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这样学生才能发挥主体作用,乐于求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乐于求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创新性学习与课堂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和理念。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发挥主体作刖,乐于求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是自主创新性学习,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目标?  相似文献   

4.
《教育革新》2005,(4):38-38
创新教育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变客体为主体,乐于求知,成为学习的主人的途径。开展创新教育,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目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相似文献   

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这样学生才能发挥主体作用,乐于求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是自主创新性学习。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创新目标?  相似文献   

6.
何孝 《甘肃教育》2003,(5):27-27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面对日新月异的大千世界,新事物、新思潮不断涌现,语文课堂教学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必须不断优化语文课堂结构,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使学生真正乐于求知,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一个民族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教育承载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教师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职责。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应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教法、学法上多指导,从而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我坚持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开动脑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变客体为主体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9.
郑欣 《考试周刊》2012,(79):83-83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乐趣,从而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小学数学更应该进行创新教学。创新教育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新时期教育的根本所在。备课要创新:教学目的要创新,教学过程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课堂教学更要创新,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求知获取知识。学生只有真正成为主体,他们在学习中才能主动,并乐于学习,从而获取新知。  相似文献   

11.
黄丽萍 《学周刊C版》2010,(12):159-159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目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要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做人。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政治教师责无旁贷,必须率先改变多年来固有的教学模式,实施新课改,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2.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在一定的教育机制中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协调自主学习与总体教育目标的关系,进而形成符合学习者自身条件的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学习”的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培养研究性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发挥自身特长和潜力,主动获取知识和创新的本领,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要更新理念,树立以挖掘学生的潜能为目标的教学目的,进行方法指导,以指导学生高效地学习。在“主动学习”的教学理念中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3.
如何用新课标理念来指导课堂教学,这是当访教师关注的热点。体现新课标理念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转变角色,当好“导演”;凸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学生具有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的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努力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需要教师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改变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探究式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科学研究和发现过程的教学。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以培养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具有主动学习精神,发展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为主旨的创新教育将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这就赋予作为学校教育主体活动的课堂教学以新的历史使命。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自觉地接受创新教育思想的熏陶,把创新教育思想衍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作用。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的课改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现代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带了巨大的影响。新课标提倡的是自主学习,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通过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如果从内心对学习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他们的学习也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课程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通过改革我们要达到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学习、爱上数学的目的,最终达到探究教学的目标。而探究式教学正符合这一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锻炼意志、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由此可见,探究式教学完全符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转变教育思想和更新教育理念,转变人才观念和质量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突出体现了以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为造就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奠定基础的宗旨。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教育上就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落实到教学中则要以学生为主体。按照主体性教学思想进行教学,教师就要设计一系列课内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以多种方式、多种途径主动参与学习,增大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教会学生学习,以适应21世纪学习社会对人“终生学习”的需求。本节课属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