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十凡例是杜预春秋左氏学的核心概念。但是,杜预认为凡例为周公所作的说法受到历代学者的激烈批评。事实上,杜氏将凡例附会周公,与魏晋时期将古书附会周公的风气相关,同时,它也是古文经学发展的必然步骤。魏晋之时,国家礼制建设多以《周礼》为依据,司马氏父子亦好以周公自拟。在这种复古从周的氛围中,杜预以凡例附会周公,有其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对于春秋时期息夫人的事迹,《左传》《吕氏春秋》《列女传》中有三种不同的记载。其中,《左传》的记载较为符合历史原貌,《吕氏春秋》中的相关片断属于传闻异辞,《列女传》中的论述则是经学话语背景下的产物。依照《左传》所载,息夫人被虏入楚,与楚王共育二子却始终"未言"。后世的阐释者对于"未言"二字给出了各种解释,从而建构起了各自不同的叙事文本,息夫人的形象也有所差别。历代歌咏息夫人的诗歌,虽然大多都基于《左传》,但诗人也表现出同情、谴责、嘲讽三种不同的主观态度。  相似文献   

3.
西方汉学的开端可以追溯至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适应主义"的传教策略之下,耶稣会士对很多儒家典籍进行了翻译与解释,从而开启了西方汉学与中国经学互动共进的历史。刘殿爵以英文撰写论文探讨《论语》"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意义内涵,即是这种互动作用的典型案例。在这一过程中,汉学使得某些多少为自身语言的同质性所缓解的经学诠释问题,以一种较为"醒目"的方式重新被突显出来;而经学的回应也促进了有关问题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总之,西方汉学与中国经学的这种双向交流特别有利于中西文化的相互敞开与融通互释。  相似文献   

4.
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本《周易》和《礼记》中,可以看到"华夏-汉"文化圈封建时代家庭制度在基本构成方面的重要特征,即以"宗法"与"父权"相联系、相补充、相制约。两者都重视夫妻关系、婚姻制度及嫁娶风俗;在男性主导家庭的大前提下,主张两性和谐。其间,《周易》多用阴阳协调、平衡的哲理来解释、说明家庭的关系;《礼记》讨论的家庭关系则范围更广、更全面,同时也更着眼于家庭尊卑关系的确立。它所代表的儒家思想与掺杂了道家思想的《周易》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旨归不是批判文化发展的偏至,而是通过中西"人"观念的交流确立"立人"的问题,但这并没引起学界关注。《文化偏至论》中西"人"之观念的交流和对话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机制中形成,它构建了鲁迅作为节点而体现的中西文学间的关系,规约了鲁迅进入文学,并对此后鲁迅的翻译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这种因观念而搭建中西文学间的关系被称为比较文学第三关系,透视《文化偏至论》所蕴含的第三关系,不仅可发现鲁迅进入文学的特殊性,也对比较文学学科范式研究的深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国际传播旧秩序建立在“西方中心主义”元话语的基础之上,这种元话语一体多面地表现为“线性历史观”“文明等级论”,以及“普遍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以下三个方面为国际传播元话语的重构提供了思想依据:一是对时代背景与任务的判断,以全人类视角取代国别视角;二是对国际关系的构想,以“地球村式”的共同体取代“中心-边缘”的等级格局;三是对中国与世界之关系的阐释,以兼具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中国方案取代西方理论视角下的中国经验。元话语是一种能够通过构建现实而影响现实的战略资源,元话语的解构与重构对于国际传播秩序破旧立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春秋》与"王道"向来专属孔子与孟子,发展成为中国经学的核心意识。东汉以后,经学上"古"、"今"的流派意识逐渐专断学术,《三传》之传习者虽各持门户之见,但无不是割裂"王道"与《春秋》的大体,各自逆溯孔子的心事。而"王道"的观念,动必专属《孟子》,推衍为东亚治国观念的理想。唯专门之学日甚,"专属"的思维定势,遮断一切实相,《春秋》与"王道"支离,其弊既深且巨。因此,反求真实的历史,势不能不破"专属"《春秋》于孔子之蔽,而解一尊"王道"于孟子之惑。  相似文献   

8.
《中国小说史略》作为现代中国小说史的奠基之作,探讨其发生机制对还原现代中国小说史的早期建立历程将极具意义。从《史略》的符号化表达及鲁迅的符号化行为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史略》编纂时最重要的历史语境与文化主体,促使鲁迅从编纂伊始及后续修订依此建构以"口语体"、"白话小说"、"俚语著书"为话语核心的知识结构及表达范式。这种编纂机制在"平民文学"、"民间趣味"等思想的进一步作用下,已有文化主体选择的意味,使《史略》得以有效地分析古代小说的起源、衍变及特征,进而影响其话语选择、思想主体、评价体系的建构。通过这种发生机制,《史略》最终建立了一套具备操作性的带有典范意义的中国小说史书写模式,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楚辞》是《文心雕龙·物色》篇论述的重要文本参考及依据,作为典范文本,其对该篇的理论建构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基于该篇所论,由《楚辞》之"触类而长"入手,分析了其感物入兴的心理转向、文辞表现的亦繁亦简,从而彰显其在山水文学创作传统中的突出成就与地位;通过对《楚辞》特点与"贵闲"、"尚简"结论的内在理路分析,亦确证其对"物色论"总结的潜在作用力。《楚辞》写景成就的"被发现",大大助益、深化了《文心雕龙》对物色理论的思考与认识,也是"楚辞学"研究史上的重大推进。  相似文献   

10.
尹湛纳希是蒙古族近代作家、思想家,被誉为"蒙古族的曹雪芹"。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尹湛纳希的研究还在继续,但是研究者们的研究更加深入而且角度新颖。特别是被很多研究者认可的扎拉嘎研究员的专著《尹湛纳希年谱》、《尹湛纳希评传》的出版发行,更是反映了尹湛纳希研究的一个领先水平。尹湛纳希的评价,对尹湛纳希哲学思想、启蒙思想和人生观的研究,尹湛纳希文学创作与外来文化的关系研究,尹湛纳希文学创作与蒙古族文学传统、地域文化的研究和尹湛纳希文学作品文本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刘师培继承承家学,治《春秋左氏传》,颇有家法。但刘师培没有续成家族《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的编纂工作,而董理汉儒旧注而成的《春秋古经旧注疏证》,偏离了家学传统;刘师培在家学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左传学礼、事、义三大课题,分别是对家学的传承、拓新与偏离;刘师培对《左传》义例的研究,尤其偏离了家学中不杂今文学说的根本宗旨。刘师培对家学传统的承继与偏离,反映了晚清古文经学对乾嘉传统古文经学的深化与变革。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  相似文献   

14.
话语生产、话语翻译、话语传播是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构实践的三个基本环节。话语生产中人类-全球价值取向和民族-国家价值取向之间的张力平衡、话语翻译中语言形式对等与文化价值对接之间的译介选择、话语传播中"传者"本位与"受者"本位的思维转换共同构成了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困境。在国际竞争话语化、话语竞争政治化的当代,准确识别并及时化解以上困境,对建构一套既具有中国特色又能融通中外的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天津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田海龙教授多年致力于话语与社会研究。日前,笔者就我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设问题对田海龙教授进行了专访。"话语"及"话语体系"的概念分野和现实意义陈大亮:田教授您好!您的学术研究涉及对外话语传播研究,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这方面的研究?田海龙:我的教育背景是语言学,但对政治学、社会学和新闻传播学研究也感兴趣。这使我的研究不局限在语言结构上面,而是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探索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16.
"国民性"问题一直是贯穿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话语资源。本文主要探讨在《陈奂生上城》这部作品中,作者高晓声是怎样在塑造主人公陈奂生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一步步建构"国民性"话语的,从而为新时期国民性话语的塑造寻找支点。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版的调研成果。《境外涉藏舆情研究》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境外涉藏舆情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融通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选编出版的成立十周年研究文集共有十本书,内容涵盖国际涉华舆论、对外传播学理论发展、新媒体、政治话语等多个方面。《境外媒体涉华舆论年度分析报告》《国际涉华舆论热点透视》分别按照时间和热点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展示了一幅立体动态的国际涉华舆情"图景"。《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研究》剖析了境外媒体、国际智库、国外出版社的涉党报道和研究情况。《海外涉华书情研究》呈现了国际图书市场和海外涉华图书出版的调研成果。《境外涉藏舆情研究》系统分析了近十年来境外涉藏舆情的发展变化特点与规律。《融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