌,原有对国际工人运动的诬蔑之词,未作改动。  相似文献   

13.
由文汇报《学林》专刊主编、高级编辑施宣圆主编的《上海700年(修订本)》最近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46万多字。该书初版出版于1991年上海建城700年之时 ,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方面 ,每个方面由若干篇组成 ,介绍上海建城700年来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上海历来是人才辈出、精英荟萃之地。这次“修订本”增加了人物篇 ,收入近40位古今上海名人。既有大家熟悉的黄道婆、徐光启、董其昌 ,也有鲜为人知的洋务奇才李凤苞、澳门同知印光仁 ;既有爱国老将陈化成、抗清志士夏允彝父子 ,也有学术大师王鸣盛与钱大昕 ;既有…  相似文献   

14.
1964年9月27日,毛泽东就中央音乐学院女学生陈莲来信,向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作出重要批示,并在署名后再批两行字,第一行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这“八字方针”是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来的文艺思想的系统总结,尤其是对1956年8月24日他发表的《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5.
五、“八·一三”淞沪抗战至抗战胜利(1937.8-1945.8)1.联合出版的《战时日报》。1937年8月13日,日寇南侵进攻上海。上海全体军民迅速行动起来,支援以谢晋元为首的爱国将士抗击日寇。由于战事的影响,上海大小报纸纷纷停刊。10月5日,一份宣传抗战的四开四版小报——《战时日报》创刊了!这是上海最有影响的十家小报联合出版的,它们是冯梦云的《大晶报》、匡孟槐的《上海报》、尤半狂、黄转陶的《小日报》、施济群的《金刚钻报》、邓荫先的《东方日报》、郑子褒(梅花馆主)的《正气报》、来岚声的《世界晨报》、毛子佩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灾荒实情反映点面结合、政府与社会救济对比鲜明、乡村政治视角与历史理想结合三个方面,分析冯小刚导演《1942》的真正用意和心灵震撼,审视1942年河南灾荒难民实情。  相似文献   

17.
唐寿民自辛亥革命时期参与创办江苏银行,历任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行副理、国华银行总经理、交行上海分行经理、中央造币厂厂长、中央极行业务局总经理、交行总经理等职,是中国当时银行界一个重要人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香港被日军俘虏,次年被押回上海,出面主持汪伪交通银行复业,又出任汪伪全国商业统制总会理事长。抗战胜利后,因汉奸罪由上海最高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年。本辑史料,选录了唐寿民汉奸案审判过程中的部份重要档案材料,供研究者参考。由上海市档案馆保管二处石磊选编。一、法泰民自救“办理交通g业与参加商统会之经过…  相似文献   

18.
《档案与史学》2000,(1):9-15
周作民(1884—1955),江苏淮安人。原名维新。早年留学日本。1917年起担任金城银行总经理。该行为著名的“北四行”之一,经济实力雄厚,社会知名度极高。1936年金城银行总行从天津迁来上海。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周作民在香港被日军拘捕,旋被押回上海,逼迫其出任伪职,但周巧妙周旋,未曾落水。全国解放后,他又从香港回到上海,担任“北五行”的董事长和统一后的公私合营银行联合董事会副董事长。现存周作民日记一册(1945年6月—1946年7月),反映了抗战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上海社会尤其是金融界的情形,对周作民被蒙上所谓“汉奸嫌疑”的经过也有详细记…  相似文献   

19.
本史料原系《上海市都市计划总图三稿初期草案》说明。草案完成于1949年5月24日,其说明部分则完成于该年6月。由原上海都市计划委员会设计组成员、圣约翰大学教授的立克等人制订而成。1950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务局刊印此材料时,曾有如下说明:“本说明书系于一九四九年上海解放前由前都市计划委员会编撰,为保存资料,特予刊印。以供参考。”众所周知.国民党建立政权之后,于上海的规划建设做出了相当的贡献。三十年代的新上海计划,为现在五角场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即是一例。抗战胜利后,上海市工务局即于1946年10月邀集上海的市…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有过三次新闻改革,即为:1942年以延安《解放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为标志的新闻改革;1978年底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二十多年的新闻改革。第一次新闻改革这次新闻改革是以1942年4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致读者》,中共中央宣传部发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为标志,与延安整风运动同步进行。其历史背景是:从1942年春天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