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创造性思维,具体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因素。比如独立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创造性思维和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论述创造性思维在数学建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说明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具体体现,而创造性思维是数学建模过程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型人才方而肩负着特殊使命。”所谓“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结构包含六个要素: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横纵思维。其中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是人类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也是实现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过程,故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这三种基本思维的培养。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很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强调前因后果的推理,而忽视了对直觉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的本质造成误解,认为数学是枯燥乏味的,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谈谈笔者对数学直觉思维及其培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创造性思维是高中数学学科素养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保障.创造性思维要求学生在学习数学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创造更加有效的解答方法等.这些是传统高中数学教学容易忽略的内容.本文分析了创造性思维的内涵,揭示了其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塑造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吴腾飞 《农村教育》2007,(1):118-119
数学思维是由发散思维向创造思维发展的,而创造性思维又是各种思维的综合运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关键。那么,作为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思维品质中,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是带有创见和创新意识的思维,它包括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揭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建立新理论.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只有创造性思维最能衡量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成翠兰 《学周刊C版》2020,(11):125-126
数学的思维创造性实际是指一些具体事物认识的过程,是演算数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过程,从而体现出思维成果来,然后去解决别人没能解决的问题,数学理论的形成是数学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创造性过程,这种思维形式是协调统一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用最佳的方案去解决问题的存异,同时开阔思维,多方面地考虑这些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多可能性的解决方法,发散出思维的活跃性。  相似文献   

8.
在自主开发的数学思维训练课《思考与创造》中,根据创造性思维的方向和特征,如发散性、逆向性、立体性、灵活性、新颖性、批判性等,收集合适的学习材料,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力求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创造性地思考。由此,更深切地感受到"情境"对于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引领作用:趣味情境能激发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机;探究情境能引领儿童创造性思维的活动过程;质疑情境能提醒儿童创造性思维的严谨态度。  相似文献   

9.
正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是新课程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讲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从一些主要因素入手。一、运用猜想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猜想营造学习氛围,能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方式,使学生产生克服困难的意志,  相似文献   

10.
孟祥久 《成才之路》2009,(29):36-37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新的思维结果的思维活动。它有两个显著的标志:一是思维过程的新颖性,二是思维结果的价值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自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素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很重要的环节,因为创新能力是在相应的创造性思维的支配下,进行的一种积极地、能动地活动,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核心和灵魂。创造性思维包括的形式很多,本人从事高职数学教学多年,在此结合自己数学教学的实际,着重谈以下几点: 一、学生类比思维的培养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多个)对象内部属性、关系的某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其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似的推理,类比为人们的思维过程提供了更广阔的“自由创造”的天地,使它成为科学研究中非常有创造性的思维形式,从而受到…  相似文献   

12.
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不因循守旧,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比如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物理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物理实验数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改革实验教学、寓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著名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应是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是一种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性教学。”但是如何把数学教学设计成一种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加强过程性知识的教学,通过过程性知识的教学,让学生理解认识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数学思维与数学过程性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5.
数学教学其实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在数学思维中最可贵的、最高层次的品质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调查研究表明:"创造力是后天培养和造就的,故人人都能创造."  相似文献   

16.
数学是有别于语文、英语等人文学科的一门注重发散学生思维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整个数学过程的灵魂。因此,要想实现高效的数学教育,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周立群 《云南教育》2001,(21):47-47
创造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教学内容,加强思维训练,不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注重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也称之为扩散思维或辐射思维,它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尽快联想,尽多作出假设和提出多种解决问题方案”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设计开放性问题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类问题对学生有很大的挑战性,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一个长方体,底面边长4厘米,高6…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数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常见形式,阐述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有别于语文、英语等人文学科的一门注重发散学生思维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整个数学过程的灵魂。因此,要想实现高效的数学教育,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育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带有创见的思维,具体地说,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索和分析。能主动探索、积极创新的思维因素.比如独立地、创造性地掌握数学知识;对数学问题的系统阐述;对已知定理或公式的“重新发现”或“独立证明”;提出有一定价值的新见解等。均可视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成果.那么。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