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纪念日。党的新闻事业,是在同 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 的。穆欣同志撰写的《中国命运攸关的 三次论战──周恩来领导党报和〈大公 报〉的政治交锋》一文,反映了党报与拥 蒋反共的资产阶级报纸斗争的一段重 要历史。重温这段历史,对于我们今天 进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很有 借鉴意义。 本期发表的是该篇长文的第一部 分。周恩来领导党报与《大公报》的三次 论战,《周恩来〈致大公报书〉》、《与大公 报论国是》、《可耻的大公报社论》等亦 将分次刊出。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致大公报书》于 5月 25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并经新华社广播,在 6月 13日延安《解放日报》及各解放区报纸发表。这封信发表后,立即轰动了重庆和国民党统治区,帮助人们弄清了真相,使一切造谣者无言以对。刊登这封信的《新华日报》增刊销售 1.7万多份 (其中重庆 1.4万多份 ),打破了以往的发行纪录。   与《大公报》发表反共社评同时,国民党康泽特务系统直接控制的重庆《商务日报》也连续发表反共社论。周恩来于 5月 25日为此致电毛泽东,说从近日《大公报》和《商务日报》发的社论看,国民党怕我们另立一个中心。主张不…  相似文献   

3.
《读1956年国家预算报告》是1956年6月10日人民日报社论,作者胡乔木。社论发表的前一天,即6月15日,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和农业部长廖鲁言在大会上作了报告。李副总理的报告题为《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近两万字。社论是配合报告发表的,是一篇解释型社论。这篇社论当年很有影响,它带出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1998,(5)
续上期)周恩来《致大公报书》于5月25日在重庆《新华日报》发表,并经新华社广播,在6月13日延安《解放日报》及各解放军报纸发表。这封信发表后,立即轰动了重庆和国民党统治区,帮助人们弄清了真相,使一切造谣者无言以对。刊登这封信的《新华日报》增刊销售17...  相似文献   

5.
微记录     
《档案与史学》2014,(1):39-39
正@观史察人:《大公报》曾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而著称,老板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每天到报馆阅读重要新闻。他们商量一下就决定当天社论的内容。然后让王芸生执笔,写好后稍作修改,一篇社论就出来了。张季鸾说,我们《大公报》的社论只管24小时,第二天就可以擦屁股了。而共产党人陆定一任《解放日报》总编辑时,明确说,我们的社论十年以后还要经得起审查,不能只管24小时。  相似文献   

6.
《浙江档案》2006,(2):60-60
在1945年的重庆谈判期间。有两则新闻与《大公报》有关,一则是公开的。即毛泽东的画像出现在《大公报》上;另一则是未公开的,即《大公报》社宴请毛泽东。毛泽东是8月28日到达重庆的,在29日《犬公报》的版面上,集中报道了毛抵渝的消息、特写、人物肖像,并配发了总编辑王芸生撰写的题为《毛泽东先生来了!》的社评,这样的安排在重庆各报中是最有特色的,受到中共代表团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大公报》渝馆总编辑王芸生撰写了一篇题为《为晋南战事作一种呼吁》的社评,发表在1941年5月21日的《大公报》重庆版上。为此,当时正在重庆的周恩来同志连夜疾书一信致《大公报》负责人,对社评涉及的在山西南部中条山战役中有损八路军的言论给予澄清。由此引起的“笔墨交锋”,曾经轰动山城重庆。1940年秋,八路军在华北发起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日军在重新检讨了自己的作战方略后,制定了《剿共办法纲要》,决定采取一切措施,剿灭共产党的势力。但在1941年的上半年,日军在选择打击目标时,却改变了原有计划。日军决定首先击破晋南国民党军队后再全力对付八路军。1941年3月,日军进犯中条山的迹象已很明显,各地不断有敌情上报,然而,驻守中条山的国民党军却未引起警惕,未作应变准备。日军于5月7日下午开始全面进攻中条山国民党军队。在这次中条山战役中,中国守军损失惨重,日军以极小代价占领了中条山地区。日军在军事进攻的同时,还到处散布谣言,以混淆视听。日语对华广播说:“以中条山为中心盘踞于山西省东南之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主力,于我军攻击重庆军时,不但始终持对岸观火态度,且出动游击队威吓重庆军侧面,并乘机解除败残军之武...  相似文献   

8.
1957年4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很有影响的社论,题为《关于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问题》。这篇社论是根据刘少奇同志当时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学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整理的,后来收入《刘少奇选集》。五十年代中期,百废俱兴。随着我国国民  相似文献   

9.
天津日报从2月10日至23日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和中心工作,结合天津实际情况,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为主题,连续发表了社论和评论员文章达11篇之多。社论和评论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党的基本路线,强调必须从天津的实际出发,加大改革分量。该报2月10日发表的题为《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的社论,是系列评论的首篇。社论一开始就阐明了天津市1992年工作基本方针是“解放思想、大胆实  相似文献   

10.
重庆《大公报》是1938年由汉口迁到重庆,于同年12月1日发刊的,日出对开纸一张。抗日战争时期,日销最多曾达到97000余份。重庆《大公报》经理是曹谷冰。抗战胜利后,曹调任天津《大公报》经理,由金诚夫继任重庆  相似文献   

11.
王芝琛 《传媒》1999,(3):44
老报人王芸生临终前,曾就一件亲身经历事与其子女谈写史。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等进行了举世瞩目的“重庆和平谈判”。其间,毛泽东曾与《大公报》王芸生等进行了多次接触和交谈。交谈基本上围绕着当时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进行。9月20日  相似文献   

12.
曾在重庆出版了13年的《大公报》如今已度过了百岁华诞。周恩来曾经多次说过,《大公报》的历史贡献,一是爱国抗战,二是她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培养了很多人才。包括英敛之、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杨刚、徐铸成、费彝民、范长江、萧乾、蒋荫恩、孟秋江、陆诒、彭子冈等,列入《中国新闻年鉴》“名人”的《大公报》编辑记者有50人之多。  相似文献   

13.
纪念王芸生,缅怀他对《大公报》的贡献,不能不提那篇著名的社评《看重庆,念中原!》,以及由此引发的《大公报》停刊事件.据我所知,当局勒令一家全国性大报停刊三日,“以示惩戒”,这在中国新闻史上还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14.
类别:新闻人才学编号——胡乔木盛产“社论”1941年2月,胡乔木被毛泽东点名调去当他的秘书。同年5月,延安《解放日报》创刊,博古是社长,他提出每天要发一篇社论,社论由中央同志及重要干部执笔。胡乔木电成了博古的约稿对象——有时,是博古请毛泽东写社论,毛泽东嘱胡乔木写;有时是博古直接约胡乔木写。胡乔木第一次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题为《救救大后方的青年),在1941年6月8日刊出,胡乔木在这篇文章中显示了他写政论的深厚功底。于是,《解放日报》编辑部“抓”住了他,约他不断写社论,光是1941年6月份便发表了他写的4篇社…  相似文献   

15.
1948年,华北解放区召开了一次中等教育会议。9月14日,由新华社发了一则新闻和一篇社论。这两篇稿子的标题都是毛泽东同志修改的。新闻的原标题为:《华北召开中等教育会议》。毛泽东同志修改为《华北中等教育会议决定改善中等教育诸项制度》,并且批了这样一句话:“凡新闻标题,必须有内容。原题并无内容,不能引人注目。毛。”社论的原题为:《关于中等教育问题》。毛泽东同志将原题圈掉,自己拟了一个新的标题:《恢复和发展中等教育是当前的重大政治任  相似文献   

16.
1938年12月抗战时期于沪迁渝的《大公报》是今天《重庆日报》的前身。1952年初改私营为公私合营,当年8月5日更改组成为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至此,《大公报》在渝走完了13年的曲折历程。  相似文献   

17.
《读1956年国家预算报告》是1956年6月16日人民日报社论,作者胡乔木。社论发表的前一天,即6月15日,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和农业部长廖鲁言在大会上作了报告。李副总理的报告题为《关于1955年国家决算和1956年国家预算的报告》;近两万字。社论是配合报告  相似文献   

18.
《大公报》1902年创刊于天津,跨越了晚清、辛亥革命、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全国解放、抗美援朝、和平建设等历史时期。报馆从天津起家,曾先后在上海、汉口、香港、重庆、桂林、北京等地出版。随着全国各地相继解放,天津《大公报》易名《进步日报》出版;上海《大公报》保持原名出版;重庆《大公报》则改为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香港《大公报》维持原样,  相似文献   

19.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在重庆举行的和平谈判,重庆乃至全国新闻界对此都予以极大关注。不过由于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不同,关注的姿态不尽相同。本文旨在分析《大公报》对“重庆谈判”的态度,通过与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共产党机关报《新华日报》相比,显示其民间报纸的内在特征。 (一) 迫切地希望毛泽东到重庆来,是《大公报》关注“重庆谈判”的第一个特点。 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邀请毛泽东“惠临陪都”,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第一封电报(寒电)发出后,重庆新闻界没有作出任何反响,就连《中央日报》也是如此。8月16日,《中央日报》和重庆各报都只刊登了中央社的新闻稿和蒋氏电报全文,而《大公报》除此之外,还在当日社评《日本投降了》中用充满激情的语句论及了蒋氏电报:“在我们欣庆胜利到来  相似文献   

20.
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史学会编辑的《坚持团结抗战的号角》,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书中收编了《新华日报》自1938年1月11日创刊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当局封闭止的整个九年的五十二篇“代论”,其中十八篇是周恩来同志撰写的。“代论”是《新华日报》社论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极其鲜明地反映了我党在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和人民解放战争初期对于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立场和主张。因而,这是一本珍贵的历史文献书籍。熊复同志为该书撰写了长达一万七千多字的序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