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仍然是积极、主动、快速、准确、灵活、全面,然而对速度和灵活性的要求更高了。这是篮球运动项目本身的一个较突出的特点。随着这种发展趋势,比赛中强烈的对抗性和攻击性,又大大加强了。攻击性的全场紧逼防守战术,在实战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就更加明显突出了。攻击性的全场紧逼和半场伸缩性集体防守,曾是我国篮球队的特长,因为这种攻击性的防守,最能发扬我国篮球运动员勇猛、顽强、快速、灵活的风格,同时也符合  相似文献   

2.
全场紧逼防守常使进攻队在试图向前推进过程中失球。也许最使一个教练感到难进的就是在本地球迷面前,他的球队竟不能把球推进到前场。在许多情况中,关键比赛中失利的球队,往往就是不能对付对方的全场紧逼防守。这种紧逼防守,通常是在成“死球”情况下,当进攻队在端线篮下准备发球时采用的。一些以防守见长的教练,还会利用多变性的综合防守战术来迷惑进攻队,  相似文献   

3.
全场紧逼防守常使进攻队在试图将物推进到前场时遭受挫折。这对教练来说也许是最棘手的时刻,而他和队员们只好眼看着这一阶段的比赛失利。许多关键比赛的丢失,正是由于该队没有对付全场紧逼防守的方法。这种防守常常是随着球成死球,  相似文献   

4.
世界篮球运动发展很快,随着运动员的速度、高度、全面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无论是进攻与防守,对抗程度都大为加强,积极的攻击性的紧逼防守与破紧逼防守打法已为国际强队所广泛采用。这种打法中的人盯人紧逼防守,过去我国队曾较成功地采用过,但没有很好总结和继续发展,也没有写出较系统的教学训练材料。在篮球运动进一步发展的新情况下,大家对这种打法(特别是区域紧逼)感到生疏和不适应。近年,国家体委有关部门组织了篮球教材编写组,根据我国篮球运动的特点,整理编写了篮球训练参考材料。为了训练工作的急切需要,我们选了紧逼防守与进攻紧逼防守的有关部分先发表,一方面供大家参考,另方面希望大家提出修改意见,以便搞出我们自己的较系统的篮球教学训练材料。  相似文献   

5.
全场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是综合人盯人、区域联防战术的优点,发展和形成的防守战术体系。这种防守战术,既根据球的位置,又根据进攻队员分布情况,有组织地破坏对方进攻配合,积极创造近球区防守人数的优势,以多防少进行夹击围守和抢断球的机会,争取获球转守为攻。它是积极主动、攻击型的防守战术体系。一、全场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的特点:(一)综合性防守:区域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综合了区域联防和人盯人两种防守战术的优点,它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多年训练实践,介绍了全场区域紧逼防守的战术训练新法。此方法适用于1-2-2、1-2-1-1、2-2-1区域紧逼防守战术,并与防守反击紧密地结合起来,促使运动员提高攻防意识及随机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全场区域紧逼机动防守的指导思想在一场高水平的篮球比赛里,从进攻转入防守时,将有一半是从投中之后开始的。进攻端线发球时要受到五秒规则以及球从后场进入前场的十秒规则的限制,这是“攻势”防守的极好时机。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是实行高速度的激烈对抗的有效方法,它必然会增加进攻实现技战术的难度,破坏准确性,出现失误和投篮命中率降低,因此加强投中之后的全场紧逼防守,不仅有战术意义而且有战略意义。区域紧逼问世时,由于突然使用,打乱了进攻的部署和稳定性,迫使进攻按照防守意图进攻而取得了绝大的成功。此后,由于进攻的发展,教练员们加强了对区域紧逼的攻防训练,在理论上,意识上,技战术上都有了充分的理解和训练  相似文献   

8.
几乎每个篮球队在比赛的某一阶段都要进行全场紧逼防守,这对毫无准备的对方教练员来说则是件头痛的事情。进攻方法的组织必须要考虑到几个实际问题: 心理因素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教练员在对付紧逼防守时必须抱有积极的态度,例如:每当对方紧逼时他应叫出象“按路线跑动”一类的语言,而不应叫“注意紧逼”,前者是积极的,而后者则是消极的。同时教练员必须要使运动员们知道他们将会被紧逼,并要使他们确信“紧逼易被攻破”的道理: 1.因为一旦从夹击中将球传出,攻方在人数上便占有了优势。  相似文献   

9.
要注重篮球防守技术训练李芬作(河北体院050041)现代篮球比赛时的防守,已是以球为主,综合多变的攻击性强的、并具有伸缩性、集体性和针对性的防守战术体系。防守已成为主动控制进攻的打法了.纵观我国第七届全运会篮球决定阶段的比赛,国内外行家们均认为“防守...  相似文献   

10.
中学阶段耐力训练是一项基础的、长期的工作。而中长跑的训练单调、枯燥,容易使学生身体、身心产生疲惫,导致学生不能坚持。如何结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采用各种训练手段,提高学生对中长跑的兴趣,是我们中学教练员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在训练时把篮球中的全场人盯人防守战  相似文献   

11.
当前篮球运动发展的总趋势,仍然是高速度、高空控制、高超技术。高度的增加并没有减低对速度和灵活性的要求。相反,要求更高了。随着这种发展趋势,比赛中强烈的对抗性和攻击性,又大大加强。现代进攻的特点,使防守技、战术必须具有良好的集体性和攻击性。全场区域紧逼防守战术就是适应这一新形势下所产生的。它是由攻转守时,  相似文献   

12.
<正> 胜利常常是属于那些失误球最少的球队。失误是教练们的梦魇,每个教练都力图避免它。但又有多少教练设法给对方制造失误呢?失误一般不会自己发生,它是积极性的配合好的防守的结果。然而多数教练并没有当对方顺利把球输送到前场之前就迫使其出错误。全场紧逼是教练能支配的,最有效的制造失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更好地击破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战术,首先要对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的特点和规律有充分的了解,并能针对性地根据本队情况组织各种进攻配合。在进攻中,场上五名队员思想要高度统一,行动要协调一致,尽量争取在对方未构成集体防守布局时,就迅速发动进攻。要求运动员善于在快速中摆脱防守,利用掩护、策应、传切、突分等配合,攻击对方的薄弱环节,不断加强对防守的压力,瓦解对方的士气,为进一步争得场上的主动权创造有利条件。一、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  相似文献   

14.
全场区域紧逼是我们防守方法之一,我们是否采用全场区域紧逼战术,要根据我们侦察对手的两个因素来决定。第一个因素是对手对全场区域紧逼的适应能力如何。如果这个队控制球能力差,而且不善于传球,那么我们就采用紧逼。第二个因素是对手在突破紧逼后,习惯于抢攻投兰的,我们将采用紧逼。我们发现,如果对手“二对一”、“三对一”和“三对二”打得很出色,对这样的队打紧逼是很困难的。如果对手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或不会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一、战术原则:(一)运用拉开战术,扩大对方的防区,创造突破和传切的机会,针对对方弱点以多打少。(二)移动进攻,人球转移速度要快,组织策应、掩护、空切、切分连续配合战术,争取局部人位上造成对方负担过重以多打少。(三)在死角不轻易停球,避免对方夹击。(四)当防守夹击未形成前,即要迅速传球转移。(五)若已形成夹击,勿盲目或急于传球,应保护球,设法以侧跨步、转身、摆脱夹击,寻找上前接应同伴,将球传出。  相似文献   

16.
全场紧逼防守战术是一种运用积极的个人防守动作和协同防守,通过积极地阻挠,限制对手的活动。而破坏对方进攻的有组织的战术配合。本文根据全场紧逼防守战术的特点,对如何运用这一战术,达到破坏对方进攻的方法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篮球竞赛中,紧逼防守是一种积极、有效且带有很强攻击性的防守战术,它不仅是临场技、战术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迅速完成转换的重要手段c因此,在现代篮球运动中,它被视为最积极、最有效、最富有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防守技术。但竞赛实践告诉我们,这种有效防守技术的运用,并不是随时都可以奏效的。其时机的选择和意图的辨析有着与技术运用同等的重要意义,因为不择时机、不辨对象的滥用,将直接影响着技术运用的效果。故加强对紧逼时机和意图的研究与探讨,有着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l上、下半时开始时在一场比赛的四个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8.
<正> 我们唐山十中女篮在训练中以防守为中心,努力提高脚步灵活性及个人防守能力,培养协防、补防等集体防守意识,采用多种防守战术,代表中国中学生、河北中学生参加世界中学生、全国中学生比赛名列前茅。现将我们训练全场区域紧逼(以1211为例)的体会简述如下: 一、全场区域紧逼的优点 1.体现团结协作,集体主义精神和旺盛的斗志及顽强的拚搏作风。 2.保证全队防守的稳定性。 3.是防守中获得球和得分的最快方法。 4.有助于弥补本队比赛中身高不足。 5.以防球为重点,兼顾盯人,有计划的逼堵追击,轮转补位。  相似文献   

19.
一、在篮球比赛中紧逼人盯人防守的基本策略: 当持球的进攻队员到达中线时,防守应立即迎前紧逼防守,迫使其向边线运球并在边线与罚球线的延长线交界处停下来。这时每个防守队员都要在靠近球的一侧即强侧区,紧逼防守住进攻队员以免他接到球,同时尽量不让持球把球传出去。而处于距球较远一侧即弱侧区的防守队员可以适当后撤,靠近篮下防守。  相似文献   

20.
人盯人防守是每名防守队员盯住一名进攻队员,同时协助同伴完成集体防守任务的全队防守战术。它是篮球比赛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防守战术,具有分工明确,针对性强,便于发挥队员的防守积极性和提高责任感等特点。它能根据对手的进攻情况和同伴发生防守错误时进行及时调整,有效控制对手的进攻重点。特别是当今世界篮坛广为采用的带有攻击性的紧逼人盯人防守,更是充分展示和体现了篮球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