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信息是记者对新闻事物的反映,按照事本来的面目反映新闻是中外新闻记者孜以求的共同目标。然而,对于“如何来反”的问题,亦即涉及新闻表现手法,中外者却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形成了各自不的风格。比较而言,西方记者喜欢“感性表现”,中国记者偏爱“理性的陈述”。一、感性的表现西方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喜欢诉诸受的感性认识,善于捕捉新闻中的形象事实,那些容易被人直接感知的,能引起受众接兴趣的形象元素,比如精彩的场面、典型的节等,而后以流畅朴实的行文,充满感情的触,将其细致地描绘出来,对受众的感官产强烈… 相似文献
6.
7.
8.
如果单一地使用理性陈述的手法,读者对信息缺乏感性认识,对新闻信息的认知是模糊的,不确定的。这样的信息对于受众来说,就难以充分地接收。新闻就失去了传播的价值。基于此,消息写作中感性的表现与理性的陈述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闻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阅读近几届全国新闻奖的获奖消息,细心的人不难发现,这些消息比较注重用感性的手法来表现新闻了.如获奖消息<河北日报>的<我省交通图五年七变>,新闻以一个具体事例开头,写郑先生返乡时的两个"没想到":没想到旅途变得那么舒适、快捷、干净;没想到手中几年前买的交通图不能用了,原因是家乡的交通发展太快,以致交通图五年内修订了七次.小小的交通图折射出了河北省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的现状.这些获奖消息反映了目前我国消息表现手法的融合趋势,即"感性的表现"与"理性的陈述"的融合.我国的新闻尤其是消息写作长期以来理性的成分较多,感性的成分较少,如今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新闻的感性表现增多了,常常事理融合、化虚为实,不但增强了说服力,还使报道更有趣,可读性更强了. 相似文献
10.
美国新闻学教授麦尔文·曼彻尔说:“记者的第一信条也许是:要表现,不要陈述。”他在解释这个问题时又说:“平铺直叙会使读者或听众处于消极的地位,表现会使之身历其境。高明的作家总是让主人公的言语和行动来做到这一点。”曼彻尔教授的这段话看来说得相当客观,他专门用了一个“也许”的不肯定词,表示这个看法不过是他的一家之见。但是,把记者的“第一信条”说得如此明确,对新闻写作则是有提示作用的。 相似文献
11.
人们对客观事物都可作含糊的描述,有时甚至只有使用含糊陈述才能使话语得体、合适。所以,语用含糊在语用上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重点探讨含糊语言在公共媒体语言中的使用现象以及公共媒体语言使用含糊陈述的目的、动机与制约性。 相似文献
12.
《新闻大学》1998,(1)
事实与新闻有着割不断的联系。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事实是独立于人的精神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新闻则是人所报道的新近发生事实的信息。因此,事实是第一性的,先于新闻且不依赖于新闻而存在,新闻则是派生的,是人对所认识的客观事实的陈述。这些见解之所以正确,不仅因为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更因为它符合人们的常识。然而近年来由于受西方形形色色分析哲学、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首先在哲学界有人提出,只有物(东西)才是客观存在的,而反映物的性质、现象和物与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事实,却被认为是人对呈现于感官之前的物及其情况的一种经验和判断,并不是客观实在本身。在他们看来,事实实际上只是人的经验,至于经验背后有否真实存在的事实,因为已超出了人的经验范围,人们无从知晓,所以谈论客观事实是没有意义的形而上学的问题,于是得出结论:事实的本义就是经验事实。新闻界的部分学者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这种见解:“事实乃是对呈现于感官之前的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实际情况的一种断定或陈述。”有的新闻学研究者甚至据此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不是事实的什么反映,不是事实的报道,也不是事实的信息,新闻就是事实。”他们认为事实与新闻都是第二性的东西,都是人的经验和经验的陈述。那末第一性的 相似文献
13.
14.
15.
正新闻要求用事实说话,直观展现事实真相,让读者感觉如"亲眼所见"一般。如何实现读者与新闻人物的"面对面"交流,让读者"亲临现场"感受事件发生的进程?使用直接引语,让新闻人物开口说话,恰到好处地运用新闻人物的话语,哪怕只是一两句,它所产生的作用可能强过新闻记者絮絮叨叨陈述一百句。直接引语的作用增强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使用直接引语,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反映正在发生的事件,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现 相似文献
16.
17.
18.
隐喻陈述是隐喻表达的方式之一,并广泛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它是借助预设、衍推等表达形式,可以使特定话语的信息量激增。本文旨在通过阐述隐喻陈述的定义、特点,举例探讨隐喻中陈述句与非陈述句之间的区分,并揭示出隐喻句子如何成功地被用作是陈述的条件,进而通过对隐喻陈述的认识使交际中的双方能更清楚明白对话的意图,帮助说话者和听话人完成一次成功的交际。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