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被称为《一千零一夜》的那些绚烂多彩的故事已流传了几个世纪。没有人知道这些故事是由什么人或是在什么地方开始讲述的。《一千零一夜》故事中传奇式的女主人公山鲁往德是一个“知书识礼、温文尔雅、聪颖过人的”少女。山鲁亚尔苏丹统治着位于阿拉伯和中国之间的一个王国。那里的宰相有两个女儿,山鲁佐德是他的长女。国王的报复山鲁亚尔很爱他的第一个妻子,但是王后却背叛了他。他的兄弟是邻国的一位君主,其妻子也不贞洁。山鲁亚尔在万分沮丧和愤恨之下,命令宰相将王后处死,并决定对所有的女子进行报复。他下了一道法令说,他每晚都要娶一个新娘,到次日清晨便将她处死。  相似文献   

2.
侯颖 《世界文化》2003,(3):11-12
西蒙·德·波伏娃(1908—1986)是西方当代女性主义的先驱。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就以其观点新颖大胆的专著《第二性——女人》而著称于世。在这本被称为“女性主义的圣经”的理论名著中,她论述了“女人并非生来就是女人,女人是被动地变成女人”的这一中心思想,揭示了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男人是如何利用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优势,制造出关于女人的种种神话,强制妇女接受下来而永远处于从属的“女人”的地位,书中宣扬了“男人们自己作主,女人们也自己作主”的平等理想。可以说,正是由于《第二性》一书,人们开始认识这位惊世骇俗的女子,这…  相似文献   

3.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作家苏珊·桑塔德的长篇小说《在美国》日前荣获年度美国图书奖。67岁的美国作家苏珊·桑塔德是美国先锋派文艺理论的创始人,其著作除文艺论述之外,还有多种剧本和小说。多年来,她醉心戏剧,不但登台演出,而且导演舞台剧和电影。桑塔德是波兰移民的后裔,她的作品《在美国》是一部历史小说。书中女主角玛莉娜是19世纪70年代波兰的一位才貌双全的女演员,她在华沙皇家剧院舞台上扮演各种悲剧角色,受到广大人民的爱慕和敬仰,被誉为民族的象征。可是,当时波兰被俄、德、奥三国所占领,人民没有尊严与自由。…  相似文献   

4.
<正>"明德慎罚"是《尚书》中主要的治国理念之一,它直接被提出是在《尚书·康诰》中:"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在《尚书》中,不难发现,"明德慎罚"的观念在上古及三代的政治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如此,"明德慎罚"的观念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从《论语》中不难看出,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深受"明德慎罚"观念的影响。本文试图从《论语》中的相关言论,论述从《尚书》到《论语》对"明德慎罚"这一观念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刘安与董仲舒──略论他们政治上的分歧王德裕我在《(淮南子)哲学思想述评》(载《重庆师院学报》1994年第4期)一文中曾经指出,刘安与董仲舒在哲学思想上存在重大分歧。董仲舒构筑了一个神学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体系,而刘安所建立的则是一个具有朴素唯物的自然主...  相似文献   

6.
乔伊斯·约翰逊是一位作家,出版过三部长篇小说、两本回忆录和一部她与凯鲁亚克的往来书信集。她的小说和文章经常出现在《纽约客》、《名利场》、《纽约时报》等杂志上,她对写作情有独钟,踌躇满志。不过最让她出名的并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的美国“垮掉派之王”杰克·凯鲁亚克女友的身份。由于凯鲁亚克在美国文学界的盛名,约翰森作为作家前女友的身份几乎掩盖了她本人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德为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观念。从《尚书》等古代史料来看,德观念的被重视及其被人们较为普遍地论及,是在周人取得统治以后。周人在总结殷亡的教训,周之所以取代殷商的经验中,认识到了德是永保天命的根底所在,从而,使“尚德”成为周人的国是之一。而德观念被发展成为相对系统的理论,那是由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来实现的。孔子关于德的学说,从较远的渊源来讲,无疑与周初就有的德观念相联系,但直接相承的却是春秋时期的德观念。一研讨春秋时期的德观念,不仅仅是对德这一观念的概念分析,同时涉及到春秋时人们对德的基本认识。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8.
读懂歌迷     
盛梅 《世界文化》2003,(3):25-26
作为乡村天后,仙妮亚·唐恩被称为有史以来最美丽、最性感的女歌手。她的上一张专辑《ComeOnOver》是有史以来所有女艺人的作品中卖得最多的一张,如果算上所有的男艺人,这张专辑也可以排在第六位,与AC/DC的《BackinBlack》和披头士的《WiththeBeatles》并列;而她的新专辑《UP!》在去年在美国公告榜上也跟坏孩子阿姆打成平手,以5周连霸的纪录与阿姆并列为2002年稳坐连续排行冠军位置周数最久的艺人。这是最近一期《滚石》杂志对她的专访,在这次专访中她谈到了隐藏在美丽的形象背后的自己,她的感人身世,她的唱片《UP!》,以及一些近况和…  相似文献   

9.
正"明德慎罚"最早是由周公为代表的西周统治者提出的政治思想。学术界对《周易》古经"明德慎罚"观多有谈及,但是对于《易传》的"明德慎罚"观则研究较少,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易传》"明德"与"慎罚"的关系"明德慎罚"直接被提出是在《尚书·康诰》中:"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一般说来,"所谓‘明德’,就是尚德,即对民众提倡德教,要求其要加强自我克制,实行德治;所谓‘慎罚’,就是对刑罚的  相似文献   

10.
资讯     
《中外文化交流》2010,(8):92-97
《南京云锦展》在德举办 《南京云锦展》于6月23日在德国曼海姆市路易森公园内的中国园举行。路易森公园被公认为德国最美的公园之一,而闻名遐迩的中国园2001年落成于此,是象征江苏镇江市与曼海姆市友好情意的结晶。《南京云锦展》向欧洲观众展示了中国丝绸中最珍贵的南京云锦工艺。南京云锦因其用料考究,织工精细,  相似文献   

11.
交流动态     
年10月26日至11月4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艺术院展出。应孟加拉艺术院的要求,随展人员、中央美术学院王维新教授在画展开幕前为孟加拉国水彩画爱好者举办了为期一周的讲习班。画展和讲习班均获得圆满成功(中国驻孟加拉国使馆文化处供稿)1996年9月20日至10月5日,“中国文化周”在苏丹共和国首都喀士穆举行。“中国文化周”的内容包括中国艺术展览、中国电影周、中国电视周。240多件中国艺术展品令苏丹观众赞不绝口,说它丰富多采、精美绝伦,充分展示了中国的伟大和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文化周期间放映的《香魂女》、《中国霸王花》、《步…  相似文献   

12.
土耳其饮食文化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味独特,称得上是一个小小的烹饪王国。 土耳其菜肴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世纪塞尔柱王朝。当时,豪门贵族不论嫁娶还是待客会友,无不大摆酒席。到了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国力逐渐强盛起来,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也带来了饮食文化的兴旺。苏丹王和贵族巴夏都讲究美食。坐落在伊斯坦布尔博斯普鲁斯海峡黄金角海湾的苏丹老王宫托普卡帕故宫里,有个规模庞大、设备齐全的宫廷膳房,能做出各种风味饮食达几千种,可一次供应2万人的宴会。 苏丹王和他的后妃们在女人宫用膳。称为“哈雷姆”的女人宫是苏丹王和母后、妻妾们起居、用膳、娱乐的地方,平常任何男人未经允许不准进入。开饭时,御膳房的厨役们只能把饭菜送到“哈雷姆”门口的大理石  相似文献   

13.
汉景帝刘启共有十四位皇子,除汉武帝刘彻继承皇位外,其余十三子皆受封为诸侯王,分别为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于、鲁共王刘馀、江都易王刘非、长沙定王刘发、赵敬肃王刘彭祖、胶西于王刘端、中山靖王刘胜、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景十三王事迹在史书中有相关记载,从体例来说《史记》按其生母排列展开,因"而母五人,同母者为宗亲"(《史记·五宗世家》),《汉书》则按十三王顺序各自阐述;从内容来说《汉书》较《史记》记载更为详实,且个别诸侯王姓名有差,临江哀王在《史记》中为刘阏于,《汉书》则为刘阏;鲁共王刘馀谥号共读恭,在《汉书》中被转换使用.受制于主客观因素,十三王在景武之际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汉武帝实现大一统以及后世治国理政等具有鉴戒意义.  相似文献   

14.
鲍姝伶 《世界文化》2013,(10):25-27
近来从新闻中我们得知一则消息,英国新版10英镑的钞票将使用19世纪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头像,可见她在本土颇具盛名。简·奥斯汀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六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们分别是《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与《劝导》。她的第七部小说《沙地屯》只创作了两个月便因作者的疾病而中断。但这六部小说足以奠定简·奥斯汀在文学长河中的地位,它们经过岁月的流逝却依然焕发魅力,被不同年龄层次的读者所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15.
正《蝇王》曾被20家出版社退稿,《安妮日记》被15家出版社退稿,《哈利·波特》被12家出版社退稿,《第二十二条军规》被22家出版社退稿,《去斯万家那边》投稿到第4次才得以出版,《洛丽塔》则在努力了6次之后才见之于世。这些数字真让人吃惊,然而更让人吃惊的是退稿信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庄子》内篇中有大量关于"德"的论述,其内涵丰富而立体,与"道"同构。首先,德与形是可分离的,这一思想可以概括为"徳不形"。德、形分离的背后是内、外两个领域的划分,有德者在两个领域分别有不同的表现。德不形与"道在屎溺"同理,意在强调德的独立实在性。其次,"德"还包含着对个体生命困境的应对,即如何全生,这一思想可概括为"支离其德"。支离其德是德自身的隐匿,而德之隐与道之隐是同步的。最后,能够完全合于道的是真人之德,真人"无己",故能"磅礴万物以为一"。这体现了"道通为一"。无论在哪个层面,内篇中的"德"都很难被归为道德概念,毋宁说它是非道德的或超道德的,这正体现了庄子思想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按照汉代人王逸的说法,《天问》这部奇伟的作品,是屈原在他被放逐之时,“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而创作出来的。这一解释可以证诸《吕氏春秋·谕大》所引的《商书》,以及汉代人王延寿所作的《鲁灵光殿赋》。前  相似文献   

18.
1986年4月14日,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博瓦尔因患肺水肿医治无效,在巴黎科尚医院逝世,享年78岁。博瓦尔女士一生致力于妇女争取独立自主的运动,“人不要生为女人,要成为女人”就是她1949年写在《第二的性》开头的一句名言。她同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结为伉俪,历时半个世纪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些给全世界争取独立自主的妇女们以极大的影响。萨特于1980年4月15日去世后,博瓦尔以自己的日记为基础撰写的《离别的仪式》,于1981年问世。在书中,她以冷静、细腻而又饱含爱情的笔触描述了丈夫最后十年的活动。发表这部作品后,她几乎不再动笔,而一心投身于提高妇女地位的运动。  相似文献   

19.
丰家骅 《寻根》2010,(5):108-113
<正>西施是我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她的名字自古以来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宋人张邦基说:"西施,美人也。三尺童子皆知其为越献于吴以亡吴也。"(《墨庄漫录》卷七《西施考》)她的故事流播极广,至明代还被改编为昆曲《浣纱记》,说她在灭吴后与情人范蠡一同泛湖而去,成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但历史上果真有西施随范蠡泛湖而去的事吗?这种说法又是缘何而起的呢?  相似文献   

20.
正她精美的凉鞋吸住他的目光,她娇媚的容颜俘获了他的心,忽然之间一把利剑,斫断了他的颈项。波斯人为她的胆略而惶悚,米底人为她的勇武而震惊,而我们的人民却欢呼胜利。——《犹滴传》据《圣经》"次经"《犹滴传》记载,犹滴是犹太伯夙利亚城里一位年轻貌美的忠贞寡妇。当犹太民族被荷罗孚尼率领的大军围困时,她挺身而出,设妙计深入敌军阵营,借美貌迷住敌军元帅,趁其大醉果断割下其头颅,使敌军群龙无首、不攻自破。如此足智多谋、从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