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环境、媒介的变化中不断调适、互动,被持续更新与再创造并世代相传,为我们理解文化多样性、开放性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为群体提供文化认同和历史感的同时,也为我们探索全球化进程中异质文化传统中的知识景观、文化景观提供了载体。当下媒介技术的迭代以及社  相似文献   

2.
数据新闻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与发展,不仅给新闻业带来了新的报道方式,也给我们的对外传播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手段。占有和应用数据在对外传播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应用大数据于对外传播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探索。大数据的客观性有利于增强对外传播的说服力,淡化宣传色彩。在大数据时代,用"数据讲述中国故事"成为变革对外传播方式的一条新思路。我们应培养具有一定数据素养的外宣新闻工作者,利用大数据实现新闻的个性化定制,做到精准传播。同时利用大数据优化传播元素、进行多维度的受众分析、把握媒体议程设置、实现舆情监测等等,不断优化对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我国“软实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和对外传播工作是新时代我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环节。该文首先梳理了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现状,指出新疆非遗的翻译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其次,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分析了新疆非遗翻译的5个重要环节。最后,该文对新疆非遗翻译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旨在通过新疆非遗的翻译,向人们开启一个了解真实美丽新疆的窗口;发展和传承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并通过文化拉近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距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诸多挑战。年轻人搬入城市导致农村空心化,愿意传承非遗的农村年轻人则缺少资助,而许多城市又缺少传承和展示非遗的场所。以国家此轮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城市管理者应把非遗保护纳入城市整体建设中,利用古建筑场所展示非遗,在城区中保留和修建非遗传承场所、城市标识,完善非遗产业园区内的硬件基础设施和社会生活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以非遗为核心,规划设计特色风情小镇,让非遗传承者参与城市建设,弘扬非遗,推动非遗在城市的传承。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陕西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其英译研究符合陕西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有助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世界范围的传承与发展。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过程中,译者应充分发挥其主体性,编辑原文、理解原文、选取恰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推动陕西省文化精粹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内涵、精神、艺术的所在,因此,各地区应该重视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并在信息社会中寻找适应社会新环境的保护与展现途径。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主要论述了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以及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路径,以为其他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与传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杭州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美誉,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相对而言,杭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却相差较远。进入新世纪以来,杭州的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发展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杭州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争取到2015年,杭州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大关,率先迈入发达城市行列;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率先迈入后工业化时代。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其根本原因在于非文化遗产本身作为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与发展。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对其进行保护,要求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的对外宣传报道发展迅猛,其中尤以中央电视台为主要代表。中央电视台的英语对外宣传报道始于80年代中期,从仅制作单一的英语新闻节目,逐步扩展到制作有关经济和文化等内容的专题节目;从每周播出几个小时,发展到全天滚动播出;从向国外电视机构寄送节目,发展到通过卫星直接播送。其发展变化可谓是日新月异。2000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开通,标志着中央电视台的对外宣传更上一个新台阶。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是一个以新闻性节目为主,以专题节目为补充的频道,全天二十四小时用英语播出,节目通过六颗卫星向全球发送,在亚洲、欧洲和美洲落地良好,共有数千万用户可以收看到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的节目。可以说,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提供了一个直观而真切的窗口。今年正值英语频道成立五周年,在我们为所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与西方媒体相比,我们还有许多不足,更远未达到可与之抗衡的水平,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08,(6):4-4
引言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口传心授、世  相似文献   

11.
董丽娟 《文化学刊》2009,(6):137-141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锡伯族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锡伯族繁荣的文化园地中,产生于劳动人民之中的民歌,是其中引入注目的硕果。这些表现锡伯族社会生活、生活习俗、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种种内容的民歌,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出锡伯族人民的爱憎、追求与向往,不仅成为锡伯族的宝贵财富,而且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本文从保护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入,对锡伯族民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传承性保护和可资利用性保护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到来之后,中国经济形象,尤其是在经济贸易这一领域,遭遇到了重大挑战。本文基于国家形象视角,对我国在当前复杂经济形势下的对外经贸传播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城市形象对外传播的文化策略就是在城市形象元素的资源库中提炼、发掘与扩散能体现城市精神的地脉和文脉,为城市形象对外传播提供身份性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的根,是城市形象本质的抽象、积淀和塑造。  相似文献   

14.
正2009年至今,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危机传播格局。中国的社交媒体虽然起步晚于推特、脸谱,但发展速度惊人。Web2.0时代的新媒体环境,打破了国境的壁垒,也给危机传播带来了格局上的创新。尤其是近5年以来,国内各种危机在新媒体格局下,已经不再局限于一国境内。大量的危机甫一发生,就快速形成国内和国际两个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5.
本刊在上一期该栏目中刊登了此论的上半部分,作以翔实的资料,清晰的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所谓传播领域的化策略,就是关于传播的化规律和化意义上的方式方法,趋向于媒介化的潜在影响以及传播的化品格的凸现。化主要从精神的、心理的层面发挥作用,化策略实际是一种化选择的方略。这一期,本刊继续刊登论的下半部分,以期与读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在我国劳动人民实践生产中诞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从活态保护视角下进行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研究,可以在保护与推广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有助于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的继承、保护与传播。  相似文献   

17.
<正>当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获取的信息比重不断提升,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国家和个人都在经历着信息传播领域发生的颠覆性变革。互联网思维要求我们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与时俱进。2015年12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为我国的对外传播提供了互联网思维范式,细化了对传播领域创新的要求。(1)在对外传播领域,互联网思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阳 《文化学刊》2010,(3):154-158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软实力,很快便显示出强大的全国性和全民性的动员力量。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标志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品牌效应更是一种能带动地区经济产业化联动性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在金融危机的挑战下,借助于中央及时出台的一系列扶植文化产业的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措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在近期内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并使一些地区的文化产业出现逆势上扬的态势。以此为契机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明显的文化差异,我军要想在国际上树立良好形象,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就必须借助对外宣传手段,实施跨文化传播。而在这种传播过程中,必须讲究方法策略,才能达到宣传目的。  相似文献   

20.
<正>坚持正确的义利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针对世界形势的新发展和中国外交的新任务提出的重要思想。中国"义利观",既注重利,更注重义。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这传承了中国对外交往的优秀品格,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色。这种义利观,打破了"利益至上"、"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等西方国际关系理念,也对"中国将以什么理念和身份处理与外界关系"等重大问题作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