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顾巨林 《生物学教学》2007,32(12):71-71
DNA分子中由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又称点突变。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突变往往会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但也有些真核生物基因突变,由于突变的部位不同,基因突变后,不会影响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对子代性状没有任何影响。笔者根据高中教材有关基因突变知识,总结了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不影响子代性状的几种情况如下。(1)基因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非编码区包括编码区上游和编码区下游。非编码区是不编码蛋白质的,如果基因…  相似文献   

2.
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通过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根据遗传密码子,表达产生相应的蛋白质,从而表现出生物特定的性状.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从而使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往往会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猪PIT-1基因多态性及其对生长性状的遗传效应,旨在寻找改良猪生长性能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猪PIT-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猪PIT-1基因的Rsa I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其中,杜洛克猪未检测到AA型,BB基因型频率高于AB型,等位基因B频率高于等位基因A,SNP处于低度多态(PIC0.25);淮猪新品系未检测到BB型,AA基因型频率高于AB型,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等位基因B,SNP处于低度多态(PIC0.25);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未检测到BB型,AB基因型频率高于AA型,等位基因A频率高于等位基因B,SNP处于中度多态(0.25PIC0.5)。关联分析表明,PIT-1基因型对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的遗传效应都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杜洛克猪×淮猪新品系PIT-1基因Rsa I酶位点都存在多态性,但PIT-1基因对猪生长性状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 母本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是由珠被发育形成的,因此种皮的基因型和性状与母本相同。而种子的胚是由亲代杂交产生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胚将发育成下一代植株,所以胚细胞中相关性状的基因型决定着下一代植株性状的分离比。  相似文献   

5.
基因突变是由于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往往会引起遗传信息改变,从而使生物性状改变。但基因突变也可能不改变生物的性状。  相似文献   

6.
的矗馒棘分公,最初‘从一卿呷/止价认井7.中国承担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作,其中包括与癌、癌、i霜馨暮着医方 个基因的侧序工 8.目前科学家比较统一的观点,认为生命起源于_物质。_赫魏剩次练裸味劣黯理家赊复架岛_砰需葵燃荃弄寡黔尚一…-Aa︿Aa父”基因型’入生殖细胞基因型:气”受精卵可能的基因型:从入鑫飞盆 后代的性状:双眼皮双眼皮双眼皮单眼皮人的双眼皮性状由_基因控制,单眼皮性状由__基因控制。控制眼睑性状的一对基因位于_,在形成生殖细胞时,这一对基因要随着_的分开而分开,进入两个生殖细胞中。 n.父母体细胞基因均为Aa,则会产生含…  相似文献   

7.
生物课本告诉我们:DNA有着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精确地自我复制,保证生物的基因在性状的表达中不会轻易受到干扰或发生改变,从而确保各种性状的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8.
立足基因本身,从基因视角去剖析基因突变并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改变,主要包含基因突变类型层面、基因结构层面、基因选择性表达层面、基因互作层面。  相似文献   

9.
狭义的测交指杂种第一代与隐性亲本的杂交,而实际上,测交可以泛指隐性个体与各种相应基因型个体的杂交,在中学生物遗传规律的教学中,测交可谓点睛之笔,不可轻描淡写,泛泛而论。 一、测交的性质 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基因型的种类及比例与被测交者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均相同。致使“三个相同”的原因是:隐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中,不带有显性基因,从而对被测交者配子中基因的表达没有遮盖作用。 2.测交后代表现型已知,则可确定其基因型。原因是:测交后代的1/2基因来自于隐性亲本,如果表现出隐性性状,当然是隐性纯合体,如果表现出显性性状,则一定是杂合体。 二、测交的应用 1.测交可测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生物的基因型、配子的基因型,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能肉眼看到的只是生物的表现型,测交却能使我们透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看”到测交生物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谁知生物未知的基因型。 例:在蕃茄中,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B控制缺刻叶,基因型bb是马铃薯叶。紫茎和绿茎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A控制紫茎,基因型aa是绿茎。现有表现型均为紫茎缺刻叶的三个蕃茄品种,  相似文献   

10.
在APIV水稻的三个自交世代中 ,其多胚苗频率比较低 ( 4 .67%~ 5 .14 % ) ,在不同世代之间变化并不明显。在由单胚苗植株所产生的自交群体中包括有单胚苗植株和多胚苗植株 ,而在由多胚苗植株所产生的自交群体中也包括有单胚苗植株和多胚苗植株 ,这说明APIV的单胚苗植株与多胚苗植株具有相同的基因型 ,其多胚苗性状是相对稳定的遗传性状 ,要从其中进一步筛选出多胚苗频率更高的单株则比较困难 ,除非在其群体内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其遗传性状发生了改变。在APIV的杂交世代中 ,由APIV的单胚苗植株与双胚苗植株杂交 ,其后代的多胚苗发生频率无显著差异 ;由APIV与紫血稻杂交 ,其后代的多胚苗发生频率很低( 0 5 8%~ 3 .0 6% ) ,但在各群体内出现了一些多胚苗频率更高的单株 ( 6.2 5 %~ 9.42 % )。根据试验结果 ,我们认为在基因型杂合的群体内对多胚苗性状进行选择会有明显效果 ,而在纯合群体中无选择价值 ;APIV的多胚苗性状是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其遗传机理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11.
<正>1问题涉及"基因突变"概念的相关题目,很多学生做题时结合人教版教科书"基因突变的实例"的"思考与讨论"的图解:碱基对改变→mRNA中密码子改变→氨基酸改变→蛋白质改变,认为碱基对改变都引起蛋白质(性状)改变,因为上述教材有这样的叙述:"若编码蛋白质的DNA的碱基序列发生碱基的增添或缺失,是否也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从而引起性状的改变呢?答案是肯定的。"因而,学生在对相应题目做答时,出错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埃及水牛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创新点:发现IGF1基因多态性对埃及水牛的生长性状、血液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有显著影响,并为埃及水牛的选育提供重要的分子遗传标记。方法:以200头埃及水牛为试验对象,对其IGF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论:在水牛IGF1基因多态性分析中,发现两个新的SNP位点(G64A和G280A)分别分布在外显子1和外显子4的非编码区。不同基因型的统计分析表明,G64A和G280A位点的GG基因型水牛个体分别在3~6月龄和6~9月龄的体重(BW)和平均日增重(ADG)均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这两个SNPs位点的组合基因型产生了三种单倍体GG/GG、AG/AG和AA/AA。在3~12月龄的水牛个体中,单倍体基因型与BW和ADG存在显著关联(P0.0001)。纯合的GG/GG单倍体基因型水牛生长性能优于其他水牛。两个SNP位点与半腱肌中IGF1和IGF1R的mRNA水平以及IGF1血清浓度水平相关。此外,GG/GG单倍体水牛表现出较高的mRNA和血清浓度水平。综上所述,这两种SNP位点G64A和G280A可作为埃及水牛生长性状选育的重要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3.
判断两基因A、B是否连琐,主要看这两个基因控制的性状是否具有相关性。所谓相关性,就是A与B控制的性状是否具有联系在一起的性质。以基因型为AABB和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亲本为例,其中A对a为显性,B对b为显性。它们的F_1代基因型为AaBb,表现出A、B两种性状。F_1可能产生四种配子。将F_1与隐性纯合亲本回交,则F_2的表现性状即与四种配子的基因型一致。表1列出了各种情况下的结果。一般说来任何两个连琐的基因,不管它们连琐得多么紧密,总会由于出现交换而发生重组。这是因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看,基因就是  相似文献   

14.
遗传与代谢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有两种方式: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二是一些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性状.对后一种情况大家比较清楚,如细胞的结构蛋白,载体、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红蛋白都是直接由蛋白质体现性状.而前一种较少,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物教学》2017,(22):48-49
<正>1分析随机交配和自交后代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变化规律1.1 Aa自交后代的基因频率在自交过程中有没有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无论自交多少代,其后代的基因频率都不会发生改变。原因是其种群不符合进化的条件。下面从三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1)此处基因突变不予考虑,也不考虑会有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进化的因素;(2)在仅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的情况下,不适合用基因重组的定义解释,因此也不存在能使生物进化的因素;(3)这样的纯理论计算题,自然选择不在考虑范围。由此得出基因型为Aa的生物自交,基因频率不会改变。1.2 Aa自交后代所具备的基因型频率是否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6.
<正> 1 已知表现型,求其中相关基因型比例问题问题1 水稻的某一优良性状(A 基因控制)对不良性状(a 基因控制)为显性。该水稻自交所得的子代中,优良性状和不良性状均有出现。某种子公司欲用该水稻作亲本,采用逐代自交、淘汰隐性个体的方法获取优质品种.从理论上推算,第 n代杂合体所占的比例为  相似文献   

17.
不少教师对进化实质的理解是:进化的实质就在于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如杂合子豌豆Aa在自交时,纯合体增多,基因型改变了,但基因频率并没有发生改变,生物没有进化.故进化的实质是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误区1.基因突变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有新性状的产生一定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例1(2013海南卷)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  相似文献   

19.
对孟德尔定律中的几个基本概念——性状与基因、相对性状与等位基因、基因型与表现型、完全显性、杂交、自交与测交、正交与反交,进行了简单的辨析。通过辨析,可以促进学生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深入地理解并掌握孟德尔定律的本质,理解生命遗传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20.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CAI课件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是全书的难点部分。而它与当代科学前沿领域的生物科技联系紧密 ,所以 ,它也是全书的重点内容 ,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效果显著。1 CAI课件的主要设计与应用1.1 CAI课件应用于基因概念的理解 单击鼠标显示问题一 :基因与染色体和性状的关系 ?解释时 ,每点下鼠标依次显示 :果蝇某条染色体一段→该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 (闪动 )→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用箭头从基因引向性状名 )。最后让学生总结出基因与染色体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单击鼠标显示问题二 :基因与DNA、脱氧核苷酸及遗传信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