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古诗韵律操教学设计思路小学的韵律活动,动作简单、生动活泼、节奏感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传递经典文化素养?笔者试着利用古诗讲究押韵、对仗和节律,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小学韵律活动的教学目标不谋而合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古诗内容,发挥室内多媒体的优势,创编以形体动作来表现诗魂的古诗韵律操。古诗韵律操选择了活泼欢快的古诗配唱音乐,每首音乐控制在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文化视域下对体育新闻报道的审视与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后,起源于西方社会的消费主义正在渗透中国城乡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在消费主义初露端倪的时代,中国媒体体育新闻报道表现出全球化、媚俗化和娱乐化的时代特征.在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下,中国媒体体育新闻报道贴近受众习惯,内容由"硬新闻"向"软新闻"转变;主体形象由"民族英雄"向"商业偶像"转变;报道方式由"刚性说教"向"柔性娱乐"转变;媒介形式由"单一有限"向"多样融合"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消费主义文化对我国社会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媒体体育新闻报道一元化价值观的主导地位遇到了多元化价值观的挑战.同时,消费主义文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对"休闲"日益关注.消费主义文化的负面影响正是导致我国媒体体育新闻报道失范行为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有九成"没有固定体育文化项目"的市民"愿意参加或尝试新型体育文化形式",二成"有固定体育文化项目"的人群也"愿意参加或尝试"。因此,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有必要对体育进行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创新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原创、整合、重塑与引进。原创即是创造全新体育文化形态和文化内容的方法,如手杖健身操;整合是将不同类型或性质的体育文化按一定秩序结合起来,在功能上实现优势互补的方法,如海派秧歌;重塑是将原有体育文化的赋予新的时代含义,使之发生质的飞跃的方法,如三林龙狮;引进是吸收、采纳外来的相对比较成熟的体育文化先进形式与内容,如排舞。指出在进行群众性体育文化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坚持科学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历史尺度与时代尺度的统一,群体尺度和整体尺度的统一,以促进群众性体育文化能够健康、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全球化的视角出发,对体育文化发展中存在的文化多样性、文化帝国主义、文化先进性等特征进行分析和论证,认为体育文化的多样性是全球化时代世界体育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表现,是世界各国民族体育文化形式维持其存在的主要表现;文化帝国主义使世界各国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存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先进体育文化符合社会发展的未来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因而是体育文化发展共同追求的目标。并进一步提出.追求先进体育文化是中国体育文化建设的必然道路。  相似文献   

5.
正传承——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杂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需要各种形式的传承与发展。杂技文化与饮食也可以有所关联。当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饮食消费正逐渐演变成一种饮食文化消费,在品尝美味佳肴时开始关注用餐环境的文化氛围与个性化。河南省杂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在倾力打造这样的餐饮形式——杂技文化主题展示馆"水秀宴"。作为国际杂技文化产业园的重头项目,杂技文化主题展示馆立足于古老的杂技之乡,融合传统杂技文化表现元  相似文献   

6.
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回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演绎和归纳等方法,剖析了体育文化的定义、内涵以及体育文化的多元并存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回归走向:竞技体育文化价值的和谐回归;休闲体育文化价值由"社会需要"向"个人需要"的转型;"人文价值"人类未来体育文化价值的崇高理想;"幸福体育"人类体育文化价值的最终回归.  相似文献   

7.
《体育与科学》2018,(5):109-114
本文分析了基于当下社会文化背景我国冰雪文化普及的理论之维与实现机制,认为:物质要素、观念要素、制度要素以及组织行为要素是构成我国冰雪文化普及理论的核心要素;在物质要素的表现上建造冰雪文化的实体环境是冰雪文化普及之"本",在观念要素的表现上营造冰雪文化氛围是普及冰雪文化之"魂",在制度要素的表现上以创新驱动引领冰雪产业发展是普及冰雪文化之"力",在组织与行为要素上人才的培养与创新实践是冰雪运动普及发展的"根";冰雪文化普及的实现机制在于建立多元的冰雪文化资源供给模式,对大众冰雪文化供给侧进行有效治理;以产业驱动为导向加强土地和场馆设施的资源供给,补齐冰雪场馆发展短板;着力改革冰雪人才培养供给侧,破解冰雪人力资源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优秀文化复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背景下,研究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创新发展的路径,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法、访谈法等分析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发展的趋同表现、趋同机制、趋同危机,并提出组织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显示,民间传统体育组织发展呈现形式趋同性,表现在组织目标、结构、活动、策略、政社关系等方面的趋同。组织趋同的内在机制为强制机制、模仿机制和社会规范机制。组织趋同可能带来组织多样性受损和文化多样性破坏,引发组织生态系统和文化生态系统失衡。内涵式的"求异"发展是组织创新发展的策略选择,组织应以文化价值挖掘为核心、以行为活动活态传承为关键、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物质资源保存与开发为表现等进行特色文化品牌塑造。  相似文献   

9.
正《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百科全书,内容博大精深。中国红学大家周汝昌说:"……这部书中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表现为‘通之于人众’的小说形式。如欲理解这一民族文化的大精义,读古经书不如先读《红楼梦》"。《红楼梦》反映了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是最富有典范意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7,(10)
几千年来我国古陶瓷所表现的艺术形式可谓是丰富多彩,所达到的艺术效果可谓是精美绝伦;所采用的工艺技巧可谓是巧夺天工;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可谓是博大精深。既有器型上的千变万化,又有釉色上的变幻莫测,还有纹饰、图案上的包罗万象,更有书法艺术留下的诗词、歌赋、名句、名篇,使藏家、鉴赏家徜徉在古陶瓷艺术的"万花筒"中如醉如痴,流连忘返。在这个满园春色的百花园中,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与科学》2017,(3):32-37
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师徒"传承和"师生"传承的演变为研究对象,研究武术文化传承机制的变迁。认为:以"师徒传承"为主体的宗族和血缘关系传承是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主体形式;社会变迁改变了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承的主体结构开始向契约关系转化;武术文化主体传承方式的演变促使文化构成的结构发生改变。具体表现为:传承方式的改变促使武德和武礼等民间礼俗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和淡化;"师生"传承代替"师徒"传承后,促使现代武术文化教育呈现"批量标准量化生产模式"和"打"、"练"分离的内容体系;现代"师生"传承的理性认知代替了"师徒"传承的感性体认;"师生"传承的多元动机组合冲淡了传统"师徒"传承的价值认同。研究进一步认为,传统与现代各有利弊,有必要实现两种模式的融合与创新;深入发掘传统武术文化传承的仪式化认同是实现文化自觉与自信的有效途径;传统武术文化的哲学思想和理论是对现代武术"过度竞技化"倾向的有力调和。  相似文献   

12.
运用逻辑分析法对当今社会发展中体育体现出的"多元力量"进行分析.体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自身蕴含着潜在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外在力量和内在力量:外在力量主要指体育所表现出的政治力、经济力和发展力特征;内在力量主要指体育所表现出的精神力、教育力和文化力特征.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势名"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进一步规范太极拳"势名"及其英文表述形式的目的,从传播学的视角,考证了太极拳"势名"的文化特 质;阐释了其文字符号的内涵及所表达的动作图景;指出了目前太极拳"势名"英文翻译中的错误,同时,提出了对部 分太极拳"势名"英文表述的商榷意见。旨在从术语概念上,力求太极拳文化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体育与健康艺术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普通高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艺术素质发展走向及对策进行剖析,探索高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艺术素质发展的意义、现状、组织形式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高校体育"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的最佳选择内容是健康艺术;高校体育促进学生健康艺术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和历史意义;研究现状基本处于体育课程文化盲点及文化主体无意识状态;组织形式得天独厚,渠道流畅;研究方法宽泛等。  相似文献   

15.
王坤 《体育科技》2015,(1):54-56
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无锡青少年女子足球"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通过分析得出无锡青少年女子足球队"体教结合"培养模式影响因素依次为:训练水平、文化水平、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经费投入及竞赛水平,而其中最为关键的5个子因子分别为:文化学习的时间;训练时间;管理体制;训练组织形式;文化课程水平。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进行整理.指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文化形式.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文化性特征表现为鲜明的地域性、浓厚的民族性、独特的传承性、宗教信仰性、融合与多样性和多元与规约性;其体育特征表现为健身娱乐性、竞技与对抗性、极强的观赏性和广泛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有着文化上的"血脉亲缘",且两者的历史进程也极其类似。但是,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相比,在当下的发展却不尽如意。为借鉴日本武道的发展经验以及消除中国武术的"大国情怀",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和访谈专家学者的基础上,选取两者的差异为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中国武术与日本武道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文化背景的差异;发展理念的差异;表现形式的差异;精神诉求的差异。除此之外,还有推广形式的差异;所推崇对象的差异;对短兵器热衷的差异等等。通过这些差异性的表现,不难看出两者共性中的个性,可以说日本武道与中国武术相比,已经貌似而实不同。  相似文献   

18.
古奥运会之所以能够在1000多年后得到复兴,其主要原因是成功地实现形式、内容、意义的转换.使之与人们生活需要一致、与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一致、与世界国际化发展的趋势一致.我国民俗体育文化的发展必须契合当前我国人民的生活需要,把握当前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可采取"走出去"与"拿来主义"相结合的策略,将中国民俗体育文化推向世界;必须对其在形式、内容、意义上进行适当的转换和改造.  相似文献   

19.
民族体育的特征、功能和传播方式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民族体育的性质是一种初级文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活动形式简单、粗糙;内涵鲜明、生动;地域特色浓郁。其基本功能是娱乐;教育;整合。其传播方式主要有:文化同步的发展;使民族体育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沟通;文化交流使民族体育之间进行着有意识地融合;民族生产力的发展,形成对异族体育文化的接受。  相似文献   

20.
校园体育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需要规范和引导来移风易俗,是实践和时间的累积,在动态变化中逐渐沉淀为一种"集体人格"。校园体育文化表现为群体性、趣味性和树人性特征。校园体育文化构建需要关注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诉求和文化自信。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表现在文化空间争夺、团队意识教化和终身体育文化意识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