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身处大别山腹地的鄂东地区是集革命老区、多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体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非常有必要进行推普脱贫工作。该文调查发现,普通话在鄂东城镇已基本普及,居民的普通话能力与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都有关系,越是年轻的、职业趋于脑力劳动的、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越倾向于说普通话。虽然居民整体的普通话能力较强,但并未严重威胁到鄂东方言的生存空间和优势地位。通过分析总结出推普的重点对象及鄂东方言的现状与未来,有利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同时兼顾方言发展,对鄂东方言做好相应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
伴随普通话普及率的提高,方言使用频率有所下降。我国的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研究教育教学主要语言也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课题。本文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出发,对吕梁方言和普通话的语法特点进行比较研究。主要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吕梁方言和普通话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点,在为其他方言区提供研究蓝本的同时,促进普通话和方言互补优势的发挥,为我国教育教学语言使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也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在语言的保护和传承中,不能仅将目光局限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要放眼于全世界,用全球化的视野来保护和传承。海陆丰福佬方言作为闽方言的次方言,既有闽方言的许多共同特点,又因为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因素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些特点在方言语音和词义中均有突出体现。该文通过海陆丰福佬方言语音与普通话语音进行对比,分析其语音系统、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特点。同时对海陆丰福佬方言的词义特点进行研究,旨在引起人们对古老海陆丰福佬方言保护和传承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方言是一个族群的社会符号和文化载体。然而,目前长岛方言已处于濒危状态,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亦面临着失去传承的载体,因此加强对濒危的长岛方言或长岛渔家方言的研究和拯救已刻不容缓。本研究采取实证研究和文献考证并重,以期提升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结果认为:在现实生活中,长岛方言与普通话有着很大的互补性,人们的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具有正相关性,保护方言其实就是保护地域文化,放弃方言就意味着放弃一个族群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因此抓紧对长岛方言的收集、记录和整理,有利于拯救濒危的长岛渔家方言,维护其文化生态平衡,传承其颇具特色的渔家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5.
方言区现代汉语教学要立足本地区方言状况,有针对性地将方言与现代汉语结合,让学生立足母语方言,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学习,从而在语言实际中遵守现代汉语的规范性。本文从方言示范与现代汉语语音教学,方言比较与现代汉语词汇、语法教学,方言调查与现代汉语课外练习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黄伯荣、廖旭东主编的《现代汉语》为例,探讨闽方言区高校现代汉语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随着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广泛使用,方言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有人认为普通话的广泛使用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笔者认为方言对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不断萎缩和消亡,使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被弱化。本文通过对方言生存现状进行分析,对抢救保护方言文化提出了应对方案,旨在谋求普通话的主体性和方言的多样性的平衡,让承载乡愁的方言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7.
青年是语言发展和传承的中坚力量。“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历来是客家文化传承的核心要义。然而,随着现阶段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环境的不断变化,河源籍客家青年的方言表达能力却不断降低,方言传承现状堪忧。为有效提升青年的客家方言传承力,参照非官方语言传承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建议:将以方言为载体的客家文化纳入基础教育体系,加强基层社区文化建设及家庭语言规划,保留方言教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拟运用应用语言学、文化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调查分析桂林城市语言生活的实际状况,全面系统地了解桂林城市语言生活的基本面貌,考察在推广普通话和建设国际旅游名城的时代背景下桂林语言生活和城市发展共生共变的动态过程。计划将调查所得的语言事实材料用于桂林话和普通话接触变异研究,进而分析桂林普通话、新桂林话的特质及其发展变化趋势,最终就正确处理普通话推广和桂林方言文化传承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方言岛作为方言中的独特语言现象,其研究对观察特定语言环境下的语言接触和语言演变意义尤为重要。湖南城步长安营虽属湘语区,当地人却不说湘语,而是一个西南官话方言岛,该方言岛的形成是历史移民和柯因内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与强势语言的接触下,该方言岛语言存在向当地方言和普通话靠拢的趋势,但由于人们对长安营话的认同程度依然较高,因此该方言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会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0.
清代是汉语北京方言出现大幅度变异的时期,这种变异主要是满族入主中原及定鼎京师的影响.清代的整体文化态势使满语淡出于历史文化场域,满族却通过与原来操汉语民族间能动而充分的双向交流互渗,将自身在语言方面的系列信息乃至语言习性,铸入到了北京方言之内.北京方言的突出特点——轻重音处理方式与"儿化韵"大量使用,以及若干满语词汇的留存,都与满人长期打磨玩味北京方言有关.满人在学说汉语文的过程中,本能地规避汉语古音韵及传统文言的态度,也拉动着北京的汉语方言向着自由、晓畅、俗白、平朴的方向伸展.曾经作为清代官话的"京腔京韵"的北京方言,其最为切近白话语体、极富表现力等多项优势,使之在中华民族的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该文以地方剧种武安平调、落子为研究对象,以武安方言为切入点,从文化新环境的角度对其传承与发展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了武安平调、落子戏曲语言现代化的策略,以及传承者在寻求突破与创新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方言是剧种的基础,通过地域方言手段,能够助力地方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地方剧种要很好地运用方言,以保持剧种的个性。同时,发展保护地方戏曲,需要化解方言在沟通上的障碍,让观众通过方言走近各地文化。加强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其中蕴含的语言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进行认真梳理,丰富它的表现和传播形式,有益于增强武安平调、落子为代表的地方戏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相似文献   

12.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并用加工提炼的方言口语进行文学创作,为读者呈现出浓郁的"京味"。本文从老舍作品中北京方言词语的运用、北京方言词语所折射的人情风俗、北京方言词语塑造的人物形象三个方面展现了北京市民的生活景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少数民族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多元交融的语言背景下,汉语正不断影响着少数民族语言。汉语与布依语不断交融,布依族人民对于本族语布依语的态度正逐渐发生变化。语言态度包含认识、意向、情感三个因素,黔南部分地区布依族对其本民族语言布依语的重视程度日渐降低,对于布依语发展状况的认识日渐模糊,虽情感倾向于保护其本民族语言,但未有具体行动措施。依据布依族语言态度分析结果,对布依语保护措施提出相关建议,这对维护语言多样性、保护语言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名历史悠久,承载了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信息,特别是一些音变类地名,更是活在地名里的老北京话,是北京地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现如今,随着北京城区生态环境发生的快速变化,一些传统地名正随其实体的改变而消失,现存的部分音变类地名读音也开始渐失"京味儿",急需保存与保护。丰富的儿化是北京话的重要特征,也是北京特色性方言文化标志,本文专门以反映北京独特历史文化风貌和认知理念的儿化地名为例,通过梳理儿化地名文化的发展历史,指出北京地名儿化不儿化并非与所使用的字是否适合儿化相关,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和人文气息,因此更需要很好地保护,保护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自觉传承与原态保存,本文特别提出了研发有形加有声、地图加文字的北京地名文化知识库的构想。  相似文献   

15.
东平方言对形容词程度的表达方式与普通话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自身的方言特色。本文立足于语素、词汇和句法三个维度,对东平方言中的形容词程度表达方式展开探索。在语素层面,东平方言常用添加词缀或词根和重叠词根的方式展现形容词的程度;在词汇层面,前加副词是其常用方式;在句法层面,后加程度补语是东平方言表示程度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我国跨文化交流传播实践现状里,外语语言专业人才的语言交际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跨文化交际与文化传播的实效。其语言交际实践能力的主要阻碍即是语用失误多,语用能力不足。对于中国的语言学习者来说,两种语用失误的出现,一方面归因于学习者的语言与文化的负迁移,另一方面则是语言教学对语用的忽视造成的。内外二重因素的交织,导致部分学习者语言石化现象的产生,更是影响了跨文化交流实践的效果。故该文提出三点优化策略:学习者应该在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中间地带建构自己的文化认识,树立起正确的文化态度;在语言文化课程中加强情感教育,通过教师的跨文化态度影响学生;并在语言文化课程中加强语用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语境或现实情境中学以致用,把语用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7.
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数词与普通话中的数词相比,在与其他词语组合构成整体方面,可以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数词自身难以传达的意趣。该文从结构形式、修辞方式及作用、构成熟语方面对新疆汉语方言中的数词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China Radio International,缩写为CRI),简称国际台,是中国唯一国家级对外广播机构,目前使用59种语言(49种外语,汉语普通话,4种方言及5种少数民族语言),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等传统和新媒体手段向全世界传播。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变化有两种来源,一种是语言自身的演变,另一种是语言接触而产生的语言变化,这两种语言变化都具有渐变性和不平衡性。东乡和丹阳处在江淮官话和北部吴语交界带,是典型的混杂型方言。本文将考察丹阳方言和东乡方言中人称代词类复数标记"-们[mn55]"的使用,并结合社会语言学研究说明影响词汇扩散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汉语亲属称谓不仅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而且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家庭结构、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渊源。称谓词的变化映射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时代风貌的变迁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本文从亲属称谓词的角度对无为方言进行研究,主要从语音特点、构词特点及其受普通话影响下的演变情况介绍了无为方言亲属称谓词的概况。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无为方言称谓词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