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朱俊霞 《文教资料》2011,(34):30-32
爱伦·坡的恐怖小说展示了震颤心灵的恐怖之美,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美学角度对爱伦·坡恐怖小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中考察了恐怖美所属的崇高、悲剧、荒诞的审美范畴,深入剖析了其恐怖小说中的审美心理机制。从中寻找出爱伦·坡恐怖小说艺术魅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关于爱伦·坡的哥特式小说的论述很多。但多数论述都是取其某一部作品作为分析的对象,进而分析该部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哥特式小说特点。这样的研究不够全面、客观。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取爱伦·坡几部有代表性的哥特式小说做论述的对象,力求更加全面和客观地研究其哥特式小说独有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泄密的心》是爱伦·坡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恐怖小说之一。作品中恐怖效果的成功营造体现了爱伦·坡所提出的“效果统一”创作理论,向读者传递爱伦·坡对世界的感受,激起读者心灵深处的恐惧情感。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关注的多是爱伦.坡的哥特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以及“为艺术而艺术”的文艺观,很少有人提及其幽默讽刺小说。新历史主义主张将历史考察带入文学研究,从文化角度研究文学作品。文章尝试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出发,将坡放回他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以探讨其幽默讽刺小说的创作成因,认为坡创作幽默讽刺小说是出于对其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严重不满和独特的文艺观不被时人所理解。  相似文献   

5.
魏玮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9,23(1):122-122,125
哥特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其重心转移到了美国,其中以爱伦·坡的小说最为著名。埃得加·爱伦·坡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的创作对后世的许多欧美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擅长对恐怖的场景进行渲染,对人物病态的精神世界和扭曲的心灵进行刻画,该文以他著名的短篇小说《黑猫》为例,分析其作品中的哥特式特征和独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埃德加·爱伦·坡是19世纪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作家。其小说以非常规的创作手法、表现方式深受读者的喜爱。爱伦·坡的小说经常与复仇、凶杀等名词联系在一起,是对19世纪之前传统小说的挑战。爱伦·坡也因此受到文学界的关注。基于此,对爱伦·坡的小说类型、创作风格与艺术成就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爱伦·坡小说更深层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是美国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他一生贫困、坎坷又遭非议,充满了悲剧的色彩。他的恐怖小说内容独特,手法新奇,以死亡、凶杀为主题,以幻想、怪诞为特点。在其塑造的恐怖小说中,他把人性中最丑陋、阴暗、残忍和阴蔽的一面赤裸裸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本文主要分析爱伦.坡恐怖小说形成的原因。一、家世的影响;二、受时代和颓废派的影响;三、受当时报刊杂志的影响;四、受他自己创作理论的影响;五、受哥特式小说的影响;六、受亲人死亡的影响;七、受自己性格嗜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怪诞恐怖为特色的小说系列代表了爱伦.坡的主要创作风格,体现了作者清晰而独特的文学观和价值观。文章从美学角度对这类小说进行解读,从而发掘小说深层的文学价值与审美意蕴。集中表现为:注重美学效果,化恐怖为艺术;审美取向指向生死维度,在恐怖叙事和死亡观念之间架起美学桥梁;将文学创作上升到生命与宇宙对话的高度,对"天国之美"进行消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具有超前现代意识的作家,爱伦·坡在其小说中塑造了一批“反英雄”形象——逃避现实、自我封闭、孤独忧郁、人格扭曲。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爱伦·坡深刻地揭示出工业社会中人性的异化与扭曲,流露出深沉的孤独、焦虑、悲观与绝望之感。究其原因,与坡的生平经历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0.
爱伦·坡小说对于国内外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我国学者积极引进和吸收国外理论,并通过自己对其小说的理解,对爱伦·坡作品的研究面进行了创新。文章将通过解析重复的修辞手法,探讨爱伦·坡哥特式短篇小说在文学技巧方面的精髓。  相似文献   

11.
郑志明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1):121-126
爱伦·坡是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他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作品在世界各国广为传播、译介。文章发现,从1905年起,近现代中国对爱伦·坡小说作品的译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达到巅峰,至四十年代开始减少;近现代中国的爱伦·坡小说译介队伍极为分散,仅有少数译者将多篇爱伦·坡小说译成中文;多数爱伦·坡小说未能引起中国译者的持续兴趣,仅有少数被一译再译,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爱伦·坡小说《黑猫》中描述了主人公和一只黑猫的爱恨情仇。整个故事笼罩着一层恐怖气息,同时主人公所经历的焦虑恐怖十分触目惊心。本文从暗恐论的角度剖析了恐怖效果的营造,挖掘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心仪的榜样,相隔百年的爱伦·坡的创作,为年轻的施蛰存树立了艺术追求的标尺,也给他提供了可供效仿并着意酿造的幽深意境和怪诞的风格。文章试图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的方法,具体从时空的设置、女性形象的构造和死亡的书写这三个方面展现、剖析两位作家小说的“恐惧”和“恐怖”的不同主题。从而可以认识到施蛰存比爱伦·坡的小说更具有现代性。  相似文献   

14.
生存、死亡、复活以及“提前埋葬”,一直是爱伦·坡怪诞小说高度关注的主题。在这些文本中,生存和死亡都被描述得极为痛苦、恐怖。由此可以发现坡与叔本华的联系。坡对叔本华的“意志理论”或许存在某种误读,但是他的许多作品都充分体现出与叔本华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及其悲剧理念的契合和感悟,从而深刻地展示了个体生命的生存困惑与焦虑,具有令人心悸的悲剧效应。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爱伦·坡在小说中塑造了几近完美的女性形象,她们的美丽不仅体现在容貌、智慧和心灵上,她们的死亡也在实践着一种美--震撼读者心灵的"恐怖美".这些女性人物不仅是爱伦·坡现实生活中亲人形象的再现,她们还寄托着作者对于母爱的强烈的心理渴望.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虽然大都芳年早逝,但是她们的死却成就了"美"的永恒和爱伦·坡小说永恒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象征手法在爱伦·坡小说《黑猫》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雪华 《文教资料》2007,(18):76-77
美国作家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奇崛怪诞,充满神秘和恐怖的氛围。他提出创作短篇小说的“统一效果论”并付诸实践,运用多种手法以达到所要制造的效果,象征是其中独具特色的手段之一。小说《黑猫》是他的经典之作,其中象征的巧妙运用对于揭示主题和渲染气氛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比较蒲松龄和爱伦·坡小说中对"死亡"这一母题的处理,并结合中西方文化背景,探讨二人在死亡观方面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黑猫》描绘了主人公因为酗酒而变得疯狂暴躁,对黑猫进行了残忍虐待,后来又杀害自己妻子藏尸和最终被抓的故事。爱伦坡由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对恐怖环境的描写渗透了恐怖怪诞和人物的变态心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从爱伦·坡小说创作的"效果说"理论出发,通过对小说《一桶白葡萄酒》中的氛围营造、环境布局以及语言特点进行分析,深刻解读爱伦·坡如何运用"效果说"理念从而实现其"恐怖"的构思。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了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爱伦·坡小说集为研究对象,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的wordlist、keywords、Concordance等功能,提取并分析了小说中的关键词汇,并分析其在表现爱伦·坡小说文学特征,塑造个人写作风格以及推动故事情节方面的作用。研究主要发现:1)爱伦·坡小说作品反复描绘神秘和恐怖的特定时空场景,并通过大量使用否定词和具有贬义色彩的形容词达到预期效果;2)在情节描写上,爱伦·坡大都使用第一人称的内部视角,并通过大量使用“found”“discovered”等心理动词的过去式而创造出回顾性叙事,从而使读者更真实、近距离地体验其精心刻画出的恐怖时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