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丽是一个失去父亲,又被母亲遗弃的孤儿。几经辗转,最终被敬老院收留,生活才算有了着落。在班里,她一向沉默寡言,几乎没有笑容。 一次自习课,当我走到她的身边时,她抬起头,怯生生地问:“老师,您喜欢花吗?”我随口说:“喜欢。”她似乎想再说什么,但终究没说,低下头继续写着。第二天清晨,她出现在我面前,带着几分矜持说:“老师,你把它栽在你家,开粉红色的小花儿,可好看了。”这时,我才注意到,她的手里轻轻捧着一棵稚嫩的花苗儿。潮湿的叶片上挂着几滴晶莹的露珠,煞是惹人爱怜。没等我说话,她早已把花苗儿放在我的手中,转身跑回了教室。  相似文献   

2.
班级惯偷     
本刊驻江苏灌云小记者朱玉琛报道某日,我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三个同学,便和她们一起走。当时她们正聊得热火朝天,我不禁问了一句:“你们在聊什么呢?”“聊媛媛呢!”小惠又问:“她怎么了?”“你不知道吧。”小月神秘兮兮地说,“小甜的辅导书不见了,你猜结果怎么样?在媛媛的书包里找到的。”我一听,惊讶地说:“媛媛会偷东西吗?”“嗯,你还不知道啊?”小惠想了想,也说:“以前我每天都带几十块零花钱,花不完就放在书包里,结果都没有了。还有一次更惨,我带了300多块钱,也是放书包的,都没了。照这样看,我还真怀疑是她干的呢!……”我听了不禁心寒。…  相似文献   

3.
梦中,我上了一列火车,在车上遇见一位白胡子老人。 我问老人:“这列火车开往何方?” 老人说:“终点站!” 我又问:“还有多久才能到达终点?” 老人说:“我快到了,你还有六十多年!”  相似文献   

4.
梦中,我上了一列火车,在车上遇到一位白胡子老人。我问老人:“这列火车开往何方?”老人说:“终点站。”我又问:“还有多久能到  相似文献   

5.
在一次公开课上,我采用了“开火车”认读的方式巩固生字读音。“火车”开得很顺利,可轮到一位静的小女孩时,只见她猛地站起来,张开小嘴,刚要读,却又停住了。我一边指着那个生字,一边用鼓励的眼神看着她,希望她不要紧张。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可她还是读不出来。这时,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到她身上,教室里出现了难  相似文献   

6.
取信     
小女孩的爸爸从远方给她寄挂号信来。信就放在邮电所的桌子上,可办事员就是不肯给她。“我怎么知道你就是收信人呢?”办事员不信任地看着小女孩。小女孩想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相片,“您看一看,这到底是不是我?”办事员把照片上的小女孩仔细看了看,又打量一下眼前的她,“没错,看来是同一个人。”说完,把信交给了小女孩。取信  相似文献   

7.
鹅太太洗澡     
鹅太太记性不太好,总要忘 记些什么。 一天晚上,鹅太太想洗个 澡。她把绿色澡盆放在地板中央, 把水壶放到炉子上,拿出两块又 大又软的毛巾和一块粉红色肥 皂。然后她坐在椅子上读起《动物 晨报》来。 鹅太太读了一则故事,又看 了几幅画。这时,她想起了烧着的 水,就跑到炉边瞧瞧,水已经热了 ──正好用来洗澡。 她把毛巾、肥皂、衣服、拖鞋 都放在澡盆的椅子上。 “哎呀,”她叫了起来,“我还 得要一条浴巾呢。” 她取来一条上面绣着一朵花的蓝色浴巾。然后啪一声跳进浴盆。 “肥皂拿来了,浴巾也在这儿,”鹅太太自言自语地说,“…  相似文献   

8.
收票员     
于淼是个好动的孩子,平时做事没有长性。今天游戏时,她对我说:“岳老师,我们开了个小剧场,我想当收票员。”我问她:“收票员要坚守岗位,你能做到吗?”她很肯定地回答:“能。”“好,我同意你当收票员。”于淼高兴极了。一会儿,她又来找我:“您能为我找个小东西装门票吗?我的手快要拿不住了。”“你动脑筋想想,一定会有办法。”她想了一会儿说:“放在小筐里行吗?”我见她想出办法很高兴,说:“当然行。”于淼一直站在“剧场”门口收票,没有乱走。我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我用报纸折了一顶帽子送给她,于淼戴上帽子真神气,一…  相似文献   

9.
助人风波     
我同桌泽萍的《语文》课本不见了。“刚才明明是放在桌子上的,怎么会不见呢?”泽萍说。大家开始帮泽萍找书,可是抽屉里,板凳下面,全没有。看着她着急的样子,我真想帮帮她。忽然,我想起家里还有一本《语文》课本,那是假期时我向表姐借来预习用的。  相似文献   

10.
与花儿攀谈     
我站在一株花面前,这花孤零零地生长在一座被遗弃的花园里。这花园坐落在沙漠中的一个庭院中。这个地方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只有她。我以为她一定渴望有一个绿色的伙伴来陪伴她。我对她说:“早上好!你是此处最美丽的花朵!”她说:“‘最美丽’是什么意思?”我明白了,她太谦虚了,谦虚到这种程度—不知道自己是美丽的。我又问道:“你在黑暗而沉重的泥土中开辟道路时,想到什么?你感到很痛苦吗?”花儿说:“什么叫‘痛苦’?”我明白了,痛苦只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中。我又问道:“你现在想些什么?”她说:“我在想给空气送去芬芳的时刻。”我问道:“你为何…  相似文献   

11.
黄娅 《今日教育》2006,(2):23-23
下午游戏活动时间时,我班幼儿正在玩“扮家家”的游戏.我也走到孩子们身边想和她们一起玩游戏。可是我刚走过去就见到尧尧小朋友将玩具娃娃的头“取”了下来.然后将娃娃放在桌子上又拿起旁边的餐具玩了起来。我见尧尧没有理会娃娃就问:你在做什么呢?尧尧说:“我在给娃娃做饭。”“你的娃娃呢?”她好像意识到了什么。她难过的看着娃娃说:“他的头和身子不小心分开了,他生病了。”我又问:“尧尧.你说怎么办呀?”她看着玩具娃娃很难为情的说:“我把她送医院吧?”  相似文献   

12.
摸书     
名叫莫拉的这位老妇人嗜书如命。她认真地对我说:“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把宇宙放在书里还有富裕。”我说。她笑了,点点头表示同意,又说:“我收藏了4000多本书,每天晚上协颂用眼扫一遍,才肯关灯睡觉。”  相似文献   

13.
小女从幼儿园一回到家,书包还未来得及放下,就急忙问我:“树叶有红颜色的吗?”我望望她,没有急于回答。小女儿常跟我到附近的学校去玩,总看到两棵长满红树叶的红叶青,按理说她是明知故问的。再说,古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小女她也是早就能背的,“枫树叶子是红的”,她也是知道的。 我问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她在幼儿园画画吃了老师的批评。这次画画比赛,设了一、二、三等奖。获奖的可以得火车玩具或童话故事书,因此,女儿画得很用功、极投入,她特想得到火车玩具一的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每逢春节,女儿都能得到不少的压岁钱,但我和妻子从不过问她如何花法,只是在她的储蓄罐上贴上一句话:“钱要用在刀口上。”一次,她看到女同学头上都夹着一支很时髦的玫瑰花发夹,也想买一支。她捧着储蓄罐想了半天又放下了,说发夹时髦一阵子之后就不会再用了,能省则省。她用理智战胜了盲目从众心理。一天,我带她去市场买菜,看到街口有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当众跪着,胸前挂着一块纸牌,上面写着“我要上学”的说明,说她死了父亲,母亲又卧床不起,她被某中专学校录取,却无钱上学,请求好心人施舍云云。女儿看了,把钱从袋里掏出又攥住…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青年》上看到一则短文《花神与花》,大意是:播种的季节到了,花神要将花种撒向大地。她拿起一包花种说:“孩子,你去开成红色的花吧,因为红色象征着热情。”她又拿起一包花种说:“孩子,你去开成白色的花吧,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就这样,她拿起一包又一包花种,对它们说了要开的颜色,将它们撒向了大地。她对最后一包花种说:“孩子,你是幸运的,去吧,你想开成什么颜色就开成什么颜色的花吧!”开花的季节到了,花神下地巡视,看到众花争奇斗妍,惟独一株绿色的植物枝头什么都没有,它说:“我不知道要开成什么颜色的花。…  相似文献   

16.
来信节录     
“《新作文》进入我的生活已经很久了,成了我不可或缺的朋友。她是一本极其个性的杂志,不仅有玲珑的外形,还有丰富的内涵。记得“热读调查表”上问到一本杂志最重要的是什么,我想当然是文章,尤其对于作文类杂志。文章之好,应兼具文学性与思想  相似文献   

17.
意想不到的事终于发生了,在只有83分的数学试卷上,她竟冒父母之名签字。她模仿我签字的以假乱真的笔迹叫我吃惊,而这种做法更让我心颤! 女儿上小学时,常常带试卷或作业 本叫父母签字。凭良心说,她学习挺认 真。如果是满分,我便利索签名赞许说: “就要这样,对作业要求百分之百正确才 行。”女儿似乎懂得我盼女成凤的心情, 常炫耀:“老师今天又表扬我了。”有时还 会扭扭捏捏地提出要求:“想要块花橡 皮”或“想换个铅笔盒”。女儿真会抓时 机,没什么说的,只要成绩好,我肯定会 奖赏。 我爱女儿,在她身上寄托着我的希 望,她…  相似文献   

18.
刘霞 《师道》2005,(1):61-63
当我还是长江边一个无名小镇上的初中生时,“北大”这个名词就被圈进了想象的光环里。后来.我在北大百年校庆之后、名气更为蒸蒸日上的那一年,幸运地叩响了她的大门。我诚惶诚恐地坐上了进京的列车,不曾想,我和一群外地新生在北京西站一下火车,就被姗姗来迟的校车拉到了一个郊外的地方——偏远荒僻的北大昌平分校。  相似文献   

19.
张英 《天津教育》2004,(7):26-27
一位同事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家买了一盆花,她非常喜欢,每天都给花浇水,并把花搬到阳台上去晒太阳,一有空就给花修剪枝条。可不知为什么,花却渐渐地枯萎了。她很难过,于是就想把枯萎的花连同花盆一起扔掉。有位懂养花之道的邻居对她说:“花还没有死,它的根部还有  相似文献   

20.
从杂志上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一位饥寒交迫的穷人到富人家门口,对看门的仆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耗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然后这个可怜的穷人请求厨娘借给他一个锅,以便让他“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很惊讶:“我倒想看看你怎样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答应了。穷人于是到路上捡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