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顿讲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是根据已知的原理和事实.对未知的现象及规律所作出的一种假设性判定。纵观数学发展史。我们发现很多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然后再设法证明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因过分强调严密的逻辑思维而忽视了对学生猜想思维能力的培养.甚至扼杀学生的猜想思维。正因如此.著名的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大声疾呼:“让我们教会学生猜想吧!”新课程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大胆猜想,甚至可以浮想联翩。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价值。首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及其创造精神.培养学生探索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多处指出: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大胆猜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荷兰数学教育家费登塔尔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知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可见猜想往往产生于经验、观察、归纳、联想等基础上。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备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结合初中数学教材 ,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训练 ,并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可培养其创新意识。训练分为类比思维能力训练、归纳思维能力训练、猜想思维能力训练、化归转化方法训练、动手实践的训练 ,这都离不开挖掘教材  相似文献   

5.
运用猜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孙振英(临沂建筑技校,276005)王发兰(临沂兰山区义堂教委)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猜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将课本上封闭的例、习题改编成开放型...  相似文献   

6.
杨文才 《考试周刊》2013,(90):48-48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学活动中应注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学会仔细观察、动手实验、学会比较、大胆猜想、分析问题、归纳思想、敢于实践、勇于创新.从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明。”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非要出现像科学家那样的猜想,但应具有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猜想,是培养学生进行知识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良好开端。学生的合理猜想中融合了直觉思维、联想等要素,是较复杂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或直觉进行猜想,既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在猜想的过程中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又能展现他们的创新才智,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例如教学“7”的分解和组成时,教师设计一个“猜小棒”的游戏。老师手里有7根小棒,老师拿着这些小棒并把双手放在自己的背后,  相似文献   

8.
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求异、想像、类比、归纳等活动,并依据已有的材料、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像的思维方法。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通过观察、操作、猜想等活动,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启发动手操作,引导观察猜想数学规律是人们在实践中,经过认真观察、发现问题后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操作进…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我在教学中,广泛采用剖析“错在哪里”、寻找“解题新法”、注重“一题多变”、鼓励“大胆猜想”等教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性和直觉性,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曾说过 :“没有大胆的猜想 ,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 .”当代著名数学教育家G·波利亚也指出 :“要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 .”这些论述深刻地阐明了数学猜想在数学发现中的巨大作用 .然而 ,在传统的教学与测评中 ,我们往往过分地强调数学学科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而忽视了数学猜想等非逻辑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许多省市的中考试题中 ,已出现了一批较高质量的考查学生探索、猜想能力的试题 .本文通过对这类问题的分类简析 ,提出培养学生猜想能力的若干途径 .1 通过…  相似文献   

11.
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猜想与假设思维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思维能力的方法与尝试。  相似文献   

12.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从数学的发展来看,很多的数学结论都是从猜想开始的,很多的数学发现也是从猜想开始,正因如此,著名的美国数学教育家波利亚大声疾呼:“让我们教猜想吧!”笔者在教学中努力渗透波利亚的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学生猜想思维能力的培养,诱导学生“从猜想中发现,在发现中猜想”,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如何诱导和激发学生的猜想思维的一点体会,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直觉思维作为数学思维的较高层次一直为广大中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所关注。加强“双基”教学、精选适当的习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均是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当前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我觉得,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猜想的思维方法,对于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有助益的。所谓猜想,在数学上表现为借助于几何直观或经验积累,利用类比或不完全归纳,把感知的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的结构,从整体上观察它,作出大胆猜想,合理的假设,迅速作出试探性的结论。这种猜想的结果有时可能有偏差,甚至是谬误,但我们也不能低估它的作用,因为创造往往开始于不严格的猜想。牛顿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  相似文献   

15.
从启发式教学模式角度,对一个熟知的数学命题,引导学生做出大胆“类比、猜想”,并启发学生分析证明思路,进行论证,无疑是值得赞扬的教研探讨模式之一.许多数学教师在教学及教学研究中提出这种“类比、猜想”,使用“大胆猜想、细心求证”方法以锻炼和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1-5]对2009年《数学通报》第十期问题1818进行了研究.针对问题1818,施刚良老师等[1]提出如下类比猜想.  相似文献   

16.
直觉思维作为数学思维的较高层次一直为广大中学数学教育工作所关注。加强“双基”教学、精选适当的习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均是培养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应重视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数学猜测是人们根据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大胆地对一些未知事物进行预测的过程。数学猜测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但这不是不是凭空想象的,是需要牢牢地打好数学的基础,然后通过后期的努力和大胆的猜想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陈德英 《教师》2011,(6):80-80
猜想也叫猜测,它是人们探索事物奥秘和真理的一种重要途径,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猜想只要经过严格的论证,就有可能变成定理和公式,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全目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分解成“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具体部分,其中“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能力,而在这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尤其应当注重以下几点:①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②注重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③指导学生研究问题,炼就学生质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戴田云 《小学生》2012,(8):73-73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强调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妨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学生在解题中谨小慎微、想象力贫乏、创造力低下的现象。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明和发现。”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也说:“数学既要教证明,也要教猜想。”反思传统的数学教学,我认为在教学中应提倡教猜想、学猜想,通过猜想能力、猜想意识和猜想习惯的培养,使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