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斗鸡”风俗和“脚斗士”运动的发展历史,对民间传统游戏转变成现代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析,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在西方现代体育冲击下的现代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以弘扬民间体育文化,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发展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为出发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与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民间体育游戏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进行相关调查分析,发现相关政策、领导与教师对民间体育游戏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持开放性态度,学生态度积极,目的成多样化,能有效激发教师参与民间体育游戏融入中小学校本课程的热情与创造性,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本课程体系,促进民间体育游戏融入中小学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民间体育游戏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内容丰富、简单易学、促进健康等显著特点,近年来逐步进入学校体育的视野之中,深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究民间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融合运用。研究认为: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融入民间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还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激发运动兴趣,对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表现为总体性“冷”与个别项目“热”的两种态势;民间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教师及家长对民间体育活动应走进学校有较一致的看法。从我国民间体育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其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等方面,追溯民间体育活动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不力的社会根源,据此提出发展我国民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韩风歌 《体育科技》2022,(5):54-56+59
在人类文明演变过程中,民间传统体育游戏积累了深厚的精神内涵和丰富的休闲娱乐内容,当其应用于体育教育时,它对个人和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文章对KDL理论进行论述,站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角度,从KDL理论出发,将民间传统体育游戏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类,系统地搭建体育游戏资源库,为体育教学提供更多专业的体育游戏选择,为游戏化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体育游戏的特点、实质以及休闲和休闲体育的文化价值的阐释,论述了我国已经进入“准休闲时代”,体育游戏之于大众休闲生活,以欣然之心态,择喜爱之项目,强躯体之筋骨,是休闲体育的真碲和价值所在。体育游戏这种对人身心具有积极影响的活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对人们休闲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休闲体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本文还进一步论述了民间体育游戏的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试述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与教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游戏理论研究先驱胡辛加曾说:“文化是以游戏的方式产生的,文化一开始就是游戏着的。”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游戏在其中的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它的趣味性、竞争性对青少年有着很大的吸引力。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以其促进人们身体机能发展、增强人们身体健康、掌握体育运动技术技能的明确目的、生动活泼的形式、丰富的内涵和引人入胜的竞赛因素,成为开发青少年智力、体力和基本活动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游戏法”也就成为体育教学中重要而又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二、在体育教学中选择体育游戏蹊★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笔者将“丢沙包…‘推铁环…‘抓子…‘玩泥巴”等等,这些虽然古老而朴素,却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和思想启蒙的体育项目命名为“乡土民间体育”。采用文献法、调查法、逻辑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其进行深入广泛的问卷调查,获取直接数据,进一步从“乡土民间体育”与参与者年龄关系入手,探讨“乡土民间体育”的内容和面貌,为民间文化的传承研究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拓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体育游戏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以儿童心理发展为切入点,研究了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作用。首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与体育游戏的关系作了研究综述,并分析了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点通过体育游戏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方案,分别是:竞赛法、暗示法、创造环境法和榜样示范法。倡议通过体育游戏的方式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民间体育的娱乐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娱乐是人的一种愉快的心理或精神体验,它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娱乐是我国古代民间体育的 主导价值取向,游戏、竞技是其娱乐性的根本体现,民间体育融入民俗节日之中使其娱乐性得以充分展现,表演化的民间 体育又使其“娱人”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挥。民间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面对即将来临的体闲时代,应当努力继 承、弘扬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回顾和梳理两届亚运会与中国的这二十年,文章通过对比北京亚运会和广州亚运会,可以从历史背景、官方筹备、竞技体育理念、赞助结构、民众参与和民众心态等多方面看到国家的成长和体育逐渐强大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综述法,对体育游戏的选择、组织与教学等具体运用措施,以及它在运用中存在的弊病作了详细的阐述。旨在为正确且充分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为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并对加强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帮助其掌握各种运动技术、技能;提高学习兴趣;克服其学习上的某些困难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的主体,只有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完成各项训练任务;而充分地理解运动员,科学的切实有效的管理,对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教育不断走向国际化,高校校运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0年-2008年来刊载在中国期刊网中关于高校校运会的科研论文,从研究的目的和宗旨、项目设置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统计与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目前我国高校校运会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体育游戏中的负性社会暗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文献法对体育游戏中的社会暗示进行了阐述。对中小学体育游戏中常见的负性社会暗示,分别进行了分析:(1)与体育游戏结果有关的负性社会暗示;(2)与体育游戏结构、组织有关的负性社会暗示。提出了有关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女性与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通过对中国女性参加第25届到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基本情况的统计分析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以透视中国女性为中国体育事业做出的贡献,以及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其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女性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未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浅析创编游戏对初中学生身心素质提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建峰 《体育科研》2010,31(4):100-103
主要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实验法,根据“阳光体育”的要求,充分利用教师的主动性,设计教学手段,在传统游戏的基础上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加以改变和创新。探索出教材内容与游戏充分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目前我国中学生运动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我们自身的实际找出中学生运动会存在不适应社会需求的内容与原因,并加以分析研究,探索一条开展中学生体育运动的新思路,为中学生运动会更好地开展,提高其影响力、扩大参与范围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女足与丹麦队、巴西队、新西兰队和挪威队的4场比赛,以及德国队、巴西队、美国队小组出线后的8场比赛进行统计、对比与分析,找出中国女足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与世界强队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运会"与"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成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理论“优势分析”方法对我国“大运会”与“全运会”女子七项全能最佳水平的前8名运动员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以找出各自的优、劣势项目的差距。结果表明,大运会与全运会平均总分差为657.5分,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