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间是重要的叙事立场和叙事资源,“十七年”红色小说为规避强大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向民间寻求叙事资源,对革命进行感性的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我建构的目的。这也是“十七年”红色小说作家自我建构的一种重要策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侠”“义”为表征的传奇性叙述;二是对世俗幸福的革命叙述。  相似文献   

2.
从民间叙事视域的角度来看"十七年"小说,我们发现,虽然小说创作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但由于作家亲身经受了大众自在状态情感和理想的熏陶,深刻体验了民众中原有的、分散的、感性的个人道德标准和感情体验,从而对以往小说叙事视域进行了弥补与突破。在此之上,又以其创作实践中对民间精神风貌的整体关注和对民间和谐醇美审美本真的由衷倾向,实现了民间叙事视域的建构,表现出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看似平淡、素朴的叙述背后,隐藏着一个鲜明生动的自我,显示着作家独特的存在。他通过设置个体说话人、改变叙述人称、叙述身份等方式,将他丰富、生动的个体生命熔铸进小说的叙述过程,使作品打上了深刻的作家自我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乡土民间"是一个独特的审美文化空间,在现代小说中有不同的表现形态。究其实质是知识分子参与建构的立场各异,文章以时间为线索,拟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二我差”是所有的第一人称叙述不可避免的现象,不同的“我”既合一又分裂,无论是虚构的还是纪实的体裁,始终贯穿着这种分裂造成的张力。叙述者“此我”与人物“昔我”的分裂,既可以是时间上先后造成的,也可以是自我意识分裂形成的。有时候这种差别表现在语言风格上,有时候表现在意识上,是两种主体意识对话语权的争夺。“二我差”甚至可以构成戏剧化的情节结构,此时二我的分裂成为叙述推进的根本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网络空间多元的、去中心的和片段化(fragment)的自我和人格体验、消解了人们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统一而稳定的自我和人格观念以及主流人格心理学的解释。社会建构论从反本质论、实在论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认为:(1)自我和人格是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与他人互动的产物,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与互动,是人们主动探索自我和建构自我的过程:(2)人们在网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都是真实自我的展现,只要这些自我之间能保持协调和沟通.即维持一个弹性的自我状态,人们就不会因此而患上多重人格异常症状。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用担心人们会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而导致人格障碍。  相似文献   

7.
《老人》一文是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的代表作之一。该文以波特童年时的生活经历为背景,提示了一个小女孩从对家族长辈构筑的过去的美好生活的幻象中觉醒,决心以现实的态度面对自己未来的过程。波特作为美国著名的文体大师,其作品在情节建构、叙述视角、象征运用等方面均有独道之处,本文将从如上几方面对《老人》一文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8.
当代著名女作家残雪以风格独特著称,擅长小说叙事方式的探索,不可靠叙述和空间叙述是其小说的两种主要叙事策略.长篇小说《五香街》主要采取不可靠叙述,虚构与真实是其主题,小说的意义指向一切叙述的虚构性及其在产生真实行为时的荒诞性;短篇小说《山上的小屋》主要采取空间叙述,呈现权力异化及其导致的精神扭曲.  相似文献   

9.
余华在其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不断更新创作理念和叙述策略,但每个阶段的作品都充满了“狂欢”的精神和叙事特质,整体风格可总结为:八十年代的梦魇、九十年代的戏谑、2005年《兄弟》的魔幻。这些相似叙事特质背后隐藏着余华始终如一地以“狂欢”的思维方式和叙述策略再现客观现实的创作追求。  相似文献   

10.
在革命历史进程中,暴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十七年"小说中,对暴力的叙述存在着一种叙述的裂缝,在施暴的主体、场所和意义方面都会产生一种叙述的模糊性。在暴力之后的政治文化语境中,革命的叙述者在叙述革命历史中来自革命和反革命两方面的暴力行为时,采取了不同的叙述策略,从而影响并修辞着小说中的正反两种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批小说家专注于重建世俗世界,着力表现凡夫俗子的生活,再现生活的原本色相和人的原生状态,与传统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有所不同,他们的作品因此被称为“新写实小说”。重视世俗生活的描写,重视世俗化语言的叙写,成为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2.
从民间叙事视域的角度来看"十七年"小说,我们发现,虽然小说创作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立场,但由于作家亲身经受了大众自在状态情感和理想的熏陶,深刻体验了民众中原有的、分散的、感性的个人道德标准和感情体验,从而对以往小说叙事视域进行了弥补与突破.在此之上,又以其创作实践中对民间精神风貌的整体关注和对民间和谐醇美审美本真的由衷倾向,实现了民间叙事视域的建构,表现出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方非自然叙述理论家对非自然叙述理论的各种定义引起的争议,非自然叙述的新定义将非自然叙述的特性归于“反叙述因果性”,即认为叙述不管处于故事层面还是话语层面,也不管其程度大小,只要被读者认定是故意背离叙述因果性或对叙述因果性进行挑战或颠覆的,就是非自然的。这一新定义结合了作者意图、读者接受与文本特性,更具灵活性和准确性,也与读者的“非自然”感觉相契合,既可将此前若干定义的特性整合起来,也可规避一些质疑。以叙述因果性和反叙述因果性为两端可确立一个光谱来讨论程度不同的非自然,同时这一理论还涉及非理想的叙述交流中判断非自然叙述的两种错位。  相似文献   

14.
在《航程祭典》中,小说叙述者通过塔尔伯特这个叙述视角的"看"和"说"表达叙事层面的"说",叙述视角的"看"与"说"和叙述者的"说"或者融于一体,或者互相抵牾,成为揭示聚焦人物的结构性反讽。从时间的维度看,小说中的结构反讽主要有两种:一是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即时冲突所导致的反讽,二是两者之间形成延时冲突引发的反讽。  相似文献   

15.
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必须着眼于人的自我建构:让学生在"内心对话"中"形成思想",在"自反性"中构筑"元自我",在"一致性"中建立"神圣"。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学史叙述的角度,我们发现,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后,学界对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评价迥然有异。而作为一种复杂而真实的文学史存在,对十七年文学任何形式的体制性批评或许都是片面的。今天的我们更应该重返历史现场,建构对于十七年文学较为客观公正的整体认知。  相似文献   

17.
德育过程体现为两大程式: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他律-自律-自觉-自为"程式与品德形成的"外塑-内化-内生-外化"程式。自我建构是品德形成的本质规律,德性内生是品德形成的实质。德育不仅是促进学生道德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还是从自律到自觉自为的过程。道德自觉自为是品德发展的教育目标,德育的使命主要是促进学生道德自觉自为品...  相似文献   

18.
儿童的言语习得具有很强的情境色彩。他们在情境中会因为情感的驱动而自我、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言语系统,获得言语生命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依据文本和教学的目标,建构起适合儿童言语习得的情境,即以情境建构的方式来展开教学,组织儿童学习,能够在资源、内在需要和学习能力方面为儿童言语系统的自我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王鹏 《文教资料》2012,(27):79-81
民间在20世纪后半期被强为论说。40年代以后,在官方伦理的规约下,为了在精神领域进行无产阶级的信念和伦理秩序的笼罩,官方伦理开始以其特有的方式潜入中国传统民间伦理、民间审美以及民众价值观中。本文主要通过对十七年文学的一些写民间的作品的例举和分析,来完成对这一时期官方伦理价值如何融入文学作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冯晓凌 《海外英语》2012,(17):176-177
该文以《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来分析小说主人公的"自我"身份的建构,通过小说主人公身份的建构来说明作者作为一名美籍犹太人,在美国这个社会为了建构自己的身份所遇到的来自心灵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