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像蕴灵     
在太极山顶环视四周,群山倍显矮小,顿然觉得视界清明,真乃藏仙蕴灵之地。太极山顶土层很薄,随处可见裸露着大小各异、沐风淋雨的石头,坚硬光滑的踏级、巨大雄峻的台基和厚实牢固的石墙以及石头修造的建筑和庙宇,古老而充满灵性。在"药王殿",我看到安放石像的庙宇  相似文献   

2.
珍闻集     
四千五百年以来,巨大的狮身人面像一直守卫在埃及吉萨的金字塔近旁,它下巴上留着一簇十四英尺长的石灰石胡须。然而,几个世纪过去了,不知是什么力量为这座谜一般的纪念像刮了脸修了面。为此,埃及一些权威人士打算把狮身人面像恢复成原来蓄有胡须的样子。他们的兴趣并非仅仅是打扮打扮。由于多少世纪以来的风吹雨打,高达十六英尺的雕像的颈部受到严重侵蚀,即使发生轻微的地震,也会导致重九百六十五吨的头像滚落下来。文化部长穆罕默德·拉德温说,“为了避免石像进一步遭到侵蚀,并支住头部,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把胡须重新安上。”据悉,原有的胡须只剩下了百分之十五,大部分保存在开罗  相似文献   

3.
埃及的纸草     
在埃及尼罗河畔的三角洲地带,茂密地生长着一种叫纸草的水草。如今。这种草只零零散散地残存在埃及遥远的国境边缘——尼罗河上游地区,还有西西里和叙利亚等地。这种草长年生长在河水不到一米深的浅滩里。半圆三角柱形状的茎呈绿色,有人的拇指一般粗,全长为二米左右。对埃及人来说,纸草自古以来就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之一。他们曾用纸草作成食品,用它的汁做饮料,用它的茎做衣服、鞋、柴、绳、帆布、船等。旧约圣经《出埃及记》第二章里曾记载着  相似文献   

4.
彭龄  章谊 《世界文化》2008,(6):13-15
我们与黑白、图玛德夫妇相识,是1993年我们到埃及工作之后,而知道他们却可以追溯到1956年。一天,我们进城去王府井,顺便去了中央美术学院去看望彭龄初中时的同桌艾民有,他那时正在美院油画系学习。他知道我们学阿拉伯语,便说:“美院新来了两个埃及留学生,是一对夫妻,名叫黑白和图玛德……”正说着,只见一群中国学生簇拥着两个外国青年从大操场边的教学楼出来,一路说说笑笑。民有说:“就是那两个留学生。  相似文献   

5.
医巫阁山位于辽宁省北镇县(今北宁市)与义县的交界处,扼守着东北通往中原的辽西走廊。这特殊重要的地理位置,必然使它成为北方民族和中原政权的政治家、军事家纵横驰骋的古战场。三年前,我听一位画家说,在附近的田园子村曾见过一个石像群,没有任何史料记载它是何人何时缘何而造。我们从北镇庙出发,在山林中穿行了约2公里多路,只听画家说了声:“到了。”抬头一看,隔着一条河谷,对面石崖上赫然出现了一组五座硕大的石像群(图1)。这群石像一字排开凿刻在一面巨大的切崖上。切崖面高2米,宽64米。崔岩上筑有滴水檐,檐下通有排水…  相似文献   

6.
古埃及人笃信万物有灵,他们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够复活,直至永生。这种观念深刻地反映在埃及一则古老动人的传说之中。相传古代埃及有一位英雄叫奥西里斯,他是天神与地神的儿子,也是埃及人的国王,在他的统治下,埃及人民过着幸福安定的生活。奥西里斯有个弟弟叫塞特,他嫉恨哥哥的威望与地位,想害死哥哥以夺取王位。塞特想出了这样一个诡计:他请奥西里斯和许多人来赴宴,席间,他搬出一只华丽无比的箱子,说谁能够躺进这个箱子,就把它送给谁。很多客人都试过了,但都不合适。轮到奥西里斯时,他刚躺进去,塞特就盖上箱盖,加以重锁,把…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宏伟的埃及金字塔是由数以万计不幸的奴隶建造的,这些奴隶被迫排着一字长队,在监工皮鞭的淫威下永无休止地拖拉着建造巨大墓穴所需的数吨重的岩石。但是现在英国考古学家罗莎莉·戴维告诉人们,情况并非如此。她认为建造金字塔的劳动大军是由独立的工匠们组成的,他们显然属于中等阶级。戴维是英国曼彻斯特博物馆的埃及古物学者,她反复分析了1887年传奇式的英国考古学家弗林德斯·皮特里从埃及一个名叫卡哈恩的城镇取来的文物,这些文物证明约在4000年前卡哈恩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古代文明的长河中,古埃及文明当属最悠久、最厚重的一支。由于古埃及文明的巨大而神秘力量的感召,近两个世纪来,各国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探险家趋之若骛,纷至沓来。浩瀚炎热的大沙漠,千辛万苦的旅途,无情地消磨了他们的精力和锐气。碍于数千年的时空阻隔,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谜团,现代人的智慧和力量显得欠缺和渺小。但只要探索就会发现。法国与埃及关系在18世纪末叶的巨变,奠定了埃及学的历史发端,也造就了两位埃及学的伟大先驱——多米尼克·维旺·德农和弗朗西斯·商伯良。作为新兴的社会科学分支,埃及学涵盖古埃及的历史、宗教…  相似文献   

9.
日前,第一届“埃及文化周暨埃及综合艺术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开幕。中国文化部副部长赵维绥、埃及文化部副部长法齐·法赫米·哈迈德在开幕式上分别讲话,他们热情洋溢地高度评价了中埃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文化合作成果,共祝埃及文化周在中国圆满成功。埃及驻华大使阿里·侯萨姆丁·希夫尼及其他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和首都各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亦藉埃及文化周之机向中国公众致函:“勿庸置疑,强化中国文化与其他国家的对话与交流的机制,表明不断开放、互相理解、互相参与对于铸造人类的现在与未来的重要性,而其基础正是和平、…  相似文献   

10.
埃及时间今年10月28日晚,开罗国家歌剧院内气氛热烈,伴随着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奏响的欢快旋律,埃及“中国文化周”正式开幕。埃及“中国文化周”系中埃两国文化部联合主办的大型国际文化活动。中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埃及副总理、埃中友协主席尤素夫·瓦利和埃及文化部部长法鲁克·胡斯尼等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演出。此前,他们还为“中国造型艺术展”而共同剪彩。胡斯尼部长和孙家正部长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胡斯尼部长说,埃及的古老文明值得骄傲,世界上同样拥有这样骄傲的国家,当首推中国。中国是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尽管埃中两国相距…  相似文献   

11.
彭龄  章谊 《世界文化》2006,(10):7-9
当电视新闻里传来埃及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纳吉布·马哈福兹病危的消息时,我们的心不由缩紧了。绵绵情思,不禁飞向开罗。94岁高龄的他,一生经历过多少风雨、多少坎坷。明知这一次恐怕难再出现奇迹,但我们仍期盼着,期盼着他早日康复……纳吉布·马哈福兹是埃及现代文学  相似文献   

12.
竖琴踞乐队正中央,宛如船首之破浪神雕刻。竖琴在音色和形状上都别具一格,又十分壮观,因而非常引人瞩目。竖琴也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不仅在历史上,而且在文学和神话中也有许多关于竖琴的佚事传闻。每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孩童都知道天使们弹奏竖琴,而且他日后进了天国也将弹奏竖琴。竖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纪元前约四千年。在那个时候,世界上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家:埃及和中国都发明了形似竖琴的古老乐器。据说,竖琴也是起源于中国的又一项发明。但它在中国并没有多少发展,而在埃及和中东却盛行起来。古埃及的许多壁画都描绘着约有十二个竖琴手的乐队在演奏的情景。那些竖琴虽然大小不一,  相似文献   

13.
王冠史话     
人们将头饰作为王权象征的历史可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那时,在古老的尼罗河流域并存着上埃及和下埃及两个王国。为了显示权力、尊严及对保护神的敬仰,上埃及国王戴着白色高顶头饰。埃及统一后,国王号称“上下埃及之王”,同时将两种王饰合为一体,也许这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王冠了。但是,真正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却是头盔形和环箍形王冠。它们的雏形源于波斯帝国和亚美尼亚的君主所戴的王冠,这种王冠刚劲挺拔,下面环绕着一个代表等级的白蓝两色交织的宽大环箍。随着时间的流逝,环箍逐渐被视为王权的象征而单独佩戴了。到…  相似文献   

14.
雪冬 《世界文化》2008,(9):26-26
这个埃及女孩被父母卖给了一个富有人家.并被主人非法带到了美国。在两年的日子里.她失去了自由,干着繁重而肮脏的家务活。后来有一天.获救的机会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泛舟尼罗河     
很小,我就知道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从那时,我就渴望亲眼一睹举世闻名的金字塔、魅力无穷的狮身人面像和雄伟壮观的古代神庙。今年,我终于有机会一圆自己童年的梦想了。提起埃及,一定要说到尼罗河。是尼罗河,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埃及文明,她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94%的人口集中在尼罗河两岸。埃及面积的96%是沙漠,气候炎热干燥,水源几乎完全来自尼罗河。从飞机上俯瞰埃及大地,尼罗河犹如一条玉带,绵延不断地向前流淌,河水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林和粮田,恰似尼罗河两侧绿色的长廊。除此之外,便是一望…  相似文献   

16.
从埃及回来已经有几个月了,在埃及拍摄的几百张照片一直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呆了几个月.不是因为没有好的照片,是因为埃及的题材太神圣了,神圣以致沉重.如同卢克索神庙里的不朽的石头.让我这几个月来每天都能感觉到它们的份量.以致我不敢轻易触动我笔记本电脑里“我的照片”中拍摄的“埃及”子目录。  相似文献   

17.
那是1825年,整个开罗在沸腾。当时,统治苏丹的埃及地方长官慕克·贝将两只长颈鹿作为礼物赠送给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帕夏。没有谁比法国总领事贝尔纳迪诺·德鲁韦蒂更兴奋的了。当长颈鹿被送到开罗时,他便抓住了这一机会。他知道,埃及的君主们历来有将巨兽赠送给别国君主以表示敬意的传统。德鲁韦蒂当即提出将来自苏丹的两只长颈鹿之一赠献给法国国王查理十世。这将是一件特殊的礼物,因为在法国,人们还从未见过长颈鹿。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立即应允了。但是,接着出现了如何将长颈鹿运往法国的问题。德鲁韦蒂  相似文献   

18.
王姣 《世界文化》2011,(1):13-14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初曦地之一,尼罗河年复一年送来丰饶的黑土地,金字塔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埃及这个偌大的竞技场幕起幕落,无数英雄豪杰登台退台。而最有名的表演者,当推希瞄化时代托勒密埃及(公元前305—30年)的末代法老克列奥帕特拉七世。  相似文献   

19.
其实我从未想过要去埃及,对那里也并没有什么"情结",除了金字塔和法老,我对埃及的印象就只有"古老而神秘"这两个抽象的形容词,而且对于在骄阳似火的8月奔赴非洲我也很是犹豫。然而机会就摆在眼前,为什么不呢?  相似文献   

20.
刘武 《世界文化》2009,(9):42-44
离开埃及的苏伊士运河,穿过西奈半岛向努韦巴前行时,我就踏上了圣地之旅。通往努韦巴的山谷据说有123道弯,几乎没有一处直道,道路两旁峰峦相接,壁立干仞,不知当年摩西带领在埃及过着奴隶生活的希伯来人走出埃及时,是否就通过这条弯曲、狭长、险峻的通道。接近努韦巴走出山谷后,眼前豁然开阔,我很快就来到了连通红海的亚喀巴湾,看到了那艘即将带我进入约旦的“王子”号游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