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泠印社是中国研究金石篆刻的一个百年学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告别了以"印"授信的旧时代,在价值多元、选择良多的当下,西泠不冷是如何做到的?今年适逢西泠印社建社115周年,笔者拜访了今年95岁高龄的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  相似文献   

2.
正4月8日,"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暨历任社长书画篆刻作品展"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香港特别行政区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杨健,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葛慧君等出席开幕式,100周岁的西泠印社现任社长、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现场为"西泠学堂"题字揭牌。这是西泠印社文物首次在香港举行大型展出,共由"印学重镇志同结社——创社四君子""西泠巨擘一代宗  相似文献   

3.
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杭州,有一座海拔仅35米的山——孤山.在这西湖边最小的一座山上,坐落着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穿越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云烟 ,从"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出发的西泠印社不仅在海内外金石书画界享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更以其传承的文化、坚守的信仰、不绝的风骨闻名于世,增加着孤山的精神海拔,印刻下"天堂之城"的...  相似文献   

4.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浙派金石书画家丁仁、王禔、叶铭、吴隐等人,在孤山买地建房,修契立约,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发起成立西泠印社。经百年传承,西泠印社融传统的诗、书、画、印为一  相似文献   

5.
118年前,晚清时局动荡,大厦将倾.四个二十多岁、醉心于金石篆刻的年轻人决定不顾外界纷扰,为热爱而捐出家财,成立一个"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印社,据点就设在杭州西湖孤山之上,取名西泠. 这四个年轻人是丁仁、吴隐、王福庵、叶为铭,他们也被后世称为"西泠四君子". 这是西泠印社的历史开端,但不是传奇的全部.在众多...  相似文献   

6.
2003年金秋十月,杭州西泠印社成立100周年.近百年来,西泠印社人才辈出,不仅金石篆刻名家灿若群星,就连印泥制作、书画装裱方面的技艺的高手也代有传人,其中有"江南第一裱"之称的钱立新先生,便是一位身怀绝技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7.
一座孤山,一个百年名社,一枚印章,一种江南士大夫文化风气,这些告诉我们:自然景观的唯一性、艺术社团的世界影响力、篆刻金石历史的横贯几千年、文化范式和价值观的硕果仅存,四者融合,就构成了西泠印社最鲜明的无与伦比的"文化印记".这不仅是"浙江文化印记"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印记"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2003年金秋十月,杭州西泠印社成立100周年。近百年来,西泠印社人才辈出,不仅金石篆刻名家灿若群星,就连印泥制作、书画装裱方面的技艺的高手也代有传人,其中有“江南第一裱”之称的钱立新先生,便是一位身怀绝技的佼佼者。西泠印社的裱画艺术源远流长,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西泠印社的裱画与北京、苏州、扬州齐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西泠印社裱画部聚集了一批技术高超的裱画专业人才,在杭城拥有最大裱画工场,钱立新便是裱画部的“掌门人”。1945年,年仅15岁的钱立新从萧山乡下来到杭州学裱画。他的师傅王以兴,与杭州城里裱画业名噪一时的陈雁…  相似文献   

9.
栗子 《文化交流》2014,(9):40-43
一百多年前,1904年,丁仁、王禔、叶铭和吴隐四位浙派篆刻家在西子湖畔孤山上创办了一个研究金石的学术团体:西泠印社。有趣的是,在建社的10年间,四位创始人互相谦让,谁也不当社长。1913年,西泠印社公推吴昌硕为首任社长,此后的100多年间,西泠印社社长空缺时间累计长达60余年,历任社长只有7位。7月30日至8月31日,浙江美术馆特举办"西泠峰骨—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七任社长作品展",从展出  相似文献   

10.
栗子 《文化交流》2016,(8):60-63
正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将相聚在杭州这座美丽的东方名城。为让各国宾客领略杭州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悠远魅力,"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分别于6月和8月在北京和杭州举办系列活动。百余年岁月来,西泠印社跨越国别、地域,一直肩负着守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使命,这是几代印人共同的信念。"在今天社会文化急速转型的背景下,如何把西泠印社这份‘坚守’和‘传承’告诉大众,是我们这一代社员  相似文献   

11.
印人郁重今     
西泠印社资深社员、印坛宿将郁重今倾数十年心血精心编注的《历代印谱序跋汇编》,已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为“天下第一名社”献上一份厚礼。  相似文献   

12.
正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是一个融文化、教育、艺术、公益于一体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社会公益组织,2012年10月,由英语教育硕士兼书画画师姜红升辞职创办。"红牡丹"采用"国花为媒"中国书画英文国际教学及文化交流的独特方式,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创造出一条两小时内让外籍人士爱上中国文化的文化国际传播"新丝路"。2015年,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被授予宁波市首批国际交流示范基地。一、宁波"红牡丹"对外传播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当名闻遐迩的西泠印社一百周年纪念之际,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吴昌硕的题画诗集《吴昌硕题画诗笺评》,经昌硕故里李弘伟君历经7年的精心编撰,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向全国发行。 作为大师故里后辈的我,有幸担任此书的责任编辑深感荣幸,然而读着编着,忽然愧惶和汗颜起来:是啊,大师的书画篆刻艺术早就盛名赫赫,被世人推为一代宗师。然而作为大师的诗艺,我却不甚了了,这次一篇又一篇地读着这部集800余首诗作之大成的皇里巨著,我的心灵顿时被震撼了!原来这位中国的伟大艺术家不仅在书画篆刻艺术上为国人创造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在诗之艺术上,也为世人立下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4.
李忠 《文化交流》2012,(8):1-M0002
2012年6月29日中午,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96岁的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来到位于杭州西湖孤山之麓的西泠印社社址,在柏堂与社员们会面,并欣然濡墨挥毫,挥就“播芳六合”四个苍劲大字。现居香港的饶宗颐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学界泰斗和书画大师。他本次来杭,也是继第四任社长沙孟海先生之后,20多年来首次踏访孤山社址的西泠印社社长,  相似文献   

15.
<正>羊年春节来临之际,为满足外籍人士体验、了解中国传统佳节的要求,2015年2月8日,在中国日报社、宁波市政府新闻办、美丽中国组委会的策划下,宁波红牡丹书画国际交流社组织了一次"感知宁波特色文化,共度中国传统佳节"为主题的在甬外籍人士"欢乐春节"体验日活动。来自德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印度、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冰岛、波兰、乌克兰、立陶宛、罗马尼亚、奥地利、以色列、比利时、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尼泊尔、  相似文献   

16.
叶尚青,1930年生于浙江玉环。195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至今。60年代初曾列国画大师潘天寿门墙,得到亲炙。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社员、中原书画院首席名誉院长、菏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擅长中国花鸟、人物、山水画,善指头画,对书法、篆刻、诗词、画史均研究有素,著述颇丰。画风气势开博,清新隽永。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并为中外国家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17.
1913年,吴昌硕被公推为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他在印社观乐楼题写长联道:“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  相似文献   

18.
艾珺 《文化学刊》2014,(2):185-187
<正>清石成金《传家宝》篆刻"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印文语出明代哲学家王艮《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或言之,快乐是由于学习,学习在于学习之乐;不快乐则非学习,不学习谈何快乐。与古人对话,学习古人智慧,是人生一大快乐。故而,曾国藩的"君子三乐",首为"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其次是"宏奖人才,诱人日进"和"勤劳而后憩息"。  相似文献   

19.
由西泠印社主办,以“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为宗旨的中国·神仙居——首届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将于2005 年10月在杭州举行。本届艺术节作为第七届(2005)中国杭州西湖览会正式项目和开场项目,将成为西博会最具特色的活动和最大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盛长荣先生真草隶篆诸体兼精,诗书画印文采斐然。经《华夏风采》理事会推荐为2012年第五期的封面人物。盛长荣在中国美院国画系进行了系统学习,以后又不断地拜师学艺,书画已自成一体。他的老师章祖安教授说,盛长荣对古汉语钻研很深,有了古文字根底来从事书法研究,就触类旁通了。刘江老师亲手教过盛长荣篆字篆法和篆刻,并夸他悟性很高,临摹汉印形神皆备。在吴山明为院长的开明画院,盛长荣是画院的"常客",他还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