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现当代学史上,自我意识极强的丁玲无疑是一个最具悲剧意义的作家。纵观丁玲一生的创作与生活,表面上,她强烈的自我意识时而高涨,时而隐遁;但在她的内心深处,不管环境怎样,其自我意识从来都没有消失过,这种变异极大地影响了她的学创作。丁玲是一个把自我意识张扬到了极致的人,她自身的悲苦命运可以说是她笔下众多女性的一个综合写照,她有过她们在生活涡流里的苦闷与迷茫、幻灭与追求、挣扎与绝望以及自我与坚强。  相似文献   

2.
只要你与周雅丽老师交谈,就会很快发现她的特点,那就是在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各种数字,这也许与她做数学老师有关。但这些数字中,最多的还是时间的数字,她仿佛时刻在感受着时间的催赶。对于24岁的她来说“年轻就是资本”,她渴望在三尺讲台上充分燃烧自己如火的青春  相似文献   

3.
臧涛 《教育文汇》2007,(12):3-3,9
近日,校内不少老师在议论一个人,一个3年前从我校毕业的学生,她在当年中考时被当地一所重点高中拒之门外。按照一般人的思路,她应该打工去了,可是几经辗转,她到外地上了一所一般高中。两年后,她参加高考一鸣惊人,上了重点大学。应当说,与她的初中同学,包括那些曾远远在她之上的同学相比,她是优秀的。  相似文献   

4.
小A是我们班的一名女同学,她课上总是比较沉闷,很少举手发言,甚至有时心不在焉。以至学习成绩始终不太理想。但据我私下了解,她课下与同学相处时还是比较活跃、外向的。我针对她的学习成绩一事找她谈过几次话。每次当我刚开个头时,她就会马上说出很多明理的话并向我保证以后会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但事实上她每次都不会将自己的保证转化为实际行动。我想这样的现象后面一定隐藏着什么,她这种性格的形成一定与她的家庭环境有些关系。于是我查看了她的情况调查表,我发现她生长在一个单亲家庭中。通过与她妈妈的接触,我了解到她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她几乎和父亲没有什么感情。而且,她在家的表现也并不像在老师面前一样乖巧,经常和母亲顶撞。于是我决定抓住她想给老师留下好印象这一点,对她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5.
荷花盛开的时侯,她死了。就像一架小小的雪花,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她叫小丽,今年刚刚小学毕业。记得在我接任新年级英语的第三个月,忽然发现后排的座位上多了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那天,初冬的风在外面刮着,玻璃上晃动着枯枝的影子。她在挨近窗户的座位上,明亮的眼睛专注地盯着我和黑板,不时举起手,一脸渴望。凭直没,她的胖是病态的,可是她机灵灵的样子,又使我无法把她与疾病联系在一起。课间,我走到地面前,问了她简要的情况,得知她刚刚体病假回来。她站石那里,怯怯的,仿佛欠我什么似的。我顺手翻了一下她的英语练习本,发…  相似文献   

6.
北京,她来了!因为你能满足她金色的教育之梦。当她毅然担负起一所基础薄弱学校校长的担子时,面对种种难题,她义无反顾。 北京,她赢了!你成全了她的事业追求。面对来自全国的教育同行,她送去了拼搏10年的宝贵经验和体会。 北京,她走了!当鲜花与掌声向她涌来时,她内心的炽热和向往依然附着在那不懈追求的脚步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我想,她的坚持,她的努力,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种爱好了,而是升华到了一种责任与追求。她要对自己所选择的热爱负起责任,她要让自己在这种热爱中追求到更多的成功。[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个散发着独特魅力和迷人色彩的作家,她就是萧红。她的生命是那么短促,可是,她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历程却充满了悲凉哀婉、凄迷传奇。她用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审美体验建构起膝跪迷离的艺术世界。中国三、四十年代的文坛因为有了她的声音而显得摇曳多姿。分析萧红的写作姿态可以在整个文学传统中审视她的独特性及意义。写作对萧红来说几乎是一种“本能的表述”,她的写作过程是与自我生命的成长同市的过程。她在写作中重述曾经有过的经验、感悟、情绪、悲欢。她的写作直通生命本体,她的话语成为她生命的一种形式。如果…  相似文献   

9.
有两朵山茶花,她们在生命的最后两个月相遇、相识;她们在同年同月同日被上帝赐给她们的父母,也在她们生命的第十个年头,手拉着手共同回到上帝的身边;她们一个是富家千金,一个是农家小妞。事情是在那年的十二月发生的。市一级医院的特护病房里躺着一个脸色苍白的小女孩,她已经在这个最豪华的私人病房里躺了两个多月了,因为觉得太寂寞,她请求爸爸让她入住普通病房,因为那里有更多与她同龄的孩子。两个月了,医生叔叔和护士姐姐,爸爸和妈妈一直都没有告诉她,她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可她小小的心里早猜到父母对她隐瞒着什么。于是,她…  相似文献   

10.
小林,女,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前来咨询时,她神情沮丧,情绪低落。坐定后,在我的悉心诱导下,她十分伤感地向我倾吐了自己的苦恼。她自升入高中以后,经常受到一位姓辛的年轻语文老师多方面的关心和帮助,使她重新振作起来投入生活和学习。而她作为语文课代表在与辛的接触中也越发觉得辛是那么善解人意,可亲可敬。久而久之,便对辛产生了一种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复杂感情……当她鼓足勇气向辛表示倾慕之情时,却遭到了辛的婉言回绝!小林自此感到无颜见人,准备弃学外出谋生—…·经与小林反复交谈,走访与之相关人员后,方才弄清导致她…  相似文献   

11.
乔叶 《阅读与鉴赏》2006,(10):16-18,68
上大学时,一次,我喝水时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同宿舍一位女生的鞋子上,正逢她心情不好,说了几句极难听的话。我一冲动便与她吵了起来。此后不久,两人虽然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表示了和解,并且我诚心诚意地向她道了歉,但是她却一直对我心存嫌隙,只是平时不好发作。  相似文献   

12.
她没有童星的贵冠,却在少年时圆了生命中最绚烂的梦:她今年刚满十九岁,却经历了人生的跌宕起落;她纯稚高雅,用行动与努力采编人生;她崇尚阳光,拒绝成为用重金质换的困兽;她说:是金子,决会发光的……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龚潇。  相似文献   

13.
那一年,她从小锁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下岗了,不久丈夫又与她离婚跟一个女人远走他乡,她一个人拖着两岁的孩子,在信用社大院做收发和清洁。  相似文献   

14.
李英 《山东教育》2005,(13):15-15
她,每天早晨总是来得很晚,寒冷的冬天,总是穿着单薄的衣服,手上裂了一个个的血口子。我带着酸楚,向她了解情况,可每次总是失望。为此,我进行了家访,得知了她的家庭情况。几年前,她妈妈与爸爸吵架,一气之下,喝下农药,撒手而去,留下年仅7岁的她与3岁的弟弟。爸爸又给她找了一位后妈,带来了7岁的女孩和5岁的男孩。家访后的第二天,我把她领进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5.
杨荫榆算不上个“名人”,但她与名的“女师大风潮”有勾连,又以狞厉的面貌出现在鲁迅的如椽大笔之下,于是,她也就自然地随着“三一八”和《记念刘和珍君》一起走进了中国现代史,走进了数以千万计的现代中学生的视线。我想,对此她未必高兴,因为形象不太光彩,无数后学都记住了她在1926年的拙劣作为并在心底把她想得很坏。  相似文献   

16.
新学期,我们班转来了一位叫王小敏的女同学。她矮矮的个子,腿有些拐,走路不太利索,做自我介绍时,她低着头,脸涨得通红,拧着衣角就是不说话,看得出是个拘谨胆怯的学生。   以后,我发觉她似乎不愿与大家交往,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一边发呆,略显苍白的小脸上时不时笼罩着一层浓浓的愁云,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经了解才知道,她在 6岁时遭遇了一次车祸,母亲为救她而失去了生命,这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重创的种子。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长,她背负的十字架日益沉重。望着她黯淡苍白的小脸,我的心在隐隐作痛。在这样年幼稚气的…  相似文献   

17.
夸美纽斯曾说:“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更高尚的职业了。”她的高尚就在于:她所从事的工作,塑造的是青少年的灵魂,谁赢得青少年,谁就赢得了未来。说她伟大,她像一面镜子,在与学生朝夕相处中,告诉学生如何做人,学生是老师的影子。说她光荣,她像一把尺子,衡量着做人的标准,鞭挞丑恶,把美还给学生。说她无私,她倾自己的所有知识想方设法教会学生;她像父母,以培养出超越自己的学生而自豪;她像兄长,与学生平等、友爱、亲密无间。做一名班主任,就要为了孩子,奉献一片爱“为学生奉献一切”,这是我在实践中信奉的准则。1994…  相似文献   

18.
吴笛 《成长》2007,(3):10-13
我同桌的父母离婚了。她平时与妈妈生活在一起,周末到爸爸那里去住。妈妈又嫁了一个男人,那个男人也带了一个女孩,比她大一岁,四口人住在市中心。爸爸也娶了一个新的妻子,他们生下了一个妹妹,三人住在市郊。我的同桌常常跟我说她和她姐姐的事情。有好几次我们找她玩,她都因为跟姐姐讲好了一起出去玩而不能来。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她总是先发短消息给姐姐,而姐姐也会告诉她自己的考试成绩。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市市东中学,有这样一位政治教师:因为她,高三差不多有120个学生选修政治,在比例上两倍于其他学校;因为她,学校高三年级组长的最低年龄纪录被刷新为33岁;更因为她,400多名学生有了心中好教师的现实参照,师生关系融洽。 徐隽,一位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女教师,美丽是她的特质,年轻是她的优势,但年轻与美丽并不是她的全部。对她来说,能获得学生普遍的尊敬与喜爱,能得到同事与领导的信任与肯定,靠的是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靠的是对学生真诚的爱,靠的是做一名学生最爱的好教师的执著信念。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作家,却在半个世纪后的九十年代才成为“明星”。经过时间的淘洗、历史的冲刷,她与她的作品愈发令人心驰神往。在她的小说中她避开了时代的主题,独僻蹊径地关注着普通人在时代潮流中的内心情感变异,反映了在两种化冲突中,人性的无可归依。但遗憾的是这一话题,没能深入下去,就如她本人一样在时代的冲刷下,如一 颗流星稍纵即逝。庆幸的是她这一未完成的探索在当代有人开始关注了,但愿这一探索能丰富我们的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