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廖良国 《四川教育》2021,(5):44-46,48
习作教学要走出无序化、低效化的窘况,必须创新习作教学体系,守护魅力习作教学之本;以读促写随课练,夯实魅力习作教学之基;建构情趣化课堂,激活魅力习作教学之源;多元多维巧评改,舒展魅力习作教学之翼.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习作评改教学办法少、质量低这一问题,就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进行了新的尝试,利用网络的巨大优势,实施网络环境下习作教学策略,构筑网络环境下学生习作评改方式,整合网络资源提升习作评改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何萍 《小学语文》2008,(1):78-79
【教学目标】 《礼物》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习作教学的内容,其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评改自己的习作,强调文从字顺的习作基本要求,领悟写好人物内心活动的方法,在“欣赏、提问、建议”的习作评改过程中,使学生思考和评改别人和自己的习作。  相似文献   

4.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自我评价—初次修改—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二次修改"的多元化习作评改模式.教师通过编制评改表格,教给学生评改方法,指导学生自评自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改互评,在多元化评价中激发学生再创作的热情.这样的习作评改模式实现了评改主体多元化、评改方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生写师改"模式,增强了学生对习作评价、修改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5.
习作评改,既是连接本次习作与下次习作的桥梁,又是教师习作指导的延伸、拓展和补充,在作文教学中起着反馈写作信息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习作评改往往采用教师包办的方式,容易导致写作信息反馈不及时:教师不能及时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成败得失,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学生也不能及时了解自己作文的优劣,不能及时改进自己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脚步,科学、有效的作文评改方式成了教育工作者的追求.过去评改学生习作只是老师的工作,学生没参与其中,学生缺乏评改作文这一至关重要的能力.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应改进评改方式,让学生、家长加入评改作文的行列,真正实现快乐习作,让学生的习作观念由"写完为止"转变为"写好为止".让我们载着新课标这艘航船,去探讨作文评改方式,让学生插上"会改"的翅膀,为习作评改载回满满的知识铺垫.  相似文献   

7.
习作是一项难度较高且有一定创造因素的综合性作业,因此,在习作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培养小学生选材、构思、表达、评改的能力.现在一些教师比较忽视小学生习作评改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如何消除学生对习作的恐惧感和神秘感,激发习作兴趣、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笔者在习作教学中主动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练习,降低习作难度,改进评改方式,与学生共享作文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滕连花 《广西教育》2014,(13):41-42
一直以来,学生习作的评改都是以"习作讲评课"的形式出现,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自主参与权,学生对习作评改毫无兴趣,习作评改教学效果不佳。经过多年教学观摩与实践,笔者认为,习作评改课应该是欣赏和修改的集合,让每个学生在习作评改中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习作中精彩的地方,从而增强习作的信心。同时,教师要把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修改习作,使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通顺、生动。  相似文献   

10.
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习作评改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作文修改和评价的重要性,既要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能力,还要关注学生自主评改的态度、过程和方法。通过习作评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找到有效地改进措施。调查显示,如果采用教师评改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自身缺陷的了解也不够全面。所以,要采用自主评改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高菊云 《广西教育》2014,(29):13-13
正习作评改作为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环节。"评"侧重于引领和指导,而"改"侧重于斟酌与修正。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的习作评改思维空间相对狭隘,主要体现在评改形式单一、目标空洞、评语概念化等。如何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习作评改应当多元化,学生在习作评改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提高习作评改的有效性。一、凸显师生角色定位,构建习作评改的框架从教师层面来看,习作评改是习作教学的再度指导,从学生层面来说则是习作的二度创作。习作评改既需要教师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评改是习作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曹雪芹十年寒窗,几易其稿才写成《红楼梦》这一名作。“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惜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评改方法单一陈旧,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无序性,使得评改流于形式,个别教师甚至只重习作指导而忽视评改。面对这种种揪心的现状,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该怎样有效地进行习作评改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摸索,认为以下几招或许能“玩转”习作评改。  相似文献   

13.
习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评改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我们只注重习作而轻视评改,那么要想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极难的,因此,我们要把握好这个重要环节,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其实新课标也明确要求我们努力转变评改观念,改变评改方式,采取自评自改、互评互改和教师评价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及潜在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尽情释放出“童真”,写出有创意、有个性化、尽善尽美的文章来,为学生今后步入竞争激烈的社会成为开拓创造型的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一、传统习作评改的弊端 传统写作教学十分注重教师对写作技巧及语言知识的讲解,评改习作的任务全部由教师承担,这种习作评改方法有以下弊端.  相似文献   

15.
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评改习作的现状,然后从个人自改、他人评改、小组评改、组际评改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评改习作的施行,最后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评改习作施行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徐文静 《教育现代化》2006,(10):121-122
习作,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作教学也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一直以来,多数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不会选材,不知道写什么;不善表达,不知道怎么写;不愿评改,不知道如何改,选材、表达、评改成了学生习作道路上的三道障碍。这时,教师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呈现丰富、形象的素材,根据需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言之有物;利用媒体促进思维,让学生言之有文;训练学生自主评改,让学生言之有理,就能有效地突破习作教学“三关”。  相似文献   

17.
小学传统的习作教学重指导轻评改,一直无法摆脱“作文难”的现状。按照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教学整合的要求,在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就运用网络互动平台辅助习作评改,既重指导更重评改,把写作文更要改作文的意识从习作一开始就植根于学生的头脑,逐步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写作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前习作教学呈现"评改低效"的现状——教师负担重,学生收益低,究其原因,是习作的"评"、"改"分离。以教师为中心,评改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缺少学生的真正参与。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笔者实践后形成了四种富有童趣又行之有效的习作评改组织新策略:在"碰碰吧"里碰撞观点,提升智慧;在"帮帮营"里真心互动,携手共进;在"聊聊群"里七嘴八舌,分享心得;搭上"大篷车"享受教师团队的流动评改。希望能推开习作教学的另一扇门——让有情有趣的评改帮助学生提高作文鉴赏能力和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习作教学呈现"评改低效"的现状——教师负担重,学生收益低,究其原因,是习作的"评"、"改"分离。以教师为中心,评改过程中忽视学生的内心需求,缺少学生的真正参与。在生本理念指导下,笔者实践后形成了四种富有童趣又行之有效的习作评改组织新策略:在"碰碰吧"里碰撞观点,提升智慧;在"帮帮营"里真心互动,携手共进;在"聊聊群"里七嘴八舌,分享心得;搭上"大篷车"享受教师团队的流动评改。希望能推开习作教学的另一扇门——让有情有趣的评改帮助学生提高作文鉴赏和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王丹丹 《小学生》2013,(9):87-87
一直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只重视小学生习作前的指导,对习作的评改缺乏相应的思考与改进,评改作文模式成了定势,即对所有学生的习作都进行精批细改,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等等,按部就班。有的教师甚至按照成人的认知水平、个人喜好等去修改学生富有童趣的语言、富有个性的表达。国家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