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大学积极地引进西方大学的"考试荣誉制",这既促进了考试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成为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实践之中,却因大学生自治能力较差、"考试荣誉制"本土化改造环节缺失、中国近代大学考试管理制度本身的弊病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这项考试制度改革无疾而终。当代大学推行"考试荣誉制"的基本思路在于:积极推进大学学业考试管理理念的转变并进行"考试荣誉制"氛围的营造,这是推行"考试荣誉制"的逻辑前提;深入反思中国近代大学推行"考试荣誉制"失败的主要原因,从而建立起有效的防范制度;加大对于"考试荣誉制"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力度。  相似文献   

2.
戊戌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的议会思想与近代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与思想本属两途,有着性质上的差别。康、梁议会思想的资料来源,皆为中国儒学经典与中国历史。这正说明了康、梁对西方近代议会制度缺乏充分的了解,并有着很大的误解,故用中国经典去比附。若称"戊戌变法学习了西方的制度与思想",很可能只学习了外形,康、梁并没掌握西方政治制度与思想的真精神。  相似文献   

3.
清末来华西人关于中国考试制度改革的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时期来华西人曾参与中国科举制度的改革潮流,不断提出改革建议;特别是1899年由中国(基督教)教育学会与广学会联合制定的《推广实学条例》,推出一套独立于中国科举制度的全国公共考试方案。该方案是中国近代西学教育不断发展,而清政府不能适时甚至阻碍改革的产物。其目的是促进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和实现基督教化,而后一目的必将遭到一般士大夫反对而注定在中国行不通。但是,方案所体现的学校考试应与国家选官制度分离的思想,正是后来中国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书讯     
《教学与研究》2013,(9):2+113
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会聚中国近代一百二十多位思想家经典著述保存珍贵文化遗产,打造思想史研究资料库为中国思想文化建设者提供参考借鉴《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是一部会聚了中国近代一百二十多位思想家经典著述的鸿篇巨作。该《文库》入选的思想家,主要是活跃在1840年至1949年之间的思想人物。选录每位思想家最具代表性的著述,每人分别汇编成册,以文集的  相似文献   

5.
外来性与本土化是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两大特征,并贯穿于高等教育变革过程。在清末新式教育创始阶段,外来性占主导地位。随着民国时期新式教育的发展,外来高等教育制度渐趋本土化,在教育指导思想、招生考试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形成新的特征。认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演变的双重特征,有助于探索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为当今高等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6.
香港西医书院的创办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办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的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医学高等教育的发端。该书院的组织机构、课程设置、考试方法及师资建设等,全面引进近代西方教育体系,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师范教育的发轫时期。社会的变革、近代教育的勃兴、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和办学实践,为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1904年癸卯学制标志着近代师范教育制度的确立,之后,我国师范教育进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8.
正招考改革: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招制度这次顶层设计是我国教育考试招生制度系统性综合性最强的一次改革。近期教育部已完成制定考试招生的总体方案,即将就小升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和高考改革办法等多个配套方案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在修改完善后印发实施,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  相似文献   

9.
《现代教育》2014,(9):1-1
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意见认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要在2014年启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相似文献   

10.
正9月4日,来自中国政府网的消息称,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个无疑将引起千家万户关注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时间表。按照这个《意见》,今年将成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的启动年;2017年,将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这一改革;2020年将基本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考试与招生,是中国人、中国家庭关注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相应出台一系列文件和配套措施,分5批指导29个省份进行高考综合改革,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中国特色招生考试模式,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更加完善。2022年9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十年改革成效,本刊摘编7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民国后期实行的中等学校毕业会考制度,是对近代以来学校毕业考试模式的重大改革。它由各省市统一举办,是在中小学毕业复试制度的基础上改进和创立起来的,其实施范围、考试科目、考试办法、地位与影响前后发生一定的变化。这项考试适应了当时社会政治演化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完善学校学业考试制度、保证和提高中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凌 《生活教育》2014,(19):4-6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中学文理分科由来已久,它与高校招生分科考试密切相关。自清末引入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后,国人开始接受西方知识分类系统,大量引入近代科学知识,并将其纳入系统化、学科化的学校教学之中,建立高校分科招生考试及中学文理分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文件规定,国家教委制订的《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纲要》,是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历史教学的依据,并从1992年起,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命题依据,文科、理科均适用。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专题,是历年高考考查重点之一,从2007、2008年新课程地区考试来看,也是新高考的重要考点,从这两年高考命题来看,命题以选择题居多,考查了中国经济结构变动、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和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等相关知识点。我们在复习迎考中除了继续关注上述知识点外,更要关注其它高考尚未涉及的知识点,如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公开的考试选拔官员的政治制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官考试制度。《大英百科全书》载:“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公元前1115年),及定期举行的考试(公元前202年)。”①孙中山先生曾概括性地指出:“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②本文就中国科举制度对法。英。美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形成的影响作一论述。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中国科举制的评论18世纪…  相似文献   

18.
传统学徒制是指在近代的学校教育出现以前,店铺或者手工作坊中的师徒共同劳动。近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兴起,工业生产组织不断演化,传统学徒制度在这种背景下发生了异变,随之兴起了养成工制度与练习生制度。养成工制度最早出现在中国的一些大型纺织企业,有学者称养成工制为"学徒制的变种",将练习生称为"近代意义上的学徒"。养成工制度和练习生制度的推广和发展,为近代中国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廉价、稳定而又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这样的制度变迁适应了近代以来传统手工业分化加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快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促进了中国传统手工业向近代大工业的转型发展,起到了激活近代社会流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28题(“土地政策题”)要求考生回答“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和中国共产党1931年的土地革命路线的各自性质和影响,以及从中获得的历史启示”。该题给人以亲切、平实之感觉,大家普遍认为这是与《考试说明》的命题精神相吻合的一道好题。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这次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