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对该地域性冲突的国际传播进行分析可见,美国及以其为首的北约采用了多种宣传手法来鼓吹反对俄罗斯立场的新闻话语,如炮制假新闻定性俄“入侵”、封锁俄新闻海外传播渠道等。我国应对此类国际舆论战需注重培养应急语言翻译传播后备力量;增强海外社交媒体舆论战斗力,并保障外宣媒体传播有生力量;加强重要国家舆情分析和中国建设性机制方案传播。  相似文献   

2.
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全球话语竞争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亟须把加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上升到战略高度。这需要准确把握话语体系“价值观念、政治理念、表达方式、呈现形式”的多层结构;系统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话语体系打下坚实基础;注重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向大众话语转化和国际化表达;打造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工程,着力夯实基础性话语,聚焦斗争性话语,扩大共通性话语,强化引领性话语;善用战略叙事作为大国竞争的话语武器;以中华优秀文化为中国话语体系赋能;注重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腐女文化开始从虚拟空间兴起,并引起了亚文化研究者的注意。本文采用批评话语分析模式,发现腐女采用隐喻等话语策略,社群式的话语生产和消费、修改传统性别意识的社会实践,建构起具有亚文化特征的话语体系。网络腐女文化话语体系说明女性网络亚文化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活跃和复杂。  相似文献   

4.
在2023年度的中国国际传播中,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建构系列专题研究的成果,主要聚焦于中国式现代化国际传播、中国话语及其话语体系建构、中国叙事及其叙事体系建构、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究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基本构成了本年度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中国话语与中国叙事体系建构研究的学术年谱和学术图谱,为国际传播提供了中国话语与叙事体系建构可资借鉴与参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自提出以来成为国际舆论热议的新词。中国式现代化本身就是兼具现代性内核和文明性特征的主体性追寻。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和话语生产面临复杂的国际传播环境,在对外传播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时,应努力破除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就现代性所创造的多元地方性知识的交流藩篱,让中国式现代化的知识和话语在全球南方落地。与此同时,在国际传播中应加强对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魅力的塑造,秉持自信、平等、包容的心态。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大量“谓之”话语———以“谓之”、“之谓”作为表达式的言论 ,既是形而上学式的“独断” ,又是心性的价值定向能力的具体体现。文章总结发掘了相关论述 ,着重从心的功能方面 ,剖析了中国古代价值论的独特表达方式 ,旨在表明 :形而上学的最终目标是确立价值观念 ,因此 ,价值论是中国古代形而上学的理论核心。  相似文献   

7.
言论集纳     
正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教授陶林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发表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论略》一文中认为:我们需要重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表达方式,学会换位思考,从失语到主动发声,从主动发声再到被人听懂,最后达到获得认同。在话语表达上,应更多柔性化、艺术化处理。从"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表达到国际上逐渐被认同,是一个长期的过  相似文献   

8.
罗先丽 《文化学刊》2023,(1):202-205
壮族典籍外译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用顺应论是指话语发出者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根据特定的交际情境、交际对象或交际目的等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对典籍翻译有着极强的解释力。本文以语用顺应论为指导,旨在寻求壮族典籍跨文化交际外译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关联理论和关联翻译观出发,以近年两会期间外长记者会实况视频转写材料为语料,通过质性分析提炼汉英外交口译过程中译员对话语标记语采用的处理方式,并量化统计分析不同处理方式的应用频率,进而剖析译员灵活采用多样化处理方式的理据。研究发现:译员在外交口译过程中灵活采用明译法、减译法、增译法及推译法四种处理方式,其中减译法的应用频率最高,其次为明译法和增译法,而推译法的应用频率最低。为了有效明示发话人的交际意图、建构前后话语间的语义关联、引导并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译员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根据具体语境,将多样化处理方式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话语之一。和平发展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实践探索创新而来,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强调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安全、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好和平发展话语的构建与传播可以从其理念基础、话语内涵及相关实践入手,以更好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使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话语,更好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更好地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价值与实践影响。  相似文献   

11.
言论集纳     
《对外大传播》2013,(11):63-63
外宣工作要着力在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和方法上下功夫。要着力在让国外受众愿意听、听得懂、能理解的表达方式上下功夫,增强外宣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目前,对外宣传首先要构建和完善源自中国、打动世界的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在内容上要植根于中国大地,富有中国气息,其次是要寻找中国话语和国际话语的契合点,最后还要进行有效传播,一方面尊重传播规律,注重新闻时效,把握好时、度、效,另一方面要创新对外表述方式,注重人情味和具象化、个性化内容的增加,生动讲述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正成为一套兼具时代意义和世界意义的系统性的中国新话语。为此,打破西方对现代化的定义权垄断,破除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困境,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基于此,自主构建并对外传播好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将成为我国未来国际传播事业的重要议题。具体地说,一方面,要融通中外,自主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另一方面,要以交往为本位,对外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进而,在自主构建和对外传播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的过程中,争取和提升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戏剧冲突”不仅是表演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且也是表演专业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爱尔兰剧作家乔治·伯纳德·肖曾经说过“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纵观历史,从古希腊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再到近代,戏剧工作者们对戏剧冲突的研究和探讨从未停止过。《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戏剧冲突”的定义是:“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戏剧冲突在作品中的表现方式分为三种: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人与自我的冲突、人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影响戏剧冲突的主要因素有人物性格、内心活动、动作与反动作,以及剧情发展。该论文试图通过梳理戏剧冲突的概念及其在表演中的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结合着自己的演出创作实践经历,对戏剧冲突在表演中的重要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话语权"(power of discourse)是指"话语"所包含的或体现的权力,即话语是权力的一种载体和表达方式。通俗地讲,权力是"话语"的目标,而"话语"是获得、展示和运用权力的手段。国际话语权的本质,是以非暴力、非强制的方式改变他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使一国之地方性的理念和主张成为世界性的理念和主张。一个国家要想成功确立国际话语权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能够明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也就是解决"能够说"的问题。第二,动员各种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分析域名和商标权概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域名与商标权的区别和联系、冲突的主要原因、冲突的表现形式.最后对域名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解决途径进行分析,以改善我国域名与商标权立法相对滞后的不利现状.  相似文献   

16.
多模态元话语是引导听话人去组织、分类、解释、评价和反映篇章所传达信息的一套机制,具有关心听话人的对话性质,表现出明显的互文性。高级日语的教学实践中引入研究型学习,学生"教师"不能及时关心受众,缺少与受众的互动和对话。本文应用多模态元话语的对话本质,针对演讲、授课、辩论的不同性质提出相应的言语元话语和非言语元话语使用策略,倡导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引入多模态元话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7.
国际传播元话语的建构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剖析了国际传播元话语的理论来源,梳理了从以霸权为中心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元话语革新。话语本身就是一种权力,对于话语的建构,实质上就是对于价值理念、话语逻辑和影响范围的争夺。本研究提出,建构和创新中国的国际传播元话语,需要统摄文明、民族与意识形态的内部要素,注重节奏、规范与国际秩序的外在环节,以及拓展技术、冲突与群体情绪的宏观视野。找准核心立场与根本观点,以人民为中心、兼顾文明与价值多样性、立足中国化与全球化,是打造国际传播元话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大国角力不仅围绕经济、科技、军事等传统硬实力展开,围绕话语权展开软实力竞争越来越成为一个突出现象。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是我们向世界讲述更生动的中国故事、传播更响亮的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重要路径。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增强话语自信,把中国发展进步的话语权、解释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紧扣时代主题,总结形成准确阐释中国道路、中国立场、中国现状的对外表达方式;体现中国价值,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标识成为对外话语体系的底色;融通中外,做到学贯中西、兼收并蓄,使中外话语体系更好地相融相通;强化创新意识,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观察中国、理解世界,从而使中国话语体系更好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是中国输入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最为猛烈的一个时期。体育竞技的广为人知,流行音乐的大肆风行已经表明,非理性主义已不再仅仅是形而上的思辨,而成了一整代人真实的生活。但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的输入是艰难的,它首先要受到来自传统的排斥。于是,国内曾有学者谈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痼疾就在于以儒教正统文化为主体的新旧儒学有过强的理性,这种理性又是以压抑人的自然欲望,阻止人的创造欲和竞争欲为代价的。所以,中国只有人格的萎缩,没有人格的健康;中国只有等级人,没有自由人;中国只有唯命是从的高级奴隶与低级奴隶,没有平等的、主体自觉的人;中国只有为国、为家、为他人活着的人,而没有灵魂丰满、自然而纯粹的人……,归根到底,中国人一向缺乏带有竞争欲、竞技欲、进取欲、开拓欲、外向欲、平等欲的冲突精神,而只有闭锁性、阿谀性、奴化性、屈从性、内省性、保守性的和谐精神,因此,中国人的人格根本就无以适应“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近现代生存观念与生存方式。更有论者将中国的文化归纳为以儒道为主体的文化,并命名为“逍遥式”文化,而将以基督教精神为主体的西方文化命名为“拯救式”文化。进而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类似奥林匹克那样的竞技盛会是中国文化不尚冲突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理性主义的过强,  相似文献   

20.
<正>上海始终坚持国家站位,不断创新上海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围绕对外传播说什么、怎么说、精准说努力开展探索和实践,以期增强中国话语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努力形成符合全国整体战略、城市形象鲜明统一的上海国际传播体系,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上海、全面的中国。一、整合全市资源,精准定位上海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上海审时度势,经过调研论证,制订了《上海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