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品分析:“花儿与蝴蝶”选自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化蝶片段,是AB两段体的乐曲。A段前半部分朦胧而宁静,犹如花儿在甜甜的梦乡里,后半部分起伏而华丽,恰似花儿竞相绽放,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B段音乐的旋律优美动人,仿佛蝴蝶在翩翩起舞。这两段音乐结构完整,形象鲜明,长度也适中,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目标: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的AB结构。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花儿的开放,感受A段的宁静、起伏;通过模仿蝴蝶飞及创编蝴蝶停在花上的造型,感受B段的优美、柔和及乐句时值。3.鼓励幼儿在分角色表演时,运用动作和表情与同伴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1.在初步熟悉音乐的基础上。用蹦跳步表现 A 段音乐。2.跟着 B 段音乐做出不同姿态的造型,并能控制动作。准备:1.木偶小兔1个,录音机、磁带。2.散步时带领幼儿观察并模仿花的形态。  相似文献   

3.
宋燕  曹冰洁 《幼儿教育》2013,(Z1):38-39
喜欢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在听了故事《猴子学样》后,班上的孩子掀起了模仿猴子调皮多变动作的热情。我们设想,如果以故事《猴子学样》导入,用普通帽子作为道具,将猴子调皮的动态与欢快的音乐节奏相结合,来开展这一音乐游戏,幼儿一定会喜欢。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发现虽然幼儿乐于模仿猴子的调皮动作,也具备一个接一个传递物品的经验,但真要让  相似文献   

4.
活动一目的:1.通过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感受A 段跳跃、B 段沉重的音乐性质。2.会用兔跳、吃草等动作表现 A段音乐,做动作时能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相互碰撞。准备:已学过兔跳动作。过程:1.教师简述游戏情节:小兔子们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吃着青草,非常开  相似文献   

5.
一、设计意图3~4周岁的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模仿能力和初步的创作冲动。为了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大胆表现自我的能力,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而设计了“动感娃娃”活动。本活动以“电动娃娃”作为切入口,让幼儿从观察到模仿,从模仿开始到简单的动作创编,使幼儿在活动中充分感受音乐的快乐及舞动的乐趣。二、活动目标使幼儿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做动作;帮助幼儿学习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三、活动准备电动娃娃一个,活动音乐一段,录音机一台,自制小舞台一个。四、活动过程(一)律动入室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按…  相似文献   

6.
集体舞队形及动作说明 A段:全体幼儿右脚起步面对面做四次进退步,共一个八拍,接着胯部快速左右扭动一个八拍。 A'段:全体幼儿同时向前方做两个侧点步,接着扭胯,整个动作在一个八拍时值内完成,另一个八拍向相反的方向做侧点步及扭胯动作。队形见图一。 B段:男孩拍手,女孩双手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之前,我们先就中班韵律活动“小老鼠和泡泡糖”来比较两位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及获得的教育效益。教师A要求幼儿随A段音乐,在每一乐句的前一小节学“小老鼠”走,后一小节做“这边看一下,那边看一下”(东张张、西望望)的动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讲述了“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故事,随后带领幼儿听音乐找空地方玩游戏。游戏中,她不断地提醒幼儿要“这边看一下,那边看一下”,但幼儿还是不能合拍地看。无奈,教师便用很响的两下跺脚声提醒幼儿,并说:“听到老师跺脚的声音就是要东看看,西看看了。”结果,孩子们神情紧张,大部分幼儿不能合拍地…  相似文献   

8.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特别喜欢音乐游戏,尤其是对游戏活动中的动物形象感兴趣,大多数幼儿能正确地区分不同力度、节奏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并跟音乐做一些模仿动作,但在游戏过程中,常常只满足于游戏情节,而忽视  相似文献   

9.
一、作品分析《挪威舞曲》是一首世界名曲,是挪威著名作曲家格里格运用挪威林德曼山区民间舞曲的音调创作而成,旋律活泼、清新,带有点幽默情趣。乐曲结构为ABA结构,A段音乐缓慢、柔和,B段音乐快速而紧张,A、B两段音乐形成了明显的对比。曲子表现手法生动、浅显,幼儿便于记忆,富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二、设计意图1.音乐游戏作为幼儿想像现实生活的特殊结合,既可以满足幼儿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的需要,又可以满足他们用动作表现美的愿望,最容易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幼儿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在主动地感受美的过程中接受教育。2.音乐是非…  相似文献   

10.
目的和要求 1.初步熟悉本曲的旋律,感知A段音乐轻快、B段音乐沉重的性质,并分别用老鼠和猫的动作表现。 2.复习小碎步,引导幼儿用不同的上肢动作来表现小老鼠的形象。 3.初步了解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11.
<正>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动作表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笔者以中班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为例,探索在绘本延伸的音乐游戏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表征的路径。一、初步感知音乐,以模仿为主的动作表征幼儿表征能够反映幼儿的心理活动。中班幼儿喜欢并善于模仿,在象征性游戏中可以充分展现其表征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有效的韵律活动教学方法,我园对大班韵律活动《花儿朵朵》进行了研讨。教师A和B分别承担了执教任务,她们都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熟悉音乐,充分感受音乐的韵律美,能用动作大胆表现音乐。但不同的是:教师A要求幼儿动作协调、整齐、优美,教师B要求幼儿动作生动、有趣、有创意。教师A不但给每个幼儿准备了色彩艳丽的胸饰,  相似文献   

13.
踢蹋踢蹋     
动作说明第一遍音乐: ①②幼儿排两列横队向前小跑步,手模仿机器人的动作。③——⑥一幼儿手指右台角方向,小玲手持鲜花,从右台角出场至台中央,动作同①②。⑦⑧动作同①②。⑨——(12)另一幼儿手指左台角方向,小冬手持鲜花,从左台角出场至台中央,动作同①②。(13)——(16)集体模仿迪斯科动作,朝左右两边各走四步。(17)——(20)小玲、小冬双手高  相似文献   

14.
一、设计意图“加沃特舞曲”是一首AB结构的音乐,A段音乐节奏欢快,乐句明显;B段音乐圆润滑翔,乐句的分辨较含糊。如果不借助具体形象来感受音乐,对中班幼儿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开展活动“大口袋与小老鼠”,是借助“口袋”这个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拟人化,带孩子进入一种童话的意境,而聪明机灵的小老鼠形象更为幼儿所熟悉,通过这两个具体的形象让幼儿感受这个舞曲。我们把设计活动的重点放在A段音乐的感受上,通过“大口袋”听到奇妙的音乐长出手脚和脑袋来引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向往。通过自己模仿大口袋长出手脚和脑袋,达到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辨别高低音的能力。准备:在场地上放六张小椅,每张椅上放“孙悟空”头饰。玩法:请六名幼儿戴好头饰做“孙悟空”,坐在小椅子上,其它幼儿分组围着“孙悟空”做小猴子。前奏:“孙悟空”站在小椅子上,自选一个猴子动作亮相,其他幼儿拍手。①——④“孙悟空”从椅子上下来和全体幼儿一起做猴子爬树动作:两手模仿攀树状,交替由低向高爬。⑤——(20)听音乐自由做动作(猴子玩、搔痒、吃东西等) (21)——(22)一拍一次做爬下树动作。(23)做快速滑下树动作。  相似文献   

16.
作品分析:该乐曲是一首秧歌舞曲。全曲自始至终贯穿着祥和、欢欣、喜悦的情绪。乐曲结构为 ABA 式,其中 B段音乐抒情而流畅,是 A 段音乐的慢速变奏,表达了人们看花灯时那种喜悦的情绪。目的:1.初步熟悉 B 段音乐的旋律,感知 B 段乐句。2.体验并用不同表情和体态动作表现看花灯时惊喜的情绪。3.初步尝试用眼神、身体姿态来表现看花灯时人们愉快交谈的情景。准备:1.幼儿欣赏过 A 段音乐,学习  相似文献   

17.
作品分析:为了便于幼儿理解、表现,教师从原曲中节选丁 AB 结构的两段乐曲,并用“生日树”的情境与之匹配。A 段乐曲安静、舒缓,旋律轻盈恬美,似乎在我们眼前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星光闪烁、明月皎洁的夜晚,一群孩子围坐在生日树旁,注视着闪烁的彩灯;B 段乐曲的旋律活泼欢快,充满了跳跃感,我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想象着生日礼物并做着各种有趣的动作的情景。目的:1.感受乐曲旋律,分辨 A 段、B段乐曲的不同特点。2.根据不同生日礼物的特征创编动作,表现 B 段乐曲。3.培养在活动中找合适位置的  相似文献   

18.
在音乐舞蹈活动中,怎样引导幼儿听音乐、理解音乐形象是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一次,我有机会观摩《大灰狼来了》音乐舞蹈活动,这个舞蹈音乐包含了狼、羊、小孩、农民伯伯等四种音乐形象。教师先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了舞蹈的全过程,然后按情节发展线索边讲故事边教动作,几乎没有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形象、旋律特点创编动作。这样一来,音乐似乎成了故事的背景,用动作  相似文献   

19.
谈亦文 《早期教育》2003,(10):34-35
病例1.某教师在新授大班音乐欣赏《啄木鸟》B段音乐时,要求幼儿随教师清唱的旋律,在乐句中的跳音处做“捉虫”的动作,教师将乐句中的每个音符都唱得很清楚,但幼儿就是不知该在什么地方“捉虫”,教师和  相似文献   

20.
活动目标 1、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ABA的曲式结构。 2、幼儿大胆想象,用创编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现小老鼠感冒及治感冒的情节和音乐。 3、幼儿能充分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