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时候,文章支持内在互补说,此观点不把儒家道家的区别性看作互补的前提,而且把儒家道家本质上的同一性看作是互补的前提,是在一个统一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各自构成了中国哲学内在逻辑的一个环节.同时将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以及在互补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看作是中国哲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赵东方  吴海燕 《职业圈》2007,(9X):186-186,164
把中国哲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时候,文章支持内在互补说,此观点不把儒家道家的区别性看作互补的前提,而且把儒家道家本质上的同一性看作是互补的前提,是在一个统一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各自构成了中国哲学内在逻辑的一个环节。同时将儒道两家思想的内在互补以及在互补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看作是中国哲学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职业圈》2006,(3)
本文从哲学的观点讨论了社会生态学。在简述社会生态学概念的基础上,初步讨论了社会生态学的系统观和方法论,社会生态学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等方面的哲学问题。认为社会生态学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精神,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用社会生态学的观点和方法做指导。  相似文献   

4.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认识和探索世界科学的理论,其内容的中国化有现实基础,也是迫切之需。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坚持正确的路径和价值选择,在回归内容最本真内涵的基础上,融入中国文化转型和现代化建设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准定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原则,通过价值存在的最初形式,即自由意志的追问,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演绎逻辑,分析价值在不同环节的不同形式,即价值的形成机制、个体的价值活动、类的价值规则与类的自由意志,在逻辑的推进中赋予价值具体的规定性,完成个体与类的价值的统一,最终完成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实践哲学始终是关乎人的哲学,其对人的本质的探寻从黑格尔的"理性的人"到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进而再到"现实的人",将人的本质真正置于实践中去理解,通过现实的人于现实生活世界中展开的一系列矛盾运动来进行印证。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在实践中历史的生成且承载着极其复杂且丰富的社会关系的真实的本质。按照这种理解方式,马克思创立实践哲学的进程也历经历史理性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再到人的现实性实践活动,因此马克思创立实践哲学的路径与人的本质学说紧密相连,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其实践哲学形成的内在线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影响、价值两个角度对叔本华的哲学展开具体讨论。以影响为路径,主要分析其意志哲学对当时与后来产生影响的时代精神与哲学发展潮流,同时从刺激角度略述其人生哲学对新一代年青群体产生的强大刺激与收到的回应;以价值为路径,重点对其非悲观的悲观哲学展开论述,并借助这种悲观哲学与人生的关联,指明其在非理性方面的先行经验及非理性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弘扬工匠精神变成了当前一个迫切的呼声。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同时在实践中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主客体关系问题是了解工匠精神当代价值的理论前提。同时坚持主体需要的客观社会性是弘扬工匠精神的关键所在。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决定了弘扬工匠精神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以实践为基底来说,马克思价值哲学以实践为人们感性生活的价值尺度,是在"实践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精神生活的产物。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价值哲学植根于社会的感性活动之中,价值以其自身在社会生活中以一种尺度的属性而存在,以关系沟通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现实性生活,是以人的"既定性"本质或者说"超越性"本质的存在。本体性存在、历史性存在、现世的存在均是在社会的感性活动中的人,都对实现人的有序性的创设与建构,起到了塑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外语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承和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语教育携带着自身的语言价值,同时传递目的语国家的文化,同时还可以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文化。为此,应提高一线教师的专业技能,尤其是目的语国家文化的修养。并从实际运用的角度开展课程改革以突出文化教育。最后,通过学生的实践使文化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工匠精神是社会生产力得以发展的根本,是大国工匠所展现出的精神价值内涵。为了进一步解析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工匠精神的哲学意蕴和当代价值,希望为梳理工匠精神的价值体系,乃至社会延伸维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佳莹 《职业圈》2010,(27):159-160
在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中,经济法根本价值始终作为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只有准确把握经济法的根本价值才能更好地认识经济法。进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科学实现。同时,经济法根本价值的社会性也是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关键依据。文章仅就经济法的根本价值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中,经济法根本价值始终作为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只有准确把握经济法的根本价值才能更好地认识经济法,进而保障社会整体利益的科学实现.同时,经济法根本价值的社会性也是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关键依据.文章仅就经济法的根本价值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刘克 《文化学刊》2009,(4):156-158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裂变时期。政治上战争不断、朝代频迭;思想上自由开放、百家共鸣;学术上出现了“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的儒道鼎立之势。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古代文论巨著《文心雕龙》,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儒道并存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代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之间存在的关联问题一直是哲学界探讨的焦点。从哲学的概念来看,哲学分为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两部分,人类思维解决的是理论哲学的问题,而人类存在本身解决的是实践哲学的问题。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学者将"身体问题"作为现象学的首要课题,并且认为身体问题是语言哲学的根本,是研究哲学问题的根本,随之诞生的"身体哲学""肉身哲学"成为英美哲学的主要范式。人的身体是直观接受和感触世界存在的媒体,基于"身体哲学"研究大学体育训练的开展价值,对科学提高大学生体育训练的成效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电视媒体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应及时、准确、客观地,源源不断地将信息传播给公众,以不断满足受众的需求.文章浅析了电视节目如何吸引观众,如何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并提出:满足观众,服务观众,引导观众,提升观众,首先在于掌握观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17.
简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道思想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国传统文化进入古代第一次繁荣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儒、道两家文化就成为我国两大主流文化。春秋战国时代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上产生众多的学派和学说,有所谓六家之说(儒、墨、名、法、阴阳、道六家),亦有所谓九流之说(六家再加纵横家、杂家、农家),然其中在意识形态领域影响最多,起到主导作用的则是道、儒两家。道家在哲学宇宙论上影响最大,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建立较完整的宇  相似文献   

18.
付文科 《文化学刊》2011,(5):167-17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派别。儒道两家各有千秋,它们两者之间互相补充、一显一隐、互相促进。两家思想的这种内在的互动互补的机制。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一百年来,儒道关系研究也曾受到这样那样或大或小的影响,出现过许多不应该出现的问题。为了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近百年来学界对儒道两家关系研究的全貌,本文把儒道关系百年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意识形态、政治气候、学术取向各不相同,故儒道关系研究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文章最后提出:儒道两家之文化资源的关系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秩序与自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地区民族形成了自身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中有很多内容都是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其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往往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本文将对民俗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阮籍作为竹林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经历了崇儒到崇道再到崇儒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阮籍外化的道家行为和内化的儒家思维两方面入手,深入分析阮籍外儒内道的性格特征,发掘这种性格特征具有的时代色彩,并在此基础上发掘产生这些性格特征的个人与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