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在应对西方学术话语和现代社会转型的双重挑战过程中,迫切需要传统文论、美学精神的支持。传统文论、美学资源有效地参与当代中国文论思想和话语体系建构,关键点在于对传统文论与美学精神的当代价值之发现与重视,传统文论与美学精神是我们永远无法割断、不应忘记的文化"乡愁"。因而,在当下的传统文论研究之中,充分尊重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文史哲合一的学术传统,在重新认识传统文论"原初性"事实本体与"整体性"真实面目的基础上,以当代眼光、大文论观、国学视野和文化通识意识对传统文论进行"现代阐释"与"当代选择",发现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性"价值和可能的理论生长点,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学观念与儒家文学思想精华之会通,便成为当代中国文论实现文化身份认同和核心价值话语体系建构、重建民族美学自信过程中的一个需要予以充分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统与现代:从对立走向对话陈顺馨一“他者”:传统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历史命运近百年中国文化是处于一种紧张的二元对立状态的。二元对立指的是“我”(self)与另一个“他者”(theother)站在互相排斥和对抗的位置。“我”与“他者”在结构上是相对的...  相似文献   

3.
以侠义为主题的文学是我国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的侠客形象多来自下层群体,蕴含着传统的世俗观、伦理观和情感观念。《聊斋志异》中的"侠"形象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蒲松龄作为清朝中下层文人的侠义心态。近30年来,关于《聊斋志异》的侠义故事的研究逐渐增多,为《聊斋志异》中的"侠"形象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不但完成了中国文学纪实传统的现代转型,而且对中国现当代纪实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纪实文学创作,一方面将爱国主义、经世致用等传统过渡到现代并将其发扬光大,并更加重视政治功利性;另一方面,围绕"人"的现代化,他又将传统的以"资治"、教化为主转为以宣传、启蒙为主。其创作不但能启发我们重新思考与认识"文学与政治"、"作家与时代"等问题,尤其是在"主体虔敬"与"守真求实"等纪实文学本体论建构方面给我们以深刻启示。总之,梁启超以爱国、"新民"与思想启蒙为内涵的主体精神,和以责任担当、经世致用与历史使命感为核心的价值取向等,至今仍是我们要继承的宝贵遗产和必须发扬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5.
<正>世界文学中的"中国性"自歌德的世界文学观念在20世纪初叶传入中国伊始,学术界就将其应用到中国文学全球发展的论述中。其时,中国正在经历从朝代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日益觉醒,中国的"中国文学"、"世界文学"观念因此得以创生。郑振铎是中国最早系统论述世界文学的学者,他于1922年发表的《文学的统一观》一文,认为人类文学虽有地域、民族、时代、派别的差异,但基于普遍的人性,文学具有了世界统一性,这就是世界文  相似文献   

6.
戏剧独白是英美文学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英美文学发展有很大影响。当下,学界对英美文学中戏剧独白的研究日益深入。戏剧性独白不仅增强了作品整体的艺术效果,而且对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英美文学中的戏剧性独白传统贯穿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始终,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传统。  相似文献   

7.
文学共同体源于歌德的世界文学理念,继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化想象和诗意精神,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关怀。文章以全球化时代背景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文学共同体构建的必要性,阐述中外文学中的共同体理念,并以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当代为时间脉络梳理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体现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共同体理念在文学中自古有之。并尝试探讨文学共同体理念下的文学创作,指出当代文学创作要立足世界格局、文化自信、科技进步与当代价值引领。该文以文学共同体理念研究世界文学,以期拓宽文学研究渠道,并以文学共同体展现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梁宗岱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宗岱是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家。本文探讨梁宗岱的中西比较诗学。梁宗岱通过对法国象征主义的接受 ,形成了本土化的象征主义诗学观念 ,并以之来对中西文艺传统中的文学经典进行比较研究。这种比较研究 ,同时也是梁宗岱在自己的象征主义诗学框架中对中国文学经典的重新阐释。处于中国文学经典的危机和西方文学经典的兴起这样中国文化发生转型的关头 ,梁宗岱的比较诗学不是为了比较而比较 ,而是一种更为深层的文化认同的需求 ,是借之于比较诗学在历史诗学的探寻中重构中国文学经典、重塑中国诗歌精神的努力。本文希望藉此重估梁宗岱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文学之都"是对南京文学成就的权威认可,也是南京走向世界的文化名片.随着艺术形式的多元发展,南京文学作品中的美丽故事不再限于笔下纸上,渐渐拥有了影像等更加丰富的表现方式.以南京为叙述中心的电视剧、电影与纪录片等影像的呈现与建构交织起南京的历史和当下,重述南京的创伤历史,讲述南京当下故事,展现出了传统与现代融汇的多元南京...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实质上也就是古与今、中与西的关系.众所周知,在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历程中,种种观念、思想学说相互冲撞,激起了一股股思潮,引发了一场场论争,而传统与现代这一组范畴,则始终起着"关键词"的作用,从而成为一个关系到中国文学命脉、走向的原点性问题.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思潮的发展演变,就是围绕着这一文化焦点问题而展开、推进的.  相似文献   

11.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南方作家中的佼佼者,23岁即以处女作艳惊文坛,其作品多展现20世纪现代人所面临的种种精神困境。麦卡勒斯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一群古怪的"畸零人"形象,以其身体和心智的双重畸零隐射严重的精神异化现象。本文以其代表作《心是孤独的猎手》和《伤心咖啡馆之歌》为主要切入点,结合美国南方的社会背景和文学传统,分析"畸零人"的爱与孤独,从而揭示出作者对现代人精神健康的隐忧。  相似文献   

12.
古今中外,对"人学"的不断挖掘与发现才是文学价值与社会意义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国内外首部研究西方现代主义意识流与中国新时期小说发展关系的文化理论专著,《融通与变异:意识流在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流变》不仅科学地梳理了两者之间的流变路线及相融吸纳的关系,而且弥补了中国现当代意识流文学研究的空白,给当代中国文学"人学观"带来新的认识和体悟。近年来莫言、阎连科、曹文轩等名家在世界文坛的熠熠闪耀,充分体现着对西方文化"中国化"科学研究的现实需求,这也正是探寻"人学"的意识流动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所具有的文学史意义和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复仇"主题是中西文化共有的文学命题。它深植于中西方社会和文化之中,其内在特征和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均呈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本文通过中西对比,揭示复仇文学主题的内在价值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超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进入21世纪以来呈现危机意识,研究者立足方法论的反思,重新定位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本文将方法论的反思切进关键词层面的反思,包含三组关键词的梳理:"女性意识"与"性别意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女性文学"与"男性文学"之间的对立与统一,"古代女性文学"与"现代女性文学"之间的隔离与传承,表征在跨文化视野之下的本土化思考,意图融合本土的文学与文化传统,突破封闭性的理论内涵,摆脱"再度边缘化"的学科危机。  相似文献   

15.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教育思想中的两大流派,文章通过对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析展开对"授鱼"与"授渔场"的心理学与哲学思考,认为"授鱼"式教育是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 "授渔场"式教育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并通过对这两种教育思想对立与统一的思考形成对他们辩证取舍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有特色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中国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伦理与逻辑起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与传统的文学在"史"的意义上是粘连在一起的,作为现代学科的分家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事,并与现代学科的文学理论完成了衔接.后来的学者可以从容地检阅一部中国文学理论史发展演化的脉络轨迹,努力用"五四"以后的现代文学理论概念、范畴、术语、体系来作相应的诠释与考察,引导出新的历史思维内容.这无疑是今天中国文学理论学科建设与体系设计的一项艰巨繁重的学术工程.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部共同举办的“文学研究高层论坛———文学研究与机制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5月20至2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学者有陶文鹏、蒋寅、李春青、陶东风、赵敏俐、傅刚、陶礼天、韩经太、黄卓越、方铭、郭鹏、张德建、段江丽、钱婉约、李玲等。会议就当前文学研究中的重大和敏感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希望在古典学科和现代生活之间搭起桥梁,为传统话语和时尚话语的会通进行有效沟通。一传统学术方法与当代学术文化之关系有学者指出,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方法基本…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语境中的知识分子与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学术关于传统、现代以及后现代的反思,并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尴尬。文本针对汉语言文学中的性别隐喻问题,从概述性别隐喻的含义和分析文本中的权利隐喻,分析研究二十世纪汉语言文学中性别隐喻的中西关系,并探析关于对话与寻求性别的自立关系分析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旨在探析出一条良好的中西文化交流路途。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顽石"一直包含了古代文人墨客所拥有的"寒士"特质,它只是在神话故事被广泛流传的时候,被人们将意思表达成了是与女娲神话产生关系的一种产物。"顽石"这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表现出了很重要的代表性,很大程度的重现出了传统文学中的意象,以及文学与书写都给予了它特殊的寓意。  相似文献   

20.
从母语写作层面重新评价沈从文创作是个有待开拓、深化的问题范畴。沈从文对母语文学精神的传承和创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乡土"叙事是其母语写作的起点和归宿,沈从文构筑的有关湘西的"乡土"世界,既展现了其文学创作独特的时空范式和文本构成,又通过对诗意田园的营造,为现代人提供了可供遵循的人性范式和文学样式。其二,"散文化"是沈从文的为文之"道"和最具本色的创作取向,它既呈示在其小说中亦表露在其文学批评中,在沈从文那里,散文已兼容文学与人学、审美与人生,他以完美的"散文化"创作发扬光大了母语文学的千古文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