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郁达夫在南洋代理《星洲日报》主笔期问所撰政论(主要是该报社论)具有饱满的爱国热情和鲜明的写作特色,如:论据确凿有力,论析精辟深刻,文风尖锐泼辣,语言形象生动,等等。其成因则在于传统文化的长期浸润,贯通中西的广博知识及对敌国内情的洞察。  相似文献   

2.
思念故园的归乡情结、国破家亡的感伤情怀与恢复河山的爱国情操,构成了郁达夫海外旧体诗创作的主要内容。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生活环境,造就了郁达夫诗歌特殊的风貌。其中所包涵的满腔热忱与赤子之心,最终完成了诗人自己生命的绝唱。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的散文、旧体诗以及日记,与古代的文人雅士的诗文一起,参与了闽都(福州)形象的构建。他饱览福建地方史志,对闽都福州的历史变迁,发展脉络把握十分清晰;他具体而细致地描写福州风光、尤其是福州的形制风貌,三面环山,中流一水,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等特点;他推崇闽学,景仰闽都人才荟萃,风雅不绝;他赞赏并陶醉于闽都之美女、美食、美味。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在南洋时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文学主张。他认为抗战之时文学应与政治紧密联系,要以战事为主要内容,大力提倡反映生活及时的报告文学体裁。文人要以中外优秀作家为榜样,在民族战争中培养人格、锻炼思想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用"自叙传"的形式塑造了这样一群形象:软弱、敏感、自卑、不甘堕落却又无力新生,穷困潦倒却又充满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的零余者。这些形象融入了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报刊和书籍等大众传媒也参与了郁达夫自叙传形象的塑造。同人杂志等纯文学刊物给郁达夫提供了实现文学理想的阵地,商业性质的出版也参与制造了这类自叙传形象。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郁达夫,曾留学生活日本长达十年之久,与日本结下了复杂的因缘。他创作的一系列小说、散文等作品呈现出十分鲜明的日本形象。文章通过梳理其具有代表性的关于日本形象的作品,来分析这些形象,并探讨作为形象学理论层面上的"他者"形象——日本的意义。主要包括日本自然风景形象、日本女性形象、日本男性形象。希望从中探窥出郁达夫所理解和认知的日本以及对"自我"身份返观的审美心理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7.
重庆国民政府为应对日伪对南洋华侨的蛊惑性宣传,同时为给政府各部门在南洋和华侨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案和依据,于1942年设立南洋研究所,开展南洋和华侨诸问题的研究。研究所制定了庞大的研究纲领,但是主事者安插亲信、内部矛盾尖锐、研究条件有限等因素,导致整体成效不佳,开办三年后被撤销。研究所出版《新南洋季刊》两期,刊载研究南洋的理论方法、介绍南洋史地、民族研究、华侨研究、经济研究等论文,对普及南洋知识、推动南洋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在揭露日本侵略南洋图谋和行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郁达夫小说人物形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强烈的体验性、紧迫的命运感、灼人的病态美。人物形象的体验性表现为情绪体验、内心体验和精神体验三个层次,具有很大程度的真实性;人物形象的命运感表现为穷愁感、苦闷感和多余感三个层次;人物形象的病态美则表现为忧郁美、孤独美、变态美三个层次。正是因为这三个人物形象特性,郁达夫才在现代文学史上确立了他有别于其他作家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由他所开创的"自叙传"感伤小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代表。主要是从他笔下"零余者"的形象分析其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0.
把郁达夫小说中“零余者”形象纳入世界文学的轨道,与西欧。世纪儿。形象进行比较分析,从人物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个人经历及个性品质方面加以共性的阐述;同时又从人物形象共有的叛逆精神和作品中同样的爱情(或色欲)描写两方面加以细致分析,意在说明“零余者”与“世纪儿”这两者之间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种契合现象。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是一个典型的以委婉柔美风格见长的浙西作家,他浪漫多情的性格气质,柔性的审美情趣,水性的艺术思维方式以及其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阴柔伤感的美学风格,细腻纤巧的表现方法,都鲜明地显现出吴越文化(主要是吴文化)对他产生的不可忽视的深刻影响。试图从郁达夫的创作中寻找吴越文化的深深印痕。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富才华、最具个性、最有民族气节的文人之一.他一生不得志的主要原因应该归结于时代和社会,同时还有命运的捉弄以及中国文化的排异性.这些为我们评价达夫及其作品以及今天的文化建设均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随着历史的发展 ,我们对郁达夫作品中的性爱描写要进行再认识。首先 ,人们对一些性行为的态度变化应该影响到对郁达夫作品中某些性爱描写的认识。其次 ,我们把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描写与他本人的散文、日记等联系起来考察 ,又可以发现其小说中的有些描写实际上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最后 ,再把郁达夫的作品放到性爱文学作品的历史长河中看 ,可以看到郁达夫虽然在具体表述上有时显得难以把持 ,但仍在展示生命的内蕴上提供了丰富的景观 ,寄寓着创作主体对人类生命内在的某种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前期的中国文坛上,郁达夫以其独具个性的小说创作在青年读者中引起了一股“郁达夫热”。本文试图返回历史语境,以“郁达夫现象”的生产、传播和接受为支点,来审视五四退潮期在青年一代身上所出现的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欲望与道德的矛盾以及他们颓废的反抗方式等时代症候。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在中国新学史上独具特色。表现在:强烈的抒情色彩;露骨的坦率和大胆的自我暴露;忧郁感伤的格调。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一是独特的生活经历造就的郁达夫的个性气质。二是中国古典学的熏染,三是受外国学的影响。内容和题材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郁达夫是现代中国文坛一位极具个性的作家。文章首先分析了现代性的两种质素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冲击。进而在分析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在郁达夫身上留下的不可磨灭的痕迹的同时,分析了西方现代文明给他带来巨大影响。郁达夫终其一生在这两种文化的漩涡中求索和挣扎并在文学上结出了累累硕果。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兴起。郁达夫作为当时享誉中国文坛的知名作家,不仅在社会活动方面与左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其文学思想、创作实践也呈现出明显的左翼文学特征,可以说,郁达夫在当时是一个具有浓郁的左翼倾向的作家。他真诚地接受了代表时代潮流的左翼文学的影响,努力从各个方面突破自我,表现“生的苦闷”和时代苦闷,成为忠实的“时代表现者”。同时,由于个人的文化心态的制约,郁达夫并非纯粹的左翼,其文学创作又呈现出多元性与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被誉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开创者,但他的作品因充满"病态"的性爱描写而饱受争议,通过分析其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在"病态"性爱描写后面有着自身的写作目的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个"坦率到可以惊人"的现代作家郁达夫,在创作上高举"自叙传说"的旗帜,在他的散文作品中将他的整个心灵都奉献于读者之前,其真率自然的感情,犹如"从肝肺中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