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细管法测定表面张力系数实验中,对弯月部分液体影响进行修正时,如果以液面平衡为条件,则应从考虑液面上下压强差△P的修正入手,而不是对液柱高h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2.
1.气体由液体封闭封闭气体的液柱总有两个液面,一般取低液面为研究对象,根据液面处于平衡状态,向上和向下的压强相等列关系式.  相似文献   

3.
1液柱移动方向的判断 引起液柱移动的原因,通常有如下2类. 1)温度变化 例1如图1所示,两端封闭的均匀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将气体分为两部分.当玻璃管与水平面成α角且管各处温度相同时,两部分气柱长之比L1:L2=1:2.现使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管内水银柱将向什么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4.
引例把一根粗细均匀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竖直倒插入水银槽内,管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现将玻璃管略提高些.则(A)管内气体体积增大(B)管内气体体积减小(C)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减小(D)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分析把一根粗细均匀的一端  相似文献   

5.
1 .升温法 设法升高反应装置中气体的温度 ,使体系的压强暂时增大 ,致使部分气体外逸 ,则插入液体中的导气管口会产生气泡 ;当恢复至常温时 ,装置内的压强减小 (小于大气压 ) ,则插入液面以下的导气管会倒吸一段液柱并保持液柱不变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例 1 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 ,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实验装置如图 ,步骤从略。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 :此装置较简单 ,只有一个出口 ,可以采取手握法进行升温。操作 :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 ,手握住试管 ,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 ,放开手后 ,导气管倒吸一段水柱 ,表明…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章第四节中 ,课文的连通器原理演示实验是用两个玻璃管 (两端开口 )和一根橡胶管连接起来组成连通器 .在演示这个实验时 ,图 1事先用夹子夹住橡胶管 .打开夹子管时 ,如果两管中液面不相平 ,液体将发生流动 ,最终达到相平 ,如图 1所示 .然后用液体的压强公式证明了连通器的原理就是要在底部产生相等的压强 .所以两液面必须保持相平 .这种方法学生虽然也能理解 ,但不能直观形象地把这一原理表象出来 .如将这个实验稍加改进 ,那么 ,实验的效果将会更加明显 .一、实验所需材料及仪器1 .一端开口、一端封闭且在封闭端侧面有两个相对称的管道的玻璃容器两只 .2 .普通气球两只 .3.橡胶管一根 ,夹子一个 .4.微型压强计两套 .二、改进方法用剪刀剪去气球的一部分 ,将开口小的一端套在玻璃管道上 ,将开口大的一端套在微型压强计的金属盒上 ,用同样的方法也套好另一个气球 ,并用橡胶管把两玻璃容器的侧管连接起来组成连通器 ,如图 2所示 .在未倒入液体前 ,用夹子夹住橡胶管 ,然后分别在两玻璃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 .如果两容器的液面不相平 ,则两金属盒上扎的橡皮膜受到的压强必然不相...  相似文献   

7.
高中物理 (必修 )第一册学生实验验证玻意耳定律 ,教材中方法不符合实验的可操作性、直观性原则 ,不能简明地突出此实验目的。可采用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实验 :图 11、刻度尺  2、水银柱3、空气柱1 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演示  如图 1所示 ,是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 ,用金属夹子固定在带有毫米刻度尺上。管内有一段被水银柱封闭的空气柱 ,管子内径均匀时可用长度来表示此空气柱体积。管内气体压强在玻璃管取不同倾斜角时有不同数值。玻璃管取不同倾斜角度时 ,被封闭的空气柱体积和压强也随着改变。计算每一对压强和体积乘积 ,可验证玻意耳—马…  相似文献   

8.
玻璃管中的气柱有稳定长度吗?崔万仁(河北万全中学,076250)笔者从各地的高考模拟试题中,发现有许多地方的模拟题都有这样一道题:如图1所示,内径均匀一端封闭的直玻璃管水平放置,在开口端处有一段水银柱将管内空气封闭,管内空气柱长20cm.如果将开口端...  相似文献   

9.
刘树友 《物理教师》2002,23(1):58-58
在研究气体性质的问题时 ,常会遇到诸如气体的温度升高液体从容器中溢出的问题 ,那么是否只有温度升高时液体才溢出呢 ?不是的 .其实在有些问题中恰是在温度降低过程中液体溢出 ,还有的溢出过程中温度是先升高后降低的 ,液体溢出过程中温度变化类型不外以上三种 .那么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 ?图 1[例题 ]如图 1所示 ,内径粗细均匀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 ,水平管长 5cm ,且充满水银 ,左管上端封闭 ,内有 2 7℃的理想气体 ,右管与大气相通 ,左右两管长度均为 4 0cm ,当左管内封闭气柱温度至少升到多少度时 ,水银柱全部溢出 (大气压恒为75cm…  相似文献   

10.
科学证明,解决物理问题离不开数学知识。物理教学中也同样如此。如果在教学中适当应用数学知识,教学效果将会更好。 一、分比定理的应用 例:A、B两容器联通,A容积为B的10倍,两边充以同种气体,温度分别为20℃和10℃,此时连接两容器的细玻璃管中的水银柱保持静止。如果两边各升温10℃,则细管里的  相似文献   

11.
1.演示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向日光灯管中加满温水,用中间插有细玻璃管的橡皮泥塞紧管口,用酒精灯对管内液体加热片刻,可见细管中液面上升;停止加热,将日光灯管浸入冷水中,可见液面下降,说明液体受热膨胀,受冷收缩.  相似文献   

12.
注液溢汞、温升溢汞、转动溢汞是高中阶段三类常见的溢汞问题 .下面通过实例例析它们的求解方法 .1 注液溢汞例 1 .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上 ,管内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将一定质量的空气封闭在管中 ,空气柱长为l,这时水银柱的上表面与管口相齐 .如果实验时大气压为Hcm汞柱 ,问管中空气柱满足什么条件时 ,继续向管中倒入水银 ,水银会溢出管口 ?图 1析与解 :我们先定性分析密闭气体所发生的热学过程 ,当缓慢向管中倒入水银时 ,管中封闭空气的压强将增大 ,由玻意耳定律可知 ,当向管中倒入水银时 ,管内汞柱将缓慢下移 .设向管中倒入的汞在…  相似文献   

13.
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倒插在水银槽中,封入的空气被一小段水银柱分离成上下两部分。如图1所示,上、下两段空气柱长度分别是L_1和L_2,而上下两段水银柱的高度分别为h_1和h_2,求:(1)保持玻璃管的位置不变,轻弹玻璃管,使两段空气柱合并起来,则合并后的空气柱长度比(L_1 L_2)大还是小?请证明,(2)如果要使合并后的空气柱长度仍然要等于(L_1 L_2),则又应如何调节玻璃管的位置?此时水银柱高度是多  相似文献   

14.
很多参考书都指出:被大气密闭的静止液体能等值地传递大气压强.那么与大气直接接触的静止液柱果真都能等值地传递大气压强吗?一、大气位于水平管内液体的左(右)方如图1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的一端开图1口的玻璃管内,长为L的水银封住了气体B.已知大气压强为p...  相似文献   

15.
题如图1,有一开口竖直向上放置的长直玻璃管,长为85cm,内有一段长为10cm的水银柱封住了长为60cm的空气柱,大气压强为75cmHg,气温为27℃,现给被封闭的空气柱加热,问气体温度升至多高,管内水银才能全部溢出?错解以被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设管的横截面积为Scm2,气体的初始状态为  相似文献   

16.
(一) 中师物理第一册251页“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一节,研究静止气体的压强大于流动气体的压强的演示实验,我照课本上图7—15装置实验,效果不稳定,我把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实验效果非常明显。 1、不用橡皮管和胶囊滴头,改U型管为直玻璃管,长40厘米左右,内径大约1毫米,在直玻璃管中装入5~10厘米红色水柱。 2、把直玻璃管水平放置,然后用电吹风机对准一端管口垂直于玻璃管吹风(如图1所示),可看到玻璃管中的红色水柱迅速向  相似文献   

17.
1 玻璃管中封闭一部分空气柱 例1 如图1所示,开口向下并竖直插入水银槽中的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封闭着长为H的空气柱,管内水银柱高度为h,若将玻璃管竖直向上缓慢地提起(管下端未离开槽内水银面),请分析H和h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一、玻璃管上提、下压或倾斜例1 如图1所示,开口向下并插入水银槽中的粗细均匀的玻璃管内封闭着长为H的空气柱,管内水银柱高h,若将玻璃管竖直向上缓慢地提起(管下端未离开槽内水银面),则H和h的变化情况为( ).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热学板块中有一类问题,是玻璃管内利用水银柱封闭一部分或几部分气体,改变外部环境,判断气体体积变大还是变小,或者判断水银柱的液面升高还是降低.解决这类问题,如果方法不对,那会相当麻烦.本文将总结归纳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变式,寻找解决这类问题的共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气态方程研究气体的状态参量,经常遇到被液体封闭着的气体。明确该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液体压强之间的关系,是解此类习题的一个关键。鉴于容器的形状千变万化和气、液所处位置的不同,学生对此往往不易掌握。实际上,这里有规律可循,即不论容器形状与气、液位置如何,被封气体的压强总等于大气压强加(减)被封气体处液面与自由液面间液体所产生的压强。(详见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