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促进教育公平的世界大背景下,日本访问教育呈现出教育对象范围扩大化、课程设置学生主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化、教育手段信息技术化以及多方教育协同化等特点。因此,本文在探究日本访问教育的同时,对中国国情下推进送教上门工作也做出了思考。比如延长送教工作跨度,关注早期教育与后续教育现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建专业化人员体系;结合多方面力量,构建全员化的支持体系。希望能对中国送教上门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霍邱县特殊教育学校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教师深入学龄残疾儿童家庭开展"送教上门"活动,为霍邱县重度残疾的特殊儿童送去特殊的关爱和教育。本学期以来,霍邱特教学校将"送教上门"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中,制订实施方案,明确每位教师每学期送教上门的对象,每月送教上门  相似文献   

3.
送教上门,是针对不能坚持到学校接受教育、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实施的一种教育安置方式。山东省临朐县特殊教育中心学校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切入点,着眼于学生未来生活实际需要,开展送教上门个性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学定教”“以需定教”的精准送教模式。  相似文献   

4.
"送教上门"是针对适龄残疾儿童因自身和家庭的多种原因不能走进课堂而实施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从确定送教对象、选择送教内容以及多方配合送教工作等方面保障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  相似文献   

5.
谷柳 《教师》2020,(2):99-100
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要关注到残疾儿童的身体残疾状况、生活环境、自身需求。文章提出在送教上门的团队人员的组建、教学评估与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训练技巧中要把握好“三化两性”,即送教人员多元化,评估与课程内容生态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生活化,康复与训练注重功能性,环境、物与人体现支持性,以提高送教质量与效果,帮助重度残疾儿童走出生活困境。  相似文献   

6.
本着让每个儿童都能接受教育的原则,学校对上海市嘉定区内因各种原因难以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重度残障儿童实施送教上门。在接触过程中,我们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身体上,因长期坐轮椅,四肢缺少活动,  相似文献   

7.
"送教上门"是指由教师根据残疾学生的教育或康复需求,把为残疾学生制定的教学及康复计划、内容送到学生家里,在学生家里实施教育及康复活动的过程。"送教上门"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送教学生的成长、送教学生家庭生活,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各地在开展"送教上门"工作时可以通过建立支持保障体系、严格筛选和评估送教学生、合理选择送教内容、积极开展送教教师培训、开展家长培训等措施来提高送教质量。  相似文献   

8.
《北京成人教育》2011,(5):60-60
为掌握地方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建设需求,为《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近日,教育部组织专家赴青海省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需求调研。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和九年义务制教育在我国的长期实行,对学生的教育问题被置于国家及社会工作的中心。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既是家庭的重心,也是全社会的保护对象。因此要在各方面落实对学生权利的保障,不分所处地区,身体情况等的限制。为使身体不便的学生拥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国家在各地的学校内推行送教上门的工作,令学生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11.
刘发红 《科幻画报》2023,(2):132-133
在特殊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送教上门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送教上门主要是指为重残儿童提供上门教育服务,满足重残学生的受教育需求,积极打造开放的育人环境及空间。作为一种全新的特殊教育模式,送教上门服务备受关注,许多学校围绕生命化、生活化、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全面创新送教服务模式及策略,有效融合文化课程、生活课程、康复课程以及技能课程,逐步创新送教课程体系,真正体现送教上门的融合作用及优势。坚持立体融合、科学评估以及多元送教,保障重残儿童能够接受公平教育。但是在小学数学融合教育中送教上门工作面临许多问题及挑战,这些严重阻碍了送教上门工作的有效落实,不利于重残儿童的数学学习。对此,教育工作者需要反思教学行为,调整工作路径,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深入了解问题出现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名师的专业发展是“名前”和“名后”相统一的过程。根据对J市名师发展现状的实地调研,笔者发现名师的“名后”发展存在偏失,制度化名师培养路径下,暴露出名师“名后”发展的深层问题,如思想境界的现实功利、职业精神的保守顺从、知能水平的固化停滞、辐射功能的不如人意等。名师的“名后”发展仍需多重催化,可以从行政层面的智慧推动、专业层面的个性培育、个体层面的成长自觉三方面促进名师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特殊儿童义务教育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指对盲、聋、智力落后、肢体残疾儿童少年实行的一定年限的基础教育。坚持党对特殊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特殊教育领域实行“走教制”,对重度特殊儿童送教上门是当前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4.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开展,有不少的高职教育院校办学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如何办出自己的教育特色,这是摆在广大高职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教育部已经把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简称为高职高专教育,三教统筹、形成合力,共同走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道路。  相似文献   

15.
2012年3月30日上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以下简称"课程教材中心")与潍坊市教育局正式签署了合作共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示范实验区"的协议。课程教材中心的全体员工和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的主要领导参加了签字仪式,共同见证了这个有意义的时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潍坊市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加快探索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途径,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区域教育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送教下乡”是县市一级教研室的一项常规活动,旨在通过有效的组织和策划,将城区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送到镇乡、农村学校。应该说,“送教下乡”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从本县市小学语文学科组织开展的一些“送教下乡”活动来看,效果并未达到最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地域广、学校层次多、教师队伍庞大,而“送教下  相似文献   

17.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在发展中,学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教育品质和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为了更好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学校管理在教育上的粗放式、低层次的工作方式,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提升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学校效能问题成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备受人们关注。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极为有限,大多是一些个性化的经验层面的介绍,缺少实证性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具备深度行业关联的职业教育才能真实高效地培养社会各行业需要的从业人员,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职业教育底子较薄、师资力量参差不齐、校企合作过程不规范、企业信任度低等原因阻碍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政策的有效落实,本文从“产教融合”的概念、必要性出发,以对广东、湖南部分职业院校情况的调查研究为依据,总结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所遇到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比较借鉴国外产教合作经验,分析大学科技园及政府产业园区的特征,依托“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成果,从教学产业园概念界定、功能定位、创新点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讨高职院校产教合作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新型农民培养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而且还影响建设新农村的进程。农民教育在新农村建设具有先导性作用和基础性地位;文章以广东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民教育培训需求为研究中心,初步分析了现阶段广东农民教育需求特点,并从新型农民培养的视角提出农民教育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