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宋诗歌转型研究历史悠久,成果丰富,意义深远。它是史学界唐宋转型研究的子论题,又是文学界唐宋诗之争、宋诗特征研究的衍生论题。在20世纪,学界充分利用三大论题的相关成果去研究唐宋诗歌转型的背景与过程,功在宏观,而弊在微观。从20世纪末开始,微观研究逐渐兴起,到本世纪蔚为大观,功在微观,却又弊在宏观。宏观、微观两种写作方式的此消彼长与彼此融会,构成了20世纪至今唐宋诗歌转型研究的基本发展轨迹。此外,无论是宏观写作还是微观写作,都习惯于采用范式研究的模式,此模式优势与局限并具。因此,如何进一步融会宏观与微观这两种写作方式,如何在范式研究之外开辟新的研究模式,成为唐宋诗歌转型研究乃至整个唐宋诗歌研究的突破口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析李白对庾信诗赋的接受,认为:李白生活的时代,有较好的庾信诗赋接受文化语境。李白创作时,从写作主题、使事用典、意象选用、修辞遣词、句法结构等方面,较多地承传了庾信审美写作经验。庾信、李白均宗法《风》《骚》,承传"发愤抒情"传统。由于个人经历不同,庾信重"比",李白善"兴",逸兴壮思。李白受庾信"清新"诗美观的深刻影响,并将之发展到"清真"境界,"清真"成为李白的诗歌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经典之作《二十四诗品》,以其独特的艺术美学价值被海内外中国文论研究者所青睐。本文在梳理《二十四诗品》英译史料的基础上,择取有代表性的四个英文全译本:翟理斯译本、杨宪益与戴乃迭译本、宇文所安译本、王宏印译本,从诗题、诗文、诗风三方面对其作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比较研究,进而考察得出《二十四诗品》英译的历时嬗变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单一理解到整体解读的思维转变,从简单译介到详尽注译的阐释演变,从诗歌译本到诗论译本的译介嬗变。  相似文献   

4.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歌文辞优美,并且形成了中国诗歌的一大传统,其中《橘颂》"或可视为中国文学传世作品中今见第一篇比较典型的咏物之作"。对于诗歌批评理论而言,英美新批评是20世纪的一大创举,其理论主要针对诗歌,旨在对诗歌文本本身进行批评。利用英美新批评理论,可以对《橘颂》从能指和所指两方面进行更深入地阐释与解读,诠释《橘颂》不同于《楚辞》之外其他作品的文学性,挖掘《橘颂》所蕴含的隐喻、张力和非个人化传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知识分子写作派"推崇西方技艺与"民间写作派"推崇肉身的诗歌主张触及了新诗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西方与传统之间如何建立新诗自身的审美规范."知识分子写作派"与"民间写作派"必然面临哪些写作困境.学习西方或照搬传统都无益于拓展新诗想象力的空间.现当代诗人为找回汉语诗的诗味作了哪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于坚的"事件系列"诗歌是其诗歌作品中极具叙事色彩且最能体现其新诗叙事特征的一组诗歌。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叙事学理论的叙事角度为理论基础,从人称、聚焦和"跳角"三方面分别对这组诗歌进行文本细读,分析这组诗歌拥有的其他诗歌所不具备的审美特性,以期对于坚诗歌在叙事方面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清代诗歌中,在人们熟知的蒋士铨《京师乐府词十六首》之三《象声》以外,还有不少描写"象声"与"口技"的作品,为我们考察口技这门民间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具有特殊的文献价值和重要的文化意义。这些诗歌作品本身,以及相关的写作背景等等,都值得我们予以认真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先霈先生提出的圆形批评立足传统的文化语境,以对文学的丰富阐释为旨归,其阐释的丰富性体现的正是"圆"之完备与周全之意,即一种圆观、圆览的批评形式。圆形批评非常注重对中西方阐释学传统的吸收和借鉴,并从文本的层面出发,积极挖掘文本各个层次的丰富意义,且倡导一种从"语义循环"到"解释循环"的圆形"阐释圈",力求达到阐释的"圆照之象"。  相似文献   

9.
欧阳江河教授是著名的朦胧诗诗人,后朦胧诗(第三代诗)时期的重要代表,其诗学观念与创作风格对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诗坛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他是当代汉语诗歌语言的实验先锋,在哲学层面进行语言的探索与创造,是现当代诗人中富有语言创造力的佼佼者。他的诗作玄思意味深长,富于巫法似的形式感,魔幻般的内在结构,以及音乐性的韵味,成为哲思叙事的诗歌范本。2019年12月1日,他应邀到广西师大做诗学演讲,阐述诗歌写作中私人性与公共性的转化问题,提出了新锐而深刻的见解,并出席欧阳江河诗歌作品朗诵会,受到师生们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从文体互参的角度看,重表意是曹操诗歌与散文创作的重要特征。曹操的诗、文并不执着于用典修辞精练、博雅的文学功用,在叙述时还表现出主客观表达方式之间的不平衡。突破形式限制,完成表意目标是曹操的写作宗旨,其文章的通脱之风也因此产生。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特别偏爱殉情主义文学,认为其审美特征是沉郁的悲哀、咏叹的声调、旧事的留恋与宿命的嗟怨。他坚信这些殉情主义文学具有永恒的价值。本文结合郁达夫钟爱的殉情主义诗歌,阐释其殉情主义诗论。  相似文献   

12.
武文颖 《文化学刊》2009,(2):102-106
本文从媒介文化视域阐释了手机报作为媒介文化新的分支,它的媒介文化新特征,预示手机报将引领未来新媒体文化的发展方向,不仅为媒介生态带来难得的发展契机,也给现代社会环境和人类信息传播模式带来更加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叶燮"理、事、情"理论的贡献,首先在于从诗歌的"情"理论入手,把诗歌的"情、理"之争纳入到诗歌"境"论之中,同时将自然景物和社会事物作为具体引发"情、理"的"事"场域,形成在"境"中言"理、事、情"的诗学本体格局。其次,叶燮关于物之"情"的理论,暗合了中国人观物、体物的审美体验过程,其在物之"情"的空间性和诗歌意境中"理、事、情"的层次性,实现了物情、人情在诗歌意境中的展开与升华,因而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4.
"新历史主义"小说写作中存在着明显的反讽与戏仿现象,而这正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本质特征之一.本文由此入手,进一步深剖"新历史主义"小说对于传统经典叙事宏大性及崇高性模式的消解和拆毁,以试图发掘出"新历史主义"小说历史写作观念的深刻时代变革.  相似文献   

15.
痖弦是《创世纪》诗刊的主力军,其诗歌创作具有丰富的阐释空间。以往的评论多着眼于痖弦诗歌的戏剧因素等方面,本文将从镜头、剪辑、影人、电影流派等多重角度对痖弦诗歌进行赏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跨学科研究,以诗歌内容为中心点、以各种电影理论为多条射线,形成一个互涉、开放的研究平面。借由这种研究方法,能够使诗歌达到向其他学科延展的效果,为其他诗人、诗歌跨学科研究的可能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玉梅 《职业圈》2007,(18):121
文章从"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论据是议论文的躯体、论证是议论文的服饰"三个方面论述了议论文"三要素"之间的关系.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分析议论文、学习写作议论文的过程中,明确议论文"三要素"在文章中的位置、作用和相互关系;掌握议论文"三要素"在文章中的具体要求,将其较好运用到议论文的实际阅读和写作中.  相似文献   

17.
意境美是诗歌的灵魂和精神所在。诗歌的翻译,不但要求译者准确理解原文,更需要追求深邃的意境,才能产生浓厚的感染力和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使诗歌翻译本身具有的特点得到体现。本文从诗歌翻译的主要特征出发,例举了两首名作的翻译,以解释诗歌意境的再现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韩两国自古以来交流密切,韩国一向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其诗歌创作也很早就受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韩国古代诗歌一方面继承了本土文化尊重自然、敬重祖先的民族传统,另一方面接受了中国儒教、道教、佛教等文化的影响。韩国古代文人继承并发展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并将其运用到诗歌创造当中,使其诗歌具有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美学意识,丰富了东方生态哲学思想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毛公释"兴",说明"兴"是以隐喻为表现特征的特殊诗体。"兴"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对人感染、启发、鼓舞与教育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20.
唐诗中有一类不同于正统诗歌的谐谑诗,这些非正统的谐谑诗是正统诗歌的外延,其从侧面体现出唐诗与唐人生活联系紧密,显露出唐人用"诗"为乐的诗文化,是唐人生活画卷的多方位展现。用"诗"为乐体现了唐人的"情"与"真",这对当下解读唐诗主要立足于审美美学的主流来说不失为一种新的解诗途径,其弥补了以审美程式化解读诗歌的模式,有利于当今人们体会诗歌在古人生活情感中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