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站在"思辨哲学"的立场,对康德的道德哲学从三个领域进行了批判。第一,批判了康德的"自由意志"的抽象性,认为意志只有"外化",才能成为有限的意志,才会是真正的自由意志。第二,在对于"权利"的理解上,黑格尔认为康德只认识到了外在方面,其对于权利的划分是"混乱"的,反对康德将婚姻视为"契约"。第三,黑格尔认为康德的"动机"说会造成一种片面的主观道德,主张动机和结果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受康德、叔本华哲学观念启发,王国维对哲学和艺术的社会文化功能提出了新的看法,并从这样的角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缺失进行批判性考察,《红楼梦评论》即是这种批判性态度的集中表达。《人间词话》的写作,则意味着王国维对于如何更有效地光大中国文化精神,已经通过对叔本华学说的反省而形成了新的认识。这种新的认识,可以视作推动他从以《红楼梦评论》为代表的前期向以《殷周制度论》为代表的后期转变的最初心理契机。  相似文献   

3.
论文追溯了王国维"境界说"中"真景物"与"真感情"两个概念的西方思想渊源.论文指出叔本华的直观说与海甫定的情感心理学分别构成了二者的理论支点,而所谓"观我"的理论则是联接二者的桥梁.西方的认识论美学是王国维建构"境界说"所依赖的最主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4.
"要素一元论"是恩斯特·马赫作为科学哲学家的基本理论观点。他继承了近代经验主义的传统,由康德出发再返回到贝克莱和休谟,在不断批判继承的过程中强调"要素"的非本体性。他将要素区分为并非各自独立的三个种类,以此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具体学科门类统一起来;受生物进化论和经济学思想的影响,其还将思维经济原则作为科学的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森林和我的生命是不可分的,我自幼成长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幼时的双眼里除却家的世界便是山林的世界。就连母亲拍打我入睡的摇篮曲都是"山风吹,树儿摇,宝宝快睡觉"。而许多大人用来吓唬孩子的话通常也是"不听话,山上的白脸狼就来了"。及至我长到可以跟随大人进到林子里去的时候,我更是为那苍翠的山林和山林里五颜六色的野花、野果、鲜蘑菇以及蹦蹦跳跳跃入眼帘的动物  相似文献   

6.
海德格尔想要突破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束缚,以"人"作为其哲学研究的出发点,并把"人"这一概念用"此在"代替。"此在"就是"人"的外延,"此在"永远都反映我的存在,且"此在"无自身存在,也不可被重复和被替代。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本质在于他的存在,他不是事先规定好的,而是在一开始来从存在中去获得本质。"此在"是一个正在进行着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实物,也不是一个真实存在,它是一个"在世中展开其生存的"一种模式,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呈现其生命价值。对于"存在"而言,海德格尔首次揭示了它的自然本性,"此在"既然是一种存在,那么就只能通过它来把握存在的本质,于是就有了"此在"的世界个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一方面,康德认为人有"认识自我的义务",而另一方面,康德却处处质疑人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声称人不可能认识自我。那么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矛盾":人有"认识自我的义务",可这一义务却似乎是不可履行的。到底康德所说的人有"认识自我的义务",一个似乎不可能履行的义务,所指为何?康德是否如一些学者所说的在这个问题上犯有自相矛盾之过失?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试用康德自己的语言去澄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散文诗《墓碣文》与索洛古勃的宗教神秘剧《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的主旨都是用人的心灵分裂的方式,表现人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探寻和此种探寻中的无量痛苦及无有穷期,陷于绝望与反抗绝望的无尽纠结。两作均呈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似的复调艺术形态。两作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呈现为"外在对白"的表相,《墓碣文》有着更为坚实的"内心对白"内核;两作的结尾很不相同,前者是主人公"我"的行将就刑,后者是"我"的逃离—新生,一有耶稣情结,一是战士情怀;在索洛古勃那里,对自身有所犹疑,对外在有所怀疑;而在鲁迅那里,虽然亦不乏类似的心态,却更显舍弃就我而前行的决心。两作还显现出两位作家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与艺术关联。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伦理学理论揭示和评价作品在伦理道德方面的价值和意义。这种理论在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天黑前的夏天》中的表征可以理解为莱辛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存在的肯定。女主人公凯特开启了精神找寻之旅,从而实现自我救赎,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同时也肯定了自我存在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个现代水墨荷花作品,既要对科学理性的诗话超越,同样还有对绘画本体价值的挖掘,除去那些精神层面的理想、道德的因素外,绘画点线墨色的构成就要承担起特殊的审美功能,在构成上更应该打破焦点透视的制约,20米的荷花长卷,不仅仅是一张画,也是一个美学活生生的意识流,它更是一个时间和空间交集的畅想,是中国人吾道一以贯之的世界观的现代呈现.  相似文献   

11.
薛欢 《文化学刊》2022,(2):252-255
在李白的诗歌中存在大量的自称现象,比如“我”“余”“吾”等,这些第一人称就代表一种自信、自尊的形象,后人认为李白非常自傲,称自己为天才,具有“有我之境”的自我赞美精神,这些也表达了李白作为一名诗人有一种孤寂飘零感。本文首先概括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自称现象特点,并着重研究了李白诗歌中的自称现象呈现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影响、价值两个角度对叔本华的哲学展开具体讨论。以影响为路径,主要分析其意志哲学对当时与后来产生影响的时代精神与哲学发展潮流,同时从刺激角度略述其人生哲学对新一代年青群体产生的强大刺激与收到的回应;以价值为路径,重点对其非悲观的悲观哲学展开论述,并借助这种悲观哲学与人生的关联,指明其在非理性方面的先行经验及非理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哲学自其出场就天然的具有批判性和超越性。哲学形态的不断演进,同时也是哲学思维方式的不断演进。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是从"知识必须符合对象"到"对象必须符合知识"的转变,是思维方式上的重大变革,康德的独特哲学视角为后来的哲学家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也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对今天哲学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成为衡量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而中国文学作为文化传播的具体内容则是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文学的国际传播有本体层面的内容传播和本体之外的文化传播,而文学传播的初衷则是文学内容本身,但中国自古以来"兴观群怨"的文艺观就是讲政治的文艺观,这是中国文学与世界其他文学相比  相似文献   

15.
作为影像基本修辞元之一,视像与声音、书写物等元素组合运用,使影像成为富有"含义"的形象。电影《我不是药神》视觉呈现的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于构图技巧的多样表达、布光方式的巧妙切换、冷暖色调的交替搭配。从修辞学视域来看,电影《我不是药神》借助影像构成"话语方式"和"措辞手段",实现了"影像表意",彰显出其在现实主义题材与商业片类型化之间的艺术平衡,是国产电影现实题材创作的成功突破。  相似文献   

16.
在与外来文化不断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中国文化获得了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与动因。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存在着密切的关联,而佛教传入和佛经汉译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交流和语言接触过程。本文考察了以"净"和"妙"为代表的构词语素在汉译佛经文献中呈现的新用法,这种新用法是受到佛教文化和以梵文为主的原典语言的影响而产生的,并逐步渗透到中土文献中。佛教文化的传播与语言现象的变迁在时间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本文以汉译佛经构词语素的演变为视角,不仅呈现了外来语与汉语的接触过程,也透视着中国文化的形成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在语言深层概念组织中普遍存在某种基本的事件复合体(event complex),称之为"宏事件"。Talmy指出,运动事件属于宏观事件的下层概念,根据核心图式是由主要动词还是由卫星语素来表达,世界上的语言大体可以分为两种: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考察发现,汉日虽然分别属于S-语和V-语,但在移动终点表达中日语呈现S-语的特点,汉日两语呈现相似性。  相似文献   

18.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通过对空间概念的形而上学阐明,提出两个论证来证明空间表象具有先天性。由于康德的论证只强调论述空间表象对外部经验的基础性地位,有人质疑论证中存在空间表象与外部经验处于同时的可能性。S. Gardner指出,同时性的观点把外感的形式归于外部对象,无法解决外部表象如何可能的根本问题。事实上,康德与Gardner共同的隐含前提是,人的空间表象是一成不变的,而这并不现实。如果拒绝这一前提,就可以找到与形而上学阐明相兼容,又不会把外感的形式归于外部对象的第三种可能性——空间表象是生成性的,从而对康德提出了第二种质疑。  相似文献   

19.
经过长久的发展,文学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文学世界,人们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人生观也随之生成或改变。好的文学作品使人的心灵得到洗礼,使躁动的心得到安抚。本文指出现当代文学的缺陷,包括文学创作的目的不纯,研究领域出现过热化现象,研究对象呈现个性化趋势、创新精神薄弱,文学研究中精神领域出现"空洞化"现象,并研究文学出现"空洞化"现象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老子与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了关于世界本体的概念,分别为"道"与"逻各斯"。这两个概念虽有共同性,但其差别却是根本性的。从本体论上看,"道"是无形无象无具体事物规定性的"无"的存在,而"逻各斯"却是一种"有"的存在。从认识论上看,老子强调,"道"是无法用语言把握与认识的,是不可言说的,必须通过整体性的体悟方能认识;而"逻各斯"恰好相反,是可以言说的,通过理性的概念分析,能够对其理解与认识;从价值论上看,老子强调"道法自然",人要自然无为;但赫拉克利特却高扬人的理性,使人充满自主精神。理清"道"与"逻各斯"之间的差别,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中西哲学的特点以及各自的局限,以便更好地会通中西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