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金勇 《考试周刊》2011,(14):72-74
本文分析了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现状:对一些用数学语言表述的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的内涵与本质理解得不够透彻,造成很多的错误;三种数学语言形成之间的转化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从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符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存在一定的困难;用数学语言进行问题表述的能力不甚理想。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培养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策略:加强概念教学,丰富学生数学语言词汇;加强数学交流,促进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加强数学语言转换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注意数学语言学习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数学语义转换就是将数学语言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目的是便于问题解决。解题的关键常在于能否将数学问题中的条件或结论转换成易于理解或操作的形式,不管是说法上、形式上、还是结构上。文章阐述了数学语义转换的内涵及重要性,并通过例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高中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就是转换思想,通过将生活当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转换成高中数学学习的相关问题,还可以将某一个数学知识和概念转换成另一个数学问题.转换思想在高中数学的研究当中无处不在,能否熟练和灵活地掌握转换思想的方法,将实际问题转换成某一数学问题、某一数学知识相关的问题转换成另一个数学问题,是高中数学学习素养高低的重要体现.在当前科技进步、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高考的考查重点从数学知识的应用逐渐向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转换  相似文献   

4.
语言游戏教学的价值体现为有效改善幼儿的语言学习方式,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思维品质全面和谐发展,同时也有效发展教师的教学技能。古典游戏理论早已肯定了游戏的教学意义,现代研究成果表明,实现游戏教学有效化的关键在于把语言游戏素材转换成游戏教学方案,其基本策略包括建立新的语言教学观,创新教学方案设计,创建游戏教学模式,转换教师角色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数学问题都是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数学语言按不同的表达形式可分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文字语言精炼严密,符号语言抽象简洁,图形语言直观形象.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我们如果能充分运用各种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对于正确理解题意,发现解题方法,从而使解题获得成功是大有帮助的. 1.把文字语言符号化,也就是把文字转换成数学式子,这是数学解题的一种基本策略 例1 已知a,x,b和b,y,c成等差数列,而a,b,c成等比数列,x≠y,则a/x c/y的值为(A)1(B)2(C)3(D)4 分析:要想求解本题,首先应将题设中的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即  相似文献   

6.
转换是一种常见的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当面对一个数学问题,直接求解难以进行时,可以设法把原问题转换成一个或几个易于解决的新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下面举数例,以说明其思路。 一、主次转换 主次转换是把问题中的主要对象和次要对象互换位置。当你面对一个问题采用通常的正向思维序列解决比较复杂时,可以通过观察问题对条件作出主次转换使问题简捷易解,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泛译     
蓝南 《教育艺术》2001,(6):59-60
泛译指的是泛翻译 ,也就是广义翻译。广义广到什么范围 ,也许无边。从狭义的翻译谈起。最狭义的翻译 ,可能是指把人类的一种自然语言的话语转换成人类的另一种自然语言的话语。这是人类两种自然语言的话语之间单向翻译 ,比如 :把英语的话语转换成汉语的话语。如果人类的两种自然语言的话语之间进行双向转换 ,定义就要扩大 ,比如把英语话语转换成汉语话语的同时 ,也把汉语话语转换成英语话语 ,这在外交场合比较常见。类似地 ,多种语言即两种以上语言的话语之间的转换 ,包括单向的和双向的 ,乃至多向的转换 ,则要求定义进一步扩大。两种语言之…  相似文献   

8.
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如果能熟练地把自然语言转换为数学语言,学生就能迅速、准确地分析问题、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甚至达到“自动化”解决问题的水平;如果能熟练地把数学语言转换为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9.
郎宏坤 《江西教育》2022,(39):30-33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多元表征和准确表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引导学生把自然语言“数学化”为数学语言,在概念辨析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数学语言“通俗化”为自然语言,在概念巩固阶段引导学生实现数学语言内部的不同语言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2],学生如果能熟练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就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能把数学建模和数学语言的转换有机融合,课堂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数学语言包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文字语言是"数学化"的自然语言,能准确表达数学对象及其相互关系、能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符号语言是思维的高度浓缩,能非常精炼和准确地表达数学知识的内涵;图形语言不但是学生形  相似文献   

11.
把问题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结合起来考虑,或者把数量关系转换成空间的性质问题,或者把空间的性质问题转化成数量关系问题,这种处理问题的思想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作为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体现了"数"与"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的一一对应关系,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2],学生如果能熟练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就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果能把数学建模和数学语言的转换有机融合,课堂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数学语言包括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形语言三种。文字语言是“数学化”的自然语言,能准确表达数学对象及其相互关系、能充分揭示数学知识的本质;符号语言是思维的高度浓缩,能非常精炼和准确地表达数学知识的内涵;图形语言不但是学生形象思维的有效载体,而且是学生形象思维的结果,还是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工具,能准确表达知识的数学特征。虽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表示相同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一致,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现以“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建模活动过程中进行数学语言的转换。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语言作为数学思维与交流、表达的工具,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运用测量调查法及访谈法对贵州民族地区高中生数学语言转换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在数学语言与自然语言之间的转换方面,学生难以挖掘自然语言中的关键信息,自然语言数学化运用不够,数学语言表达较弱;在数学语言内部之间的转换方面,学生文字语言向图示语言的转换问题较大,符号语言向图示语言转换情况较好,图示语言向符号语言转换不理想,文字语言向符号语言转换问题突出。研究建议应注重自然语言数学化,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应突出文字语言图示化,以增强学生的形象化思维;应重视文字、图示语言符号化,以加强学生的抽象概括。  相似文献   

14.
从某实验小学、某城郊结合部小学和某农村完小三所学校的五年级随机抽取100名学生,从思维视角对他们在数学语言转换的九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并把数学语言转换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导入SPSS数据库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针对调查情况提出相应的数学语言转换策略。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语言转换在数学概念学习以及问题解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例题对高中阶段运用的数学语言转换进行分析,提出了高中生数学语言转化能力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时,常用到运算符,而C语言中的运算符比较丰富,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运算时必须转换成同种类型的数据。本文论述了在C语言中数据类型转换的规则,以及在数据类型转换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常见的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17.
浅谈文化背景与英汉翻译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两种语言的转换过程必然涉及两种文化,翻译实质上是不同文化的交流。笔者在文中拟就文化背景与翻译的关系、文化背景对于翻译的制约以及如何在翻译实践中进行文化背景教学等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提出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数学语言不断内化、不断形成、不断运用的过程.数学教育家斯托利尔亚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提到,数学语言是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在简化自然语言,精确自然语言的表达上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改造的一门科学语言.按照语言的表达形式可将数学语言分为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和图表语言.而数学语言转换是不同形式的数学语言转换以及同种数学语言内部不同表示形式的转换,是三种语言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不能顺利实现数学问题解决,原因之一在于数学语言理解及转换的困难.研究表明:学生不能顺利转换图形语言、不能自觉将符号表示和图形意义联系、忽视数学语言转换的等价性等,这些都影响数学问题的解决.通过研究学生在数学语言转换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语言不断地产生意义"的方法,把规范的、理论性的文本语言转换成符合学生认知结构的各种媒体语言来表达。通过媒体语言来激活文本语言,表达课程内容,使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组成部分,着重解决从历史语言配置向意义接受学习转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