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绝句论诗这一形式后,宋元明清,相沿不断,代而有作。有的阐发理论,有的品评作家作品,有的兼顾其他。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便是运用绝句的形式系统地评论历代诗人、阐述诗歌理论的著作,她是论诗绝句这块园地里的一株奇葩,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首先,《论诗三十首》容量大,气魄大。三十首开端有总论,末尾有总结,中间二十八首具体评论历代诗人及其作品,首尾一贯,组织严密。在第一首诗中,作者以“疏凿手”自任,旨在继承和发扬由《诗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正本清源,别裁伪体,使诗歌创作泾渭分别,达…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杜牧、李商隐、姚合、许浑、马戴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以期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韩愈、刘禹锡、白居易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化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姚莹《论诗绝句六十首》中对钱起、朗士元、柳宗元等诗人作品评价的三首绝句作了一些解说,从而帮助初学者对姚氏论诗绝句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陶晓跃 《师道》2005,(4):27-28
“一篇《锦瑟》解人难”(王渔洋《论诗绝句》)。《锦瑟》,李商隐这首七言律诗,仅仅五十六字,却引出历代诗家的纷纭众说,有的以为是歌咏瑟声的“适、怨、清、和”的音乐意境的;有的以为是为一个名为锦瑟的侍婢而作的情歌;有的以为是诗人悼念亡妻的挽歌;  相似文献   

6.
自杜甫<戏为六绝句>开创了以绝句论诗这一形式后,宋元明清,相沿不断,代而有作.有的阐发理论,有的品评作家作品,有的兼顾其他.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便是运用绝句的形式系统地评论历代诗人、阐述诗歌理论的著作,她是论诗绝句这块园地里的一株奇葩,在中国古代诗论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刘曼丽 《文教资料》2012,(26):84-85
《唐人万首绝句》是清代王士祯晚年在南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的基础上删定而成的一个唐人绝句选本。王士祯论诗标举"神韵","神韵"说也在其各个诗选本中得以彰显,单从《唐人万首绝句》的选本文本角度考虑,绝句这一文体本身"无言之言,若尽不尽"的特点就与"神韵"说相互映衬,互为彰显。  相似文献   

8.
陈宏 《学语文》2009,(6):40-40
解读《锦瑟》(见卷首)难矣战!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存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王渔洋《论诗绝句》也叹:“一篇《锦瑟》解人难。”刘学锴和余恕诚合著的《李商隐诗歌集解》列举了42种解释。王蒙干脆将其弄碎重组成七青体、长短句、对联体。当然有些勉强,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们对此诗的无奈。  相似文献   

9.
杜甫在中国古典写实主义诗歌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也开了一代之先河,《戏为六绝句》系统、全面地体现了杜甫的诗歌理论。本文阐释了杜甫的诗歌理论主张:不贵古贱今,不崇己抑人;去粗取精,大胆借鉴;熔古铸今,自成一家;崇尚写真,注重骨神。《戏为六绝句》实为"诗论之绝句",其论诗之方式、宗旨对后世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10.
赵执信论诗诗的体裁包括绝句和古体诗。他的论诗绝句集中概括了其诗歌理论主旨,语言简练而含义丰富、深刻,与《谈龙录》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他的论诗古诗篇幅浩大,内容丰富,指摘诗坛流弊、评点作家作品精当而又深刻。赵执信的论诗诗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以诗论诗是我国诗歌评论的一种传统形式。姚莹的《论诗绝句六十首》是杜甫《戏为六绝句》与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的继承和发展。它对从诗经、汉魏乐府到宋、元、明、清的历代诗歌都有所论述,对各个朝代的主要诗人的创作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也有所评论。姚莹在这六十首论诗绝句,强调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赞扬了一些爱国忧民的优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诗歌十分繁荣,在发展至一定阶段之后产生了论诗诗,开创了以诗论诗的独特体式。试从论诗诗的源头谈起,探讨自杜甫《论诗六绝句》开创绝句论诗以降的论诗诗,并以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为例,探讨论诗诗的创作、影响和局限。  相似文献   

13.
《锦瑟》诗为李商隐自题《李义山诗集》的第一篇,诗人46岁时所作。元好问《论诗绝句》评曰:"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这首诗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审美空间,本文就此谈谈教学构想。  相似文献   

14.
上元二年写作于草堂时期的《戏为六绝句》是杜甫最重要的论诗著作,在《戏为六绝句》中杜甫提出了“亲风雅”、“当时体”等观点,“亲风雅”、“当时体”等主张对杜甫草堂时期诗歌思想的多样化和艺术形式的升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使杜甫的草堂诗体现出了“诗史”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红楼梦》中林黛玉一处论诗之误和黛玉所写一绝句中一处明显错误,并且分析了其错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丛炜莉 《学语文》2006,(1):33-33
潘岳是西晋义坛的翘楚.刘师培先生说:“六朝论西晋文学者,必以潘陆为首。”(《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潘岳的一生,署作颇多,但最有争议的是《闲居赋》。元好问《论诗绝句》云:“心面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是说潘岳矫情造作,在赋中掩盖了他热衷仕选、烈颇卑膝的直实想法。以至后人大多沿袭元氏的看法,以潘岳之卑劣人品来否定其作品,认为《闲居赋》是人品与文品分离的典型,这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戏为六绝句》为杜甫一生诗学造诣和论诗宗旨所在,几可涵盖杜甫全部诗歌理论,欲探究杜甫诗歌理论主张,舍此费能!兹就《戏为六绝句》之主张,参证其他诗篇,综述杜甫主要诗歌观念如次:一、提倡风雅,重视比兴《戏为六绝句》第六首归结为"别裁伪体亲风雅",杜甫虽不否定齐梁,但最终仍在提倡《风》、《雅》。缘《国风》与《小雅》,为中国诗歌之始祖,《国风》好色而不淫,  相似文献   

18.
论朱筱园《论诗绝句五十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筱园《论诗绝句五十首》,“论”与“诗’并重,开端有总论,末尾有总结,篇幅宏伟,结构严密,论述精辟。处处不乏真知的见,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地位当在王士祯、袁枚仿元遗山的论诗诗之上,可与元遗山《论诗三十首》相媲美。  相似文献   

19.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一千多年来注家纷纭,莫衷一是。郭绍虞先生的《杜甫戏为六绝句集解》一书,比观众说,分类排比,详加按语,集其大成,诸家引用,多以此为准。马茂元先生作《论戏为六绝句》及《谈杜甫七言绝句的特色》,论述了《戏为六绝句》的内容和相互关系,说它“是一篇杜甫的论诗之纲”。就《戏为六绝句》的主题和结构加以推敲,自认为诸说皆有不当之处,略表已见,就正于诸位先生。  相似文献   

20.
叶燮的《原诗》借鉴程朱的格物理论从主客角度论诗,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诗歌的审美性。但由于其思想的局限,《原诗》的格物论出现了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是它不可避免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