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从一定意义而言,人是一种情感的存在.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人的情感倾向决定着自身的价值偏好与行为取向.在政治领域中,情感对于人们的影响尤为重大.政治正当性问题是政治领域中的根本问题,权力意志只有内化为一种心悦诚服的认同情感方可确立其政治统治的正当性,就此来说,权力即是情感.如何透过政治的社会化培育政治认同的情感倾向,古往今来始终是一个永恒的重大政治问题.从政治社会化的维度阐释儒家礼乐文化,我们会对儒家政治思想有着更为独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媒介全球范围内的整合浪潮下,政府仍然对媒介具有强大的制约,这种制约不是通过简单的“硬控制”,而是通过“软控制”进行的。在理论上,本文参考了研究者们关于媒介控制的思想,认为媒介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和制约,并服务于国家的社会根本制度和国家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3.
赵波 《教育评论》2012,(4):78-8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属于政治传播活动,政治传播的理论与方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借鉴意义。政治传播理念指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灌输与引导并举;政治传播形态界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宣传与传播并重;政治传播载体介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到价值与责任并行。本文根据我国政治传播现状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试图探索适应社会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教育方法和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政治文艺论一直是一把双刃剑,有时把命题权力和知识公信力砍削殆尽,有时又像一把无情的鞭子抽打文艺的社会公众,权力和暴力的语义更替使得这一议题始终得不到明晰化的稳定语义表达和均衡性的社会运作,这给文艺人类和人类文艺带来极大的精神耗损。通过对权力、暴力、边界政治形态、公共政治形态和总体性政治形态的语旨的讨论,我们发现,文艺与政治的合谋存在着三个合法性的学理支撑,同时由于极端政治和野蛮政治家的出现,文艺与政治合谋必然性地会发生政治对文艺的暴力压迫。在全球化进程中,文艺将与总体性政治合谋,从而在人类生存的文化机理中直接统一。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非权力影响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强调领导者的权力影响力,而且应该重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领导者的非权力影响力包括品德、才能、知识、情感等多方面的内容;它是领导影响力的内在因素,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坚实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当前必须着力提高领导者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非权力影响力的作用,切实搞好学校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6.
权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的因素,至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权力是由经济权力、沟通权力、规训权力等多种权力构成并相互作用的权力系统。针对不同类型的权力,需采用不同的理论进路和分析方法。针对经济权力,需从唯物史观出发,采用阶级分析法、辩证思维法等展开研究;针对沟通权力,需从交往行动理论出发,采用理论研究法、对话和论辩分析法、现象学方法等展开研究;针对规训权力,需从社会微观权力理论出发,采用话语分析法、谱系学分析法等展开研究。由于在阶级社会中经济权力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权力研究中,必须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综合其他权力理论,从而构建一种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权力的融贯性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提升民众对善治的认同不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在行政过程中的典型实践。善治作为解释国家治理体系与民心政治的合法性工具,充分彰显了民众的尊严和价值,有助于确保人民权利的落实。善治过程依赖于以民心建设为中心的绩效理念,国家治理能力的实现贯穿于从良政到善治的政策过程,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践行了善治进程的民心所向。因此,中央顶层设计的人民逻辑是回归善治的必然结果,要处理好“权为民所赋”与“权为民所用”的价值位序,用好以人民逻辑为中心的干部选拔制度,不断优化群众监督机制,完善干部考核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督考融合制度,建立目标任务责任清单,健全对基层政府的评价制度。要重铸“人民至上”的文化生态,恪守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的施政理念,落实“政绩”与“政德”相统一的善治政绩观,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似文献   

8.
几千年来的中国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政治哲学是中国哲学的实质性特 征。这是由中国社会高度政治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这样。中国古代哲学在主题、世界观、社会功能三个方面,都令人信服地证明,中国古代哲学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几千年来伟大中华民族寻求生存和发展,维护社会和平与稳定,消弭战乱、治国安邦的丰富政治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秉着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原则,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丰富理论遗产,建构好当代中国政治哲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独立学院创办、转设到今后的改革发展,各办学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始终是利益博弈关系,"双赢"或"多赢"的博弈是独立学院利益相关方所共同期许的,为了保持独立学院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制度的进一步规范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陈白沙的政治思想包括"士不居官终爱国"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无负于斯世斯民"的民本思想。"士不居官终爱国"体现了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无负于斯世斯民"体现了其政治思想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虚拟现实等媒介技术的不断成熟,人类逐渐迈入沉浸传播时代。沉浸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打破虚拟和现实界限,颠覆"受众"概念,实现人类感知系统的高度沉浸。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过程、对象以及载体等要素均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媒介时代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将形成智能空间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构建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以及使用"沉浸指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国家与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将产生课程权力博弈的现象。这两级行政主体之间课程权力博弈的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决策权、课程管理权和教材编写审定权三个方面,而双方课程权力博弈的特征则可以描述为强制性、层次性和不均衡性等。  相似文献   

13.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核已渗透到中华民族思想化深层次内涵当中。本通过阐析“民本思想”的内涵,论述其与当代思想政治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宗羲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转型期,以三代之治为参照,提出了自己的权力论.创造性地重构了儒家政治合法性理论,强调政治权力必须具备公共性、有限性、流动性、分散性、自治性、自足性等特征,完成了对儒家政治合法性理论体系的复归与突破.  相似文献   

15.
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随即激发起了强烈的反应,不同的思想家们都在思考着这一重大的事件。1651年4月,霍布斯率先出版了《利维坦》,对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作出了论证,但无论是革命派还是保皇派都不认同霍布斯的观点。面对着这样的理论困境,另一位思想家洛克发表了《政府论》,解答政治权力合法性这一紧迫而尖锐的问题。尽管洛克运用自然法理论这一非历史性的逻辑假设来进行论证,但他成功地为"现代政治权力"找寻到了合法性的理论依据,由此实现了从传统政治权力向现代政治权力的转换。从思想史演进的维度来看,这是洛克留给后人最为重要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6.
人民报刊思想、无产阶级党报思想和政治宣传思想,构成了马克思恩格斯政治传播思想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现代政治传播学的学术话语理解和认识政治传播现象,科学地阐明了现代政治传播学的基本原理,揭示出现代政治传播过程中政治组织、媒体、人民之间的基本关系,概括出现代政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这一系列思想既分析了现代政治传播的理论基础,又指出了无产阶级政治传播的实践进路,在社会主义中国均有理论上的延续。把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政治传播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传播过程当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是当前政治传播必须坚持的根本方向。  相似文献   

17.
隐喻是从"始发域"向"目的域"的投射,始源域的意象图式和特征作为模因成为目标域的参照物模因。通过模因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隐喻现象及其构建机制。本文运用模因理论,根据隐喻和模因论的理论特点,分析在模因论作用下隐喻的生成机制及在不同隐喻类别中的应用情况。模因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隐喻不断复制、得以发展的规律,是我们进一步认识隐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腐败尤其是政治权力的腐败,世界各国都不能幸免,我国任何历史时期中也始终存在。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我国的腐败现象都是十分严重的,并有不断蔓延的趋势。本文重在探索考察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演变中,导致腐败的深层社会原因。以对中国社会培育的特质性政治文化的分析为基点,揭示中国社会权力腐败发生机制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9.
论彝族政治权力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西南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尤其是凉山彝族其先民曾在本民族内部构建了独特的政治权力体系,如鬼主统治下神权与王权的合二为一、严格的等级制度及严密的家支组织。这一权力体系在彝族社会发展史上占主流地位,直至元朝以后,国家权力逐步渗透到彝族政治体系之中,并一直持续至整个近代。如果说,元朝是彝族权力发展史上的一个转变,它使彝族政治体系开始在形式上被纳入到统一国家政治体系的范畴,那么,新中国的成立则是彝族权力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它使彝族社会的权力结构、权力关系均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革。  相似文献   

20.
隐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根据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论,隐喻的理解靠的就是听话人假定说话人的话语具有最佳关联,在此基础上运用自身关于喻体的百科知识,构建前提,推理结论,从而获得隐含意义,关联论以动态的方式来考察隐喻的工作机制,为隐喻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了新视角,揭示了隐喻的理解过程即是在适当的语境下寻求最佳关联的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