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汉语言文学专业素质培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思想范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素质培养问题。素质是一个人内在的思想、学识等因素和外在行为、能力等因素融合为一的整体性体现,可分为行为素质和能力素质两个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可将"写"(文章写作)、"说"(口头表达)、"书"(汉字书写)三方面的能力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基本能力素质的培养取向,并具体分解为五个方面:公开发表一篇文章、能说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写一笔规范且较美观的钢笔行书字、阅读100部以上的参考书、听一些专业课之外的课并写出有关论文。在制定这样的能力素质培养方案时,应确立素质与能力融而为一的整体性观念,充分注意其规则域限性、实施和考核的可操作性、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参与性以及结合相关的社会力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彭欢 《文学教育(上)》2022,(10):143-145
课程育人对高校教学的积极导向已经成为共识,而课程育人的策略和实施路径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本文利用课程调查数据,探索课程育人的模式。研究认为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课堂教学的基础夯实、学科竞赛的产出导向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有正面影响。因此,通过“思政、教学、竞赛”课程育人模式的可行性探索,可以为课程思政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育人范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专业实践平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完善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进行探讨,为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传统文化修养、夯实国学基础,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适应能力的学生,我们对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基本摸清了学生对古代文学教学的评价和期望,对促进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提高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使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培养模式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本文以南华大学船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提出从实用性的角度,优化课程,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强化课程应用性,提高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能力,并且从创新的角度,突破专业限制,进行教学内容创新,并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构建,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增强其在社会立足的本领。  相似文献   

6.
学科应用性一般是对学科体制健全程度和发展水平进行衡量的标准,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在高校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成为教研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入手,对教学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全面优化开展。  相似文献   

7.
8.
在全球化背景之下,我们所面临的文化环境日趋复杂,传统学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经受着传统性要求和现代性要求双重考验。故而,面对日益复杂的环境,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这是时代的要求。本文将分析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9.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是崭新的教学改革项目。“计划”所涉及到的对“卓越教师”概念和“卓越教师培养”内涵的理解以及课程建设等问题,都将直接关系到此“计划”实施的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原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教材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目前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真正凸显“师范性”,实现培养“卓越教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新的社会人才需求架构下,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和新的知识观为改造提供了本体论、认识论基础;在高校由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以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中,专业的应用性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指明了专业改革的方向,对于专业具体的教改实践活动给予了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1.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不算很强的专业.然而,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学生,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强烈要求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那么,对如何加强汉语言文学的研究,也有了其实际存在的意义.本文将通过揭示汉语言文学当前面临的现状,针对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方面提出实际的对策,从而,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够增强其应用性,使修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正确的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的实际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能够更加明确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当在哪些方面提升自我,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能够适应适应社会的需求,找到自我的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一个专业性较强的传统专业,其培养模式如何适应当前对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这将是本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概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通过穿插介绍分析其他专业在新环境背景下的教育模式转变,提出了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以人才应用能力为培养核心目标,重视在学科建设、教学方法变革和教学实践方式的改革,确保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人文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在剖析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情况,顺应社会实际发展需要,以国内外前卫教育观念为指导所提出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以求培养出兼具人文性与应用性,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实用性的技能的一专多能、高素质、实用型的创新人才,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服务。因此,对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文性、应用性的培养,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新时期、新时代发出的最强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高校的双语教学工作已逐步发展起来。本文主要从双语教学的内涵、高校汉语言文学开展双语教学的意义、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以及思考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寻找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及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现状的双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孟鲁莎 《教师》2014,(28):35-35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目的是掌握基本的语言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如何开展汉语言文学教学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基于此,本文就重点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进行分析,以供广大教育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汉语言文学作为我国的传统学科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却很欠缺.本文探讨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境况,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对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应在突出文化性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学生学习困难大积极性低下的现实困境,优化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和教材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围绕学生主体地位展开课堂教学,将专业文化教育内化为学生以德促才的综合能力,为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复兴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战略指导思想,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当前面临着诸多困境,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坚实基本功和突出特长的专业人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最佳策略.实践这种最佳策略的基本途径是科学设置专业课程体系,系统策划专业实践活动,具体深入的管理、指导与考核.  相似文献   

19.
曹琪 《考试周刊》2009,(46):39-40
实施母语教学的语文教师.对创新人才的影响最早、最久、最深、最远。因此,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具有教育前瞻性,重视该专业学生创新素质的建构,为创新教育培养预备队,为造就中国未来的创新人才奠基。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