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青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对其进行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在探究文化和文化自信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个方面出发,按照认知、认可和践行3个维度,对安徽青年群体的文化现状展开了调查。依据调查结果,从整体到个别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最后,对于未来安徽青年群体的文化建设的途径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青年职工是企业的未来和希望,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当前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企业的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职能,大力加强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鼓励青年职工转变观念,积极实践,勇作企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和实践者。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坚持理论指引,注重教育效果;第二部分写加强学习型组织创建,增强凝聚力;第三部分写深入基层调研,强化服务职能;第四部分写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模式。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描写,论述企业文化视野下的青年工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外语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携带着自身的语言价值,同时传递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同时还可以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文化。为此,应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修养。并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开展课程改革以突出文化教育。最后,通过学生的实践使文化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4.
开展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教育,激发其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实践要求。乡贤文化作为维系乡愁、连接故土的精神纽带,与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教育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针对乡贤文化融入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教育面临的三重困境,要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深入挖掘乡贤文化的历史资源,提高农村青年的责任认知;创新宣传乡贤文化的渠道,重塑农村青年的乡愁之情;积极举办乡贤文化活动,增强农村青年的责任意识,实现乡贤文化与农村青年社会责任教育有机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农村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5.
自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人才储备不足成为困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问题,于是诸多乡村开始重视培养青年致富带头人。但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乡村资源投入相对有限、乡村市场导向尚不准确、乡村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通过制定倾向性人才培养政策,加大财政资源投入,建立健全带头人遴选机制,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落实多元激励措施,完善监督评价机制等措施,助力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养取得更好成果。  相似文献   

6.
广西具有丰富多样民族语言文化资源,对广西民族语言文化进行国际传播,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地区发展规划要求。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的传播价值在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民族文化强区,讲好“中国故事”。该文阐述了广西民族语言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价值,并基于国际中文教育视野,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借力孔子学院、培养师资人才、充实教学内容、发挥民间力量等传播策略,促进广西民族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7.
《文化学刊》2012,(5):47
开栏引言让中国以全球视野走向世界,首要在于自家如何把握、评价中国文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真切地认知、评价自身文化,既需克服孤芳自赏、夜郎自大而津津乐道之障碍,亦需克服"习焉不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教育有着本质的联系,教育是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即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根基和血脉,是大学生成长、认知和成熟的摇篮,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优化文化观念、丰富文化活动、创新文化载体、拓展文化空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化是人们应对生态危机的文化选择,是以生态价值观为基础、生态规律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导向的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农耕文化中更是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传承农村传统生态文化具有逻辑必然性。从历史维度看,农村传统生态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脉,从现实维度看,农村传统生态文化是破解新时代“三农”问题的重要抓手,从未来维度看,农村传统生态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强大支撑力。农村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又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这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又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传统的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及其中坚力量原本是长期稳定的,但在二十世纪,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却发生了速度很快、幅度很大的变迁,这是我们认识乡村文化历史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试图从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非常状态、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长期失衡、文化人才与文化制度的反复波动等角度,揭示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背景;梳理二十世纪前半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轨迹;概括与古代相比的复杂性、与城市相比的传统性、与他国相比的革命性,这样几方面乡村文化中坚力量变迁的历史特点;提出将增强乡村文化中坚力量置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突出地位、使乡村文化中坚力量与乡村其他文化力量协同发挥作用、让乡村文化中坚力量的发展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这样几点乡村文化中坚力量的变迁的历史启示,以期在比较宏观的意义上为当代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提供一些思想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群众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党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工作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文化领域多元化发展的局面,在多元文化冲突下群众文化建设显得必不可少。群众文化的建设可以丰富群众生活、精神家园,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社会凝聚力。政府在推进社会建设和居民文化建设时,应当深入调查符合实际的推进工作,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与实践途径,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指导方针,有序推动群众文化建设的实践工作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文化视野下的美术教育重点在人文素质、美术创新、服务社会等方面加强对艺术人才的培养。转换过去某种轻人文教育重技术教育的模式,建立以审美教育优先、把培养人的优秀品格放在第一位、技术第二位的人才培养的美术教育模式,构筑应用性服务社会与学术研究并重、继承传统艺术文化与艺术创新互动的美术教育新模式,并以先进的大学文化美术教育领引和带动全社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3.
茆晓君 《文化学刊》2013,(6):115-119
分层理论在当今复杂社会中有了滋养的土壤,“阶级”的式微与“阶层”的中兴形成了相互耦合并纠葛的状态。而“阶序”的出现又给“阶层”带来解释的困境,同时,“文化”的介入使得“阶层”获得新的生命力。阶层文化作为一种阶层的标签,是由个体通过文化的濡化内淀于自身的历史使命、生存伦理,以及意识形态的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14.
学科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核心,加强学科建设是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重点。文理并重的综合性大学,都面临当代学科发展的新问题,譬如文学类对文艺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基本形态和学科边界,需要重新思考和进行梳理。文艺学被指责为"有文无艺"或从美学出,都是文艺学所面临的且长期没有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在学科的交叉研究、新的综合文艺现象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当下文艺学,正视影视媒介对传统文艺学边界的冲击,正视正在扩大的文艺学新的研究范围走向。  相似文献   

15.
所谓乡村景观,是指构建在自然景观之上,以农田景观为主,辅以优美的生态风光、厚重的乡土气息、朴实的乡风民俗,形成人文与自然深度融合的、极具开发价值的景观体。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促使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同时,也对乡村景观带来了重大影响。基于此,如何保护乡村景观的全貌与特征是乡村景观规划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文化地理视角出发,对乡村景观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摆脱传统乡村规划模式,避免乡土文化的流失。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是国家近年为促进社会民生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然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当代青年群体对乡村文化认同感逐渐缺失,最终影响了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该文通过研究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现状,分析乡村文化在青年群体中传播的困境与机遇;结合动画短片的生产、传播特点和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探讨动画短片在青年群体中积极传播乡村文化的可能性和方法。该文提出借助短视频快速发展的趋势,利用动画短片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以及动画短片创作生产过程中的优势与乡村文化传播相契合,助力乡村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良性传播,达到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发源于我国源远流长的农业社会中,植根于博大精深的农耕文明中,形成于以熟人社会为基本建构基础的农村地区,对塑造农民精神世界、稳固农村社会形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其传承载体上也突显出刻板、枯燥和陈旧等不足。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丰富和创新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8.
"语言民俗景观",在文化符号学和语言景观研究领域还是个全新的话题,是基于文化符号学和语言景观学说孕育而生的一个新的学说理念,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领域。同时,更为创建语言民俗景观博物馆等文化创意产业开辟了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世界正处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大变局当中。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也进入了快速融入全球化、加速现代化的轨道。中国执政党的形象塑造不可避免地成为正在崛起的中国能否真正融入国际社会的战略问题。本文采用文化心理学的视角,从文化刻板印象、党的形象挑战以及党的形象塑造路径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当今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高等教育中,要培养出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在高校教育占据重要位置。而在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图书馆以其自身的特点与功能,决定了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信息素质是大学生培养的必然,但现代大学生存在信息知识薄弱、信息意识不强、信息能力较低、忽视信息道德的培养等问题。对于大学生信息素质,图书馆责无旁贷,图书馆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学习氛围,另外,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也是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引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