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在小学几何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学生在"看"中丰富想象,积累空间观念;在"做"中形成空间观念,发展想象力;在"用"中增强空间观念,提高空间想象力。  相似文献   

2.
戴维·哈维将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下的空间体验概括为"空间压缩"。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空间压缩"建立在空间的社会化生产基础上,并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压缩"体验和生产趋势。"空间压缩"的实质是将空间纳入到社交关系结构中,通过对各种碎片化的缝隙空间形态的发掘、利用和重组来打破甚至消灭各种空间障碍,并在"可见性"与"超空间"的精心设计中重构人们的空间观念和空间实践。这一过程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去仪式化"和"再仪式化"双重改造完成的,其直接的文化后果是传统伦理情感的渐趋消失。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的"去"是一个典型的位移动词,在"去VP"结构中,这种位移通过隐喻由物理空间层面投射到心理空间、时间层面和泛方向空间等非物理空间层面,从而造成现代汉语共时层面中"去"的语法化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素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积累丰富的空间感知,而且要为学生创造"做几何"的机会,努力引领学生在"做几何"中"发现几何",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34):80-81
小学数学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空间感,激发学生对于空间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在空间与图形上的学习效率。准备功课是学生学习中自我表达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小学的"空间与图形"中,探索以往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和课堂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权。文章简要阐述了中小学以学生为基础的教学中数学中"空间和图形"任务的概念,分析如今小学"空间与图形"课堂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前置性作业探索提出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一"第三空间"美国学者爱德华.索亚在其所著的《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与想象地方的旅程》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第三空间"的重要理论,使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在此之前,人们对空间的认识还局限于二元区分的模式,即"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划分。(一)"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所谓"第一空间",是指空间形式物质性的具象,它是可以通过经验进行描述的事物;"第二空间"是指人类认知形式的空间性,它是通过空间的观念进行再表征的。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在其小说创作中渗透着强烈的空间意识,随着时空的转换与叙述视野的开阔,小说中空间叙述呈现"学校"到"县城"再到"都市"的规律性。通过对王安忆小说空间叙述的分析,论证了其小说中生命意识的成长与空间的转换关系,尤其是女性生命意识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回顾我国数学教育教学领域关于数学能力的探讨中"空间想象能力"的特点,从对"空间"的认识出发得到了空间认知能力作为人的一种一般能力的重要意义,空间认知能力结构的研究指出空间想象能力是空间认知能力的组成部分,从逻辑和认识现实两方面回答了"空间认知能力是一般能力,而其构成之一的空间想象能力是数学能力是如何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构造的"空间",一种社会精心设计的"文化装置",其必然隐蔽着社会的秩序与规范,并对生活于其中的人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控制与影响.因此学校"空间"蕴含着"生活德育"功能.然而,学校"空间"在促成学校日常生活中道德可能的同时,由于其道德规范的预设性、道德标准的专断性,道德逻辑的功利性.使得"空间"本身也成为学校日常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一种限度.从空间社会学的视角出发,透视学校"空间"中生活德育的可能、机制及限度,进而促进学校"空间"生活德育功能的发挥,不仅是学校生活德育研究的一个新视角.更是学校生活德育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空间无大小且从属于心识,这是佛教对空间的基本认识.心识化的空间使真实的空间感消失而显现出"清净"的空间印象.禅宗直接将空间的内容归纳为心识,把心识的本质概括为"空",当意识到达清净时,关于事物运动的"法"与主观的"思"都还原为其自为的生态,空间的"空"性就呈现出来.当世界的"性空"认识及其妙不可言的情状产生后,世间就还原为"自在"的世间,人到达精神"解脱"状态.禅宗的心识空间解剖引导人从变迁的空间意象中认识其"假有"性质,以心灵的真实性来澄清外在空间的真实.  相似文献   

11.
人们通常认为四维和四维以上的空间没有明确的几何意义。本文通过选择合适的“参考点”和提出“空间级”概念,给出了多维空间的几何意义。认为宇宙是一个无限级无限维空间。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空间与图形内容改革历来都是国内外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对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三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和《英国国家数学课程》中"图形、空间与度量"部分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以便从中得到启示,为我国义务教育几何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几何图形的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就几何图形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上的特点以及学生空间观念形成的基本特征、过程,并提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几何教学策略,强调了直观教学和实践操作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等几何命题对初等几何的指导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例,分析,探讨高等几何命题对于初等几何的高观点指导作用。在更高层面上认识几何空间的基本特性、研究方法、内在联系,确认几何学的本质,从而发展几何空间的概念,以便更深入地认识和掌握初等几何,指导初等几何的教学与研究,居高临下地认识初等几何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进一步认识到高等几何不仅在提高观点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而且在论证方法,思考问题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巧妙,灵活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直线和平面”一间是立体几何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所面临的一道难关,如何使学生跨越这道难关,关键是在本章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立足对国内外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相应教材的对比分析,剖析《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及相应教材关于几何方面的特点和风格,并以此预测几何课程的发展趋势。主要观点是:义务教育阶段几何课程最重要的目标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赖以生存的3维空间,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几何教学应使学生在空间观念、合情推理和演绎论证、定量思维等方面都获得发展;几何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几何学习的重要渠道;使学生养成“说理有据”的态度、尊重客观事实的精神,形成质疑、反思的习惯,理解证明的必要性和意义,体会证明的思想,形成证明的意识,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是初中几何证明教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对学生在<空间解析几何>学习中常见的错误和困难,浅析空间思维能力,探索教学方法的改进,增强学习兴趣和专业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如何通过分析线性方程组导出组的解空间结构去判定几何空间中的线线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直播软件的兴起给“公共场所”的认定带来了新的发展与挑战。网络直播空间具有与传统意义上“公共场所”不同的特点,网络直播下“公共场所”的实践适用需要厘清网络直播空间的“公共性”标准、慎重认定、厘清可适用罪名类型,以便更好地规制信息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20.
由立体几何知识知道,空间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问题比较复杂。通过多元函数极值问题和向量问题两种方法,讨论空间两条异面直线的最短距离,并给出空间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