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蛙》以新中国近60年农村生育史为背景,在形象地描述计地划生育政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的同时,成功塑造了一个生动、感人的农村妇科医生形象;并剖析了以叙述人蝌蚪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卑微、尴尬、纠结、矛盾的精神世界。小说通过姑姑历时性的身份变更和其他人物共时性的关系结构所呈现出的故事伦理,而上升为对人的整体生存状态的关怀,以及对世人在时代中生存却无法跳出时代背景的哲学思考,写出了在现实生存困境中不断挣扎的肉身和灵魂,但也存在部分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及2011年中国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无论在选材、人物塑造,还是在立意、构思上均有不同凡响之处,忍不住让人拍案叫绝。它是中国迄今为止第一部关于计划生育题材的长篇小说,确实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部反映现实、直面人生的力作。  相似文献   

3.
从精神分析学角度对言莫言小说《娃》的主人公——姑姑的人格结构进行分析,在姑姑的青年、中年和晚年各个不同时期都存在着“超我”“本我”以及二者的相互冲突.而这种特殊的人格结构也分别在“家族纽带”“国家纽带”以及“‘本我’回归”三个方面表现出来.通过“姑姑”的人格结构分析揭示出每个个体只有超越“超我”的强迫,活出本真的自我,才能解除心灵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蛙》是莫言的一部经典力作,作者在本部作品中对人物的命名多以身体部位和人体器官词为主.本文对这种特殊命名方式进行分析,探究莫言对其人物命名所给予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5.
莫言在小说《蛙》中植入了别具特色的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地方文化与民风民俗。人物的取名、关于"蛙"的传说与象征以及书中描述的民间艺人捏泥娃娃的高超技艺等地方文化的植入一方面暗示了书中人物命运,刻画了人物精神与心灵,另一方面为小说增添了民族特色,丰富了小说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6.
从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来看,莫言有着独特的女性世界观,他的作品以男性创作视角来观察记录身边的事物,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小说《蛙》重点在于彰显其中女性角色的生命张力所在,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莫言创作《蛙》的主要原因。而《蛙》中对于女性生命张力的书写更是体现了莫言对于中国文化的追寻和其独特的女性创作视角。  相似文献   

7.
徐少纯 《钦州学院学报》2013,28(4):20-22,27
长篇小说《蛙》是莫言酝酿了十多年的作品,小说的成功源于它异于常规的形式、引人深思的内容,更源于作者独运匠心所选取的民俗意象。其中,"蛙"与"猫头鹰"意象引人深思,"蛙"是母神的动物化身意象,"猫头鹰"是母神的变容。它们充满着浓厚的民俗意味,蕴含着深刻的民俗内涵,体现了一直存在民众心目中的母神信仰,而母神信仰源于古老的生殖崇拜。  相似文献   

8.
残酷与火热的年代,锻炼了姑姑的坚强性格,培养了她对党和事业的无限忠诚。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姑姑铁面无私、冷酷无情,扼杀了二千八百个胎儿和三个孕妇,结果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姑姑晚年的忏悔,不仅昭示姑姑的良心发现和回归,以及对自己人生的重新审视,同时也提醒我们:"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蛙》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最好表征.《蛙》带有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魔幻现实主义使得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永久的生命力,这种创作手法对当代文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帮助读者阅读莫言作品、体会莫言的写作风格,选取获得2011年矛盾文学奖的莫言长篇小说《蛙》,试图通过对《蛙》中姑姑的性格特征分析,为读者提供阅读思维多元化的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11.
寻根文学是产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一个重要的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或文学思潮,莫言是在寻根文学兴起之时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他的创作突现生命力主题,并对现代的文明进行批判,从关注生命的基点深入到文化层面。  相似文献   

12.
莫言小说《蛙》一方面延续了他对生命的恶、现实的丑的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叙述姑姑万心、"我"用艺术来赎罪的失败,以及文学/艺术在残酷现实面前的苍白无力,否定了文学/艺术的拯救功能,褪去了文学艺术的神圣光环,流露出作者对文学艺术、对生命、对现实的深深失望,表达了一种宿命式的悲剧人生观。  相似文献   

13.
残酷与火热的年代,锻炼了姑姑的坚强性格,培养了她对党和事业的无限忠诚。在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时,姑姑铁面无私、冷酷无情,扼杀了二千八百个胎儿和三个孕妇,结果不仅伤害了他人,也伤害了自己。姑姑晚年的忏悔,不仅昭示姑姑的良心发现和回归,以及对自己人生的重新审视,同时也提醒我们:他人有罪,我亦有罪。  相似文献   

14.
地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作家的创作。在故乡齐鲁文化的影响下,莫言的作品显示出了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既有齐文化的自由浪漫,又有鲁文化的保守严肃。同时,齐鲁民间文化的现实载体——高密文化也为莫言的创作注入了活力。《蛙》作为莫言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作品中描写的风俗艺术、文化观念、各式人物形象都显示出了齐文化和鲁文化,以及二者凝结成的高密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莫言小说《蛙》在故事题材上的拓荒性开掘和叙述形式上的复古式实验,都不是简单的标新立异,而是蕴含着深广的叙事伦理内涵。小说通过姑姑历时性的身份变更和其他人物共时性的关系结构所呈现出来的故事伦理,远远超越了单纯生育政治的探讨,而具有了关怀整体存在及其道德困境的哲学高度。在叙述伦理上则通过书信体叙事和在小说中揉进戏剧的跨文体方式,巧妙表达出了罪感、忏悔及其救赎的内在关系,表现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对当代中国伦理问题复杂性的深刻体认和对现代性伦理困境及其救赎可能的独到思考。  相似文献   

16.
莫言是先锋派作家最具实力的代表,他大胆地进行语言的创新与实验,试图将语言的地位提升到小说本体的高度,表现出一种鲜明的语言本体意识。莫言无疑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驾驭语言的能力可谓登峰造极,其小说语言的创新实验突出表现在对语言的反常规运用方面,在词语的修辞上,善于运用变异手法对词语的形式、意义和搭配各方面进行开掘和创新。本文将以莫言的最新小说《蛙》为语料对作品中出现的词语变异修辞方法做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蛙》的主人公姑姑以妇科医生的身份经历了中国乡村几十年波澜起伏的生育发展史.在强大的国家政策和政治体制下,姑姑的人性被异化和扭曲。她从令人尊敬的“送子娘娘”变成追杀超生妇女的“女魔头”,深感罪孽深重,企图以捏泥娃娃来赎罪,却又不可饶恕地走上了卖假药、非法接生的罪恶之路。《蛙》深刻地批判了现实的残酷与荒诞、人性的变异与扭曲,呼吁人们在充满污秽的现实中保持人性本真的善良和正直。  相似文献   

18.
莫言在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关于莫言作品的日译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为基础,分析吉田富夫日译本《蛙》中所使用的翻译策略,期望对莫言的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9.
2013年,莫言在浙江大学首次谈到了自己创作的小说是有中国特色的“梦幻现实主义小说”。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生死疲劳》、《檀香刑》,深刻地体现了与古代志怪类文学的关系。他的小说不仅传承了中国志怪类文学的特点,更是在人物塑造的反传统化、建立自己的文学王国、创立“梦幻现实主义”小说这三个方面超越了古代志怪类文学,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