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浙江长兴县“教育券”制度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实地调查,本文分析了浙江长兴县“教育券”制度的特点、“教育券”制度对当地教育的影响,认为:长兴县的“教育券”是对特定学校的一种价格补贴,“教育券”制度从本质上不同于美国的“学券”制度;“教育券”并非是引起当地教育发生变化的唯一因素;“教育券”的价格补贴作用和政府导向作用均对当地家庭的教育决策行为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务院2007年“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试行运用教育券发放国家助学金的办法”规定,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将国家中央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各类资助以教育券的形式发放.可以发放针对普通中等职校学生的“普通教育券”,发放针对贫困生的“补助教育券”,对贫困生又可具体针对其贫困程度的不同而发放“深度贫困补助券”与“普通贫困补助券”,根据生源地的不同而发放“西部教育券”与“中部教育券”,针对国家鼓励和重点扶持的艰苦行业和专业发放“艰苦行业/专业补助券”,满足不同特质学生的需要,既保证了其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平等受教育权,也保障了其上学的选择自由,既体现了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又实现了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四年前在中国大陆浙江省长兴县开展的“教育券”实验以及其后的“监利变法”等各地的“教育券”实验,都曾经让人们兴奋和充满了期待,认为一场改变中国公共教育资源传统配置方式,进而引起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进程已经启动。四年过去了,原来预期的变化并没有发生,虽然还经常有关于“教育券”的报道,但传统的公共教育财政体制依然故我地在原来的轨道上运行。“教育券”实验在中国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教育券”在中国的前景如何?这是每一个关注中国“教育券”实验、教育效率和教育公平以及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人迫切希望了解的答案。本期专题“教育券的多重视角”组织了4篇文章,试图从不同角度为读者提供分析上述问题的新线索。在这4篇文章中,有3篇是以“教育券”为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的缩写稿,分别提供了长兴的案例、美国的案例和关于“教育券”与教育公平之间关系的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堪称近年来研究“教育券”问题的力作。另一篇是在对全国有代表性的“教育券”实验区开展最新调研基础上为本专题撰写的专稿,是一篇关于迄今中国大陆“教育券”实践总体情况的一个述评,有助于读者超越“教育券”的具体实验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相信读者在阅读这一组文章后,对中国大陆的“教育券”实践会有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消灭错别字,本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但是在中学及中专学生中错别字现象仍然严重。如把“如愿以偿”写成“如愿以赏”,把“再接再厉”写成“再接再励”,“画卷”“书卷”写成“画券”“书券”而“国库券”“入场券”中的“券”又写成  相似文献   

5.
浙江省长兴县为了解决职业高中和私立学校的生源困难问题,采取了实施“教育券”政策的做法,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教育券”也被国人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以长兴县实施的“教育券”为引子,对“教育券”的提出及在我国实行的实际情况进行论述,进而对“教育券”这一政策进行分析,提出目前地区性实施模仿性的教育卷计划需要斟酌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券”实践的现状、问题与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政府短期政策目标开展的“教育券”实验是目前名目繁多的各种“教育券”项目的一个普遍特征,而基于普遍提高公办学校办学效率或普遍体现公民平等教育权利的“教育券”项目还没有出现。由于在观念、政策和利益三个方面与现行体制之间存在冲突,中国大陆的“教育券”实验至今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只有在教育公平真正被置于教育政策的核心位置,并且这种公平是在公民权利平等的基础上被理解和认识时,“教育券”实验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6,(3)
基本案情浙江省长兴县于2001年夏天出台了“教育券使用办法”:向就读民办学校的新生,发放面值500元的“教育券”,向就读公办或民办职业学校的学生,发放面值300元的“教育券”,学生入学后,教育局根据“教育券”金额将其受教育的教育费发给相应学  相似文献   

8.
《教育》2006,(2):63-63
浙江省长兴县于2001年夏天出台了“教育券使用办法”:向就读民办学校的新生,发放面值500元的“教育券”,向就读公办或民办职业学校的学生,发放面值300元的“教育券”,学生入学后,教育局根据“教育券”金额将其受教育的教育费发给相应学校。  相似文献   

9.
詹克斯型教育券具有“受限制的竞争性”和“典型的补偿性”两大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詹克斯教育券理论基础上实施的美国“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和哥伦比亚政府的教育券计划实践证明,詹克斯型教育券能够增加低收入家庭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平等机会.我国教育救助领域存在挤占救助资金、冒领救助金和遗漏救助对象等现象.在教育救助领域引用詹克斯型教育券有利于减少上述现象,提高教育救助效率,促进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10.
白可 《老年教育》2014,(5):46-46
据史书记载,我国最早的信用机构是南北朝的“质库”(类似典当业),到了唐朝中叶出现了“柜坊”等,凭证有相互约定的实物,即具体的一样东西,较多的则使用“凭贴”、“书贴”、“文券”、“券契”等,  相似文献   

11.
近段时间有关于教育券制度的讨论在我国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对于“教育券”是否能够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的效率,以及“教育券”政策是否适应我国的教育现状等问题各个学者都有着自己的见解.本文试对教育券现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以及其目前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对教育券制度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施丽红 《继续教育》2010,24(2):25-27
在“政府责任”和“市场化”的前提下,在继续教育领域具备了推行“教育券”的可行性。不仅如此,在继续教育领域推行教育券还有助于改变继续教育经费的发放模式,有助于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服务,有助于转变教育观念。因此,有必要以莱文模型为指导,通过建立个人继续教育帐户和发放具有一定面值的继续教育券,建立与此相应的管理机构等来建构具有特色的继续教育券制度。  相似文献   

13.
美国的“教育券”计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对政府指派的公立中小学的质量不满,部分学生及其家长希望能转到其他学校,尤其是质量好的私立和教会学校。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家庭支付学费,20世纪90年代,部分城市和州政府推出了“教育券”计划。一些私人和私立机构也为低收入家庭的择校生付费。早在20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曼就提出了“教育券”思想。时至今日,关于“教育券”的争议有增无减。由公款资助的“教育券”计划虽然不多,但毕竟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公立学校。适当参考美国“教育券”的做法,对于正确处理我国中小学生的择校问题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聚焦:教育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教育》2003,(1):2-3
2001年5月,《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体相继刊登了浙江省长兴县推行“教育券”制度的报道。2002年12月8日,浙江省教育厅组织召开了“教育券”制度专题研讨会。使得“教育券”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张垚 《成人教育》2006,(11):93-96
20世纪90年代,随着蒙古国政治经济的转型,在职教师培训领域实施了教育券改革。由于国际压力和本土力量的不一致性,教育券改革在商讨、颁布、实施三个层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源于蒙古在后社会主义时期特殊的社会现实。国际与国内、传统与现代等多种力量的交织和斗争决定了蒙古此次教育券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职业教育研究》2004,(8):17-17
为鼓励农村学生就读职业学校,长春市已确定从今年起向农村初中毕业生投放“中等职业教育教育券”,获券学生可凭此抵缴与券面资金等额的学杂费。为此,长春今年拿出200万元作为职业教育券专项资金,按照每人每年500~1000元的标准,向家庭困难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发放。“教育券”每张  相似文献   

17.
一九四九年七月,随着《银元及银元兑换券发行方法》的颁布,银元券被运到西宁,但直到九月初西宁解放前,国民政府中央银行西宁分行一直未能“奉令发行”。西宁分行既未“奉令发行”银元券,又元“奉拨”的银元可供兑换银元券,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诸方面原因导致银元券在青海地区出现了这种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8.
《浙江教育科学》2004,(6):34-34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办事处和中心学校共同举行了“教育券”发行仪式。今后凡是具有当地户籍的学龄前幼儿和家庭贫困的中小学生,都将无偿获得政府部门发放的“教育券”,以券的面值来充抵相应学费。据省教育厅有关人士透露,这是山东省地方首次发行教育券。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教育券”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自2001年开始试行教育券。他们对美国的教育券制度进行了改造,尝试发行3种不同面值的教育券:200元、300元和500元。到当地民办学校的清泉武术学校读小学、初中的本县义务教育对象,凭“教育券”每学期可减免500元杂费,这笔钱由县教育局支付给学校,缴费余额由学生自付。对报考公办学校———长兴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初中毕业生,教育局直接把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券发放到初中。愿意报考职业技术学校的同学,都可以在本学校领到这样的一张券,学生在报到时将教育券上交到该职业技术学校,抵缴300元的学费,缴费余额仍由学生自付。在教育局审核后,学校凭券及在校生名册到教育局把券兑换成现金。截止2002年,该县共发放60多万元的“教育券”,约占长兴教育财政年投入额的7‰。2002年秋季起,长兴县教育局又决定,将“教育券”发放的范围拓展到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发放对象是贫困学生。小学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一张面额为200元的教育券,初中阶段的贫困生每学期可获得一张面额为300元的教育券。“教育券”每年发放两次。目前,在省教育厅的鼓励下,浙江省的多个县区也准备试行长兴教育券的做法。  相似文献   

20.
速览     
我省向家庭困难幼儿发学前教育“资助券”。从今年春季起,我省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幼儿发放“资助券”,用于抵扣幼儿园保教费和伙食费,帮助他们完成学前教育。据悉,资助券不能兑换成人民币,仅在缴纳保教费和伙食费时才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