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与规划的前提是确定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内容和设计要素。本文首先从空间氛围营造、功能整合、数据建设、范围界定四个方面阐述了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内容,进而重点探讨了历史文化景观空间,历史文化遗产本体与周边环境客观要素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竹枝词是文学性的语言艺术,风俗画是视觉的绘画艺术语言,宋元时期的竹枝词与风俗画是长足发展的"并蒂莲"。"竹枝词"与"风俗画"史的平行"双轨",以其共同而且相通的题材与题旨情趣的珠联璧合,创造了中华文化史上景致独到的语言民俗景观风景线。今存蕴藏深厚、资源丰富的"竹枝词"与"风俗画"的历史积淀,为发掘构建"竹枝词与风俗画"文化景观,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空间和实践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作为拙著《儒家角色伦理学之二:21世纪视角》的总结部分,本文以一种宏观的视野对儒家文化的代际传承问题予以概述。儒家文化本身就是"道"的一种体现方式。我们把中文的"道"诠释和翻译为"travelling together through a shared cultural landscape(穿过共通的文化景观之旅)",这个术语有两个地方需要强调,一是"共通的文化景观",即文化是在人与人之间共享的,这种共享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中完成;而这种大规模的共享一旦跨越了时间长河,就形成了时间之旅,所以就有了第二个派生的含义:"旅程",这与"道"通常被翻译为"路the way"是相符合的。在儒家传统上,"孝"和"家庭"作为一组概念,为"共享"提供了空间上的场所和时间上的纽带,这是我要着重分析的内容。而作为"儒"的文人群体则肩负着文化传承的庄严与重量。"人能弘道",作为一种活的文化,儒学不仅长了"腿",而且是真实的、强有力的谱系,它是具象的、不死的,在每一代人中不断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对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此次"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设为推进此项工作提供了契机和平台。"一带一路"中提出了实现"五通"的重要观点,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这"五通"的实现,最基础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语言相通。只有语言相通,才能更好地开展各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形成文化之间的借鉴与认同,它是其他一切经贸合作的先决条件。在这种多民族、多国家、多语言的复杂语境  相似文献   

5.
《英格兰,英格兰》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最具幻想色彩的作品,小说描述了杰克爵士在怀特岛上建设主题公园来复制英格兰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的"壮举"。本文通过空间批评理论解读小说建构的空间背后隐藏的历史、文化、权力和民族身份问题,以及巴恩斯对"英国性"的阐释与反思,揭露在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面临的传统身份认证危机。  相似文献   

6.
向月波  李建 《职业圈》2007,(21):162-162
和谐校园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要正确引导教职工理解和谐校园的"内涵",明确和谐校园的本质特征.建设和谐、活力校园,切实可行的目标是前提,制度化建设是关键,校园文化建设是手段,改革是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传统乡村聚落是乡愁的重要载体,是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文化景观,也是东方审美体系中最具经典性的审美客体。但受东西方异质文化背景的影响,东西方审美主体在对村落文化景观的审美认知上存在着显著差异。采用符号学这一崭新视角,剖析东西方审美主体对村落文化景观符号的认知差异,研究地域性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进而探讨异族文化传播与沟通的可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丹 《文化学刊》2008,(6):185-188
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既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镜像折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可被称为跨文化交际。但"跨文化交际经常会出现障碍,归结起来,原因或是语言方面的,或是文化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这也使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与传承成为我国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使命。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是承载我国传统历史文化精髓的重要载体。因此,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进行妥善保护及合理规划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保护及规划历史文化景观空间时,明确其设计要素更是其前提所在。鉴于此,本文便对历史文化景观空间保护与规划设计要素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运河苏北区域层面的空间认识与架构不仅关系到自身人居生态特色打造,更关乎文化带建设的整体格局.通过对苏北水文化景观格局形成过程及成因的分析,建立苏北水文化与大运河文化的认识统一性.苏北水文化景观系统是以大运河开凿、维系为引擎,经历漫长历史进程形成的.大运河以及与之有着密切关联的水利、聚落、农业等遗产以及水系、历史地貌要...  相似文献   

11.
民族语言的文化语义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由于各民族所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不同,而以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赋予颜色词特殊的民族文化语义,致使相同的颜色词,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语义中呈现出多彩的内容。本文对语言中最基本的颜色词之一"白色"的一些民族文化语义进行诠释、探讨、分析、比较,主要涉及满语、女真语、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朝鲜语以及汉语中"白色"的民族文化语义,从而揭示出这些民族语言、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同时了解到"白色"一词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与民族文化心理,揭示出民族语言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北京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以图书馆、公共艺术博物馆和公共艺术区为例,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提升北京公共文化空间软实力的对策:其一是以社区文化空间建设为基础夯实层级文化空间体系;其二是着力提升北京公共艺术博物馆的国际影响力;其三是平衡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引导公共艺术区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2008年新春,一大批新人走出了校园,即将踏入新的征程.他们即将面临着从"学校人""企业人"这一段新的历程.在新的环境当中,面对着机遇与挑战,职场新人是否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树立起良好的心智模式,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这是员工和企业都必须面对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一些企业向我咨询企业文化建设的最佳时期,我概括为八个字,即"重在起点,贵在平时".所谓"重在起点",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很重要,企业文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与企业历史、文化背景在本质上紧密相连,有什么样的环境就孕育什么样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有价值、可利用、能发展的社会资源。本文从苏北外资经济发展状况入手,探讨了外语语言环境与城市形象、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指出"外语环境"也是"投资环境"。基于此,淮安在"十三五"经济发展中应加大外语环境建设力度,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进城市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6.
丁凡  伍江 《中国名城》2024,(2):12-17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时,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这为上海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实践方向。详细梳理人民城市理念的发展背景以及在上海城市更新中的多样化实践,以黄浦江两岸公共空间为主体,论述了其发展演变历程,探讨新时期人民城市建设背景下滨水公共空间更新的特殊性,提出“以公共性塑造人民的水岸”的城市发展路径,并进一步拆解为“公共的文化发展理念、公共的空间塑造方式以及公共的空间治理模式”三部分。在“上海2035城市总体规划”以及“一江一河”发展战略部署的背景下,提出对基于人民城市理念的黄浦江水岸发展的积极展望。  相似文献   

17.
魏浩 《职业圈》2007,(4):90-91
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在推动中华文化深入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化有赖于境外传播环境的支持,而中华文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则成为其中最大的"动力源"。在传播的大华语语境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推动语言文化传播的媒体介质。"报道"和"新闻"是华文媒体的两个重要元素,而其社会职能却远不止于此。在更大的现实意义中,华文媒体还具有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源和智力保障、干预或建构公众意志、缔造生产生活舆论环境等一系列至关重要的作用。考察特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媒体平台所具有的特殊传播形态与社会服务功能,可以加深对境外语言文化传播渠道的深度认识,更好地利用媒体手段来推动中外文化在国际生态环境中的广泛交融。  相似文献   

19.
魏浩 《职业圈》2007,(4X):90-91
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本质和核心,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作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和谐的校园,就没有和谐的社会。构建和谐校园,优化育人环境对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也是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良好英语语言环境对于海南自贸港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该文以语言服务为视角,从汉英公示语和窗口人员英语语言服务两个层面,梳理和调查了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出台至今三亚英语语言环境建设的历程、现状,针对三亚部分公共场所英语标识语依然错误繁多、窗口工作人员语言服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从重视公共场所汉英标识语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