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是一年职评时,看着同事们埋头书写材料,整理档案,不禁想起了我给学生评职称的故事。给学生评职称是我的班级管理中的创举,已经坚持了两个学期,为班级学生评了两次职称,  相似文献   

2.
罗瑞宁男,壮族,1967年11出生,广西武鸣县人,现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学(院)报编辑部主任(副编审),兼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副秘书长、崇左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等。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课外文化补习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参加课外补习越来越普遍,甚至已经成为部分城市小学生的"日常课程"。补习教育在我国呈递增的速度发展,已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课外文化补习作为不可忽视的教育现象而存在,有其存在的深刻社会原因,与此同时也给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危害。本文拟就小学生参与课外文化补习的原因、危害试作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化部、国家教委最近作出规定,报考艺术院校(系科)的考生,可以兼报文史或理工类其他系科(专业),须分别参加文史类或理工类规定科目的考试。报理工类的考生,数学成绩计入总分,文化考试的最低控制录取分数线按有关规定执行。  相似文献   

5.
人这一生,谁都无法避免"被考试"。从出生开始,每个人都要经历无数场考试,上幼儿园需要参加入托考试,上小学需要参加入学考试,上中学需要参加中考,上大学需要参加高考,有可能还要考研、考博,参加工作后,许多岗位都需要通过从业的资格考试,就连开车,也需要考一张驾照。人人都在参加各种考试,入学,评职称,晋级,升职……那些年,我们都曾在考试的路上狂奔,而且可能会一直狂奔下去。说不上喜欢,但考试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从古至今,考试"就在那里",是优胜劣汰的手段。性情洒脱奔放之人,可以不受考试的约束,不理会社会的各种评价标准,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但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在考试这条路上  相似文献   

6.
基于构像理论,采用了质性研究方法考察13名母亲为孩子报培训班的动因、目标和执行策略。通过访谈调查发现,课外补习既是各类家庭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的一种主动选择,也是弱势家庭面对自身文化水平不高、时间冲突等问题时的无奈之举。在参与补习的孩子中,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低龄儿童母亲中较为常见,当孩子进入中学之后,素质培养逐渐让位于文化课程的补习。基于此,父母应该树立理性的教育补习观;补习机构应提高课程品质;政府不仅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规范补习教育,还需在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弱势家庭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7.
《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第二批通讯员名单《中国成人教育》杂志第二期通讯员培训班6月15—21日在北京举办。国家教委成教司司长董明传,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新闻出版报》总编、编审谢宏,国家新闻出版署专员、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编审张伯海,《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8.
别欺负自己     
一日,路遇一老友,见其形容憔悴、精神萎靡,便问何故。答曰:“不顺。”细问之,原来是今年评职称又被“打”了下来。他委屈地对我说,无论是学历、教龄、“硬件”,全符合条件;教育教学更不用说,老师们的投票数便是证明。你说,为什么一到上面就给刷下来了?按理说,轮也该轮上我了。一想这事,我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死活想不通……望着他那沮丧的神情,我非常同情,便给他讲了两个人的故事。全是真人真事。一位是我的大学同学,毕业留校当了“古代汉语”教师,1987年评了讲师。后来评职称的文件规定,必须参加外语考试并合格,…  相似文献   

9.
学会担当     
妈妈瞒着我,又给我报了一个补习班。星期天,我不得不骑着自行车去补习。我心中暗暗诅咒那个补习班,希望老师有事,这样我就不用去上课了。  相似文献   

10.
张老师,你到这里来干什么7还要为我们补习吗7不是.我是来参加补习的!.噢!肯定是你父母逼你 来补习的.怕你 下岗对吗7不是,我自己想利用暑假充~下电开学后更好地教你们。 ~《张老师》(1) 暑期补习@方路  相似文献   

11.
2011年7月5日至16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约请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处、《中国教育报》、《神州学人》杂志社等单位共同组团,前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三国开展出国留学政策的综合性调研工作。本刊特别选取了调研报告的部分内容,予以刊登。报告由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国留学工作处调研员苗丹国、《神州学人》杂志副编审段风华、国家留学基金委法律事务部主任张健、《中国教育报》副编审王珺、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出国留学工作处主任科员许浙景和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主管吴晓丽共同执笔。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得出:东欧三国和我国的课外补习的兴起原因在文化和经济维度上存有差异,但全球教育文化的推动、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校教育制度隐含逻辑的转变是二者共同的表征;二者阶层和城乡差异说明课外补习具有社会复制和分层功能,急需政府改进社会福利;二者的规模存在、相关信息的非官方性和政策的放任性呼吁政府改革现行政策;东欧三国许多大学教师从事课外补习警示我国政府关注大学教师因自主招生考试而从事课外补习滋生的腐败。  相似文献   

13.
13岁那年,我考入湖南三师。 17岁不到,我被分配到湖南三师附小,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记得那是参加工作第二年的一个星期天,一大早,我便从父母家赶往学校,因为事先已约好一个学生来我宿舍补课。他是住在学校附近东洲岛上的农家孩子,黑黑瘦瘦的。我给他补习生字。听写时,他老是把生字“帮”的拼音误写成“ dang”。我心里想:这么简单的题也写错,真是太愚蠢了。这话尽管没说出口,但这种意思大概在我的表情上显露出来了,我看他的脸红红的,低着头,一声不吭,一副窘态。   等到补习完,已近中午时分,我想起自己该生炉…  相似文献   

14.
我第一次看到《河北自学考试》是在1994年。那时,我刚步入中师校园,就看到同学当中有人参加了自学考试。自然,他手中有着自考的杂志,不过那时的我并未过多去在意。毕业从教后,我参加了专科小学教育专业的自考,因为有老师的辅导,所以也没订自考杂志。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取得专科证书的我毅然报了面向社会开考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自然,报名的同时,我也预订了《河北自学考试》。  相似文献   

15.
你问我答?     
《考试》2005,(2)
问:请问是不是每个专业课都设有公共课,在参加自考时是不是先考公共课,是不是每次考试加上公共课最多只能报四门? 答:首先每个专业都设有公共课。参加自考是否先报公共课根据考生本人学习的情况来定。每次考试全国统考都只安排四个时间单元的考试,只能最多报四门。但是有些省会安排几个时间单元的考试,所以对每个考生来说每次考试应该可以最多报不止四门课程。  相似文献   

16.
2003年4月,我第一次参加自学考试,大获全胜。蓦然回首,我更坚信这句话——“我宁愿让自己冷酷到底”。“也许是前世的姻,也许是来生的缘”,2003年,我终于和自己喜爱的新闻学于今世牵手,在四月的考试中,一口气报了三门。  相似文献   

17.
正那是高三前的最后一个假期,夏天毒辣的日头裹挟着空气里浮动着的焦躁与不安,所有人似乎都决定将自己抛向补习的深渊。当母亲把一沓补习单子摆在我面前时,我选择轻轻地把它推开,抬起头,对上母亲微微错愕的眼神。"我不想补习,我想独自去一趟厦门。"我静静地凝视着自己在她眼眸里叛逆而又倔强的样子,等待她的审判。没有预料中的狂风暴雨,也没有想象中那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有的只是一个母亲轻声的叹息。无奈、妥协、  相似文献   

18.
爷爷、奶奶,我好不容易盼到了寒假,你们可能认为我很高兴吧!不!我并不像你们想象得那么快乐,而更多的是烦恼。自从爸爸妈妈到广东打工以后,我就一直靠你们生活。你们不仅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而且一心想把我培育成才,除双休日补习之外,寒暑假更是从不放过。就说这次寒假补习吧,英语、数学、作文、舞蹈、美术……你们样样都想让我参加。可惜我分身乏术,补习时间发生冲突。你们只好选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广州市初中一年级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在六年级时参加教育补习的情况.结果发现,班级排名中等以上的学生参加补习的比例更大;家长让班级排名靠前的学生参加补习是为了增加他们的竞争优势,因而这些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竞赛类科目补习;班级排名、家长动机和补习费用是影响家长对教育补习效果主观评价的重要因素;对于班级排名靠前的学生而言,教育补习并不会对他们的排名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自考情缘     
十年前,我刚从一所中专学校毕业,参加了工作。已经习惯了学生生活的我,乍一开始对上班还很不适应,只觉得闲得无聊,于是我报了金融专科的自学考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