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命变色龙     
美国生物学家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上发现了一种罕见的"一年生"变色龙。这种变色龙生得慢、死得快,它们的孵化期需要8个月,而只生存4个月就死去了。有关专家表示,这是世界上已知最短寿的四足动物。这种名为"拉波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中国的龙年。从已经挖掘出的化石来看,我们还不能说龙是一种曾经真实存在动物。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龙的喜爱,并把某些可爱或威武的动物命名为"龙"。变色龙变色龙身体细长像龙,其突出特征是随着环境变化或传递信息而改变体色。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在自然界中它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变色龙可以通过改变皮肤颜色来使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躲避捕食者的袭击。但是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变色龙之所以要改变颜色,远不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更是一种与同类彼此沟通的方式。变色龙变色的本领来自于它们皮肤上层的一种名叫色素胞的特殊细胞。在变色龙身上一共有3层色素胞,色素胞中充满了不同种类的色素。最深的一层以黑色素为主,中间的一层则呈现出各种深浅不一的蓝色,最上面的一层包含黄色和红色的色素。变色龙通过神经刺激来控制色素的分布,从而达到改变皮肤颜色的效果。新的研究发现,变色龙皮肤颜色的变化常常是为了…  相似文献   

4.
正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以昆虫为食。它们的捕食方式各式各样,例如,蜘蛛张上一张大网"守株待兔",鸟儿用它们又尖又长的喙发起攻击。变色龙以活物为食,从不吃素,捕食手段堪称一绝。变色龙舌头捕食如闪电变色龙是非常奇特的爬行动物,主要栖息在树上。BBC网络频道的一段视频用慢镜头向人们展现了一只豹纹变色龙攻击一只蟋蟀的惊人画面,这种变色龙生活在温暖而潮湿的马达加斯加  相似文献   

5.
神奇变色龙     
柯永亮 《科学与文化》2006,(12):F0002-F0002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变色龙》刻画了一个见风使舵的人物--警官奥楚蔑洛夫。从此,"变色龙"就被作为一个贬义词广为使用、不过,自然界的变色龙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虽说是恐龙后裔,它们对人类可丝毫无害。时下,奇特的变色龙已经为更多人接受,甚至走进人类世界成为"家养宠物"  相似文献   

6.
那些叫龙     
今年是中国的龙年。从已经挖掘出的化石来看,我们还不能说龙是一种曾经真实存在动物。但是,这并不妨碍人们对龙的喜爱,并把某些可爱或威武的动物命名为“龙”。变色龙变色龙身体细长像龙,其突出特征是随着环境变化或传递信息而改变体色。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变色龙可以通过改变皮肤颜色来使自己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躲避捕食的袭击。但是生物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变色龙之所以要改变颜色.远不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更是一种与同类彼此沟通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契科夫的小说《变色龙》中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见风使舵的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形象。这样的形象长期地盘踞在我们的印象中,使我们对真正的变色龙没有什么好感。  相似文献   

9.
正只用20毫秒,变色龙的舌头就能以每小时22千米的速度伸出去黏住猎物。无论是为了调节身体温度,还是为了吸引心仪者或者恐吓对手,改变肤色是变色龙的一大绝招。但长期以来,变色龙的变色技巧对于人类来说,一直是个谜团。直到最近,才由瑞士日内瓦的科学家们给出了答案:变色龙是靠调节皮肤内的鸟嘌呤纳米晶体,通过改变光的反射而变色的。  相似文献   

10.
"抖"者生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意即各种生物互相为生存而竞争,由自然来选择,适应自然变化就存活,不适应的就灭亡. 当前就业形势不怎么好,网上盛传的"被就业"便是一个侧面写照.这应该是生存环境.或者说是自然变化之一.年轻的我们如何寻找出路而不束手就毙?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一般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而"露西"则被称为"人类的祖母"。"露西"其实是一具南方古猿阿法种遗骸化石的昵称,1974年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境内,距今已有320万年历史。"露西"的出土被认为是人类起源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发现。可是,近年来的一些新的发现和新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比  相似文献   

12.
资讯     
正看手机也传染"变色龙效应"又称无意识模仿,是指人们在社会交流时会相互无意识地模仿对方的一些动作、表情和行为方式,比如通常所说的"打哈欠会传染"。意大利一项研究发现,看手机这种行为也会"传染"。研究人员观察了88名女性和96名男性在多种不同场合下,  相似文献   

13.
<正>变色龙与曾经称霸地球1.6亿年的恐龙都属于爬行动物,在生命进化的过程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变色龙属于有鳞目避役科,跟常见的蜥蜴算得上是近亲,是一类适应森林树栖生活的奇特而又有趣的动物。它们主要分布在非洲,环境条件优越的马达加斯加岛是它们的天堂,世界上大约半数的变色龙生活在这里,独有的种类将近60种。强大非凡的恐龙在63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弱小的变色龙却一直繁衍至今,这不能不令人惊讶和好奇。人们对变色龙  相似文献   

14.
"忠实"是译者一贯坚持的翻译标准.但在英汉翻译中,我们会遭遇坚守"忠实"时的种种尴尬."叛逆"的介入给译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给译文注入了活力.本文拟从叛逆介入入手,谈谈叛逆介入的意义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15.
变色龙与传说中的龙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它是指一种蜥蜴,是一种小爬行动物而已。不过,变色龙并非浪得“龙”名,它们为求生存而炼就的高超变色  相似文献   

16.
黄德揆 《百科知识》2007,(4X):19-20
变色龙与传说中的龙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它是指一种蜥蜴,是一种小爬行动物而己。不过,变色龙并非浪得“龙”名,它们为求生存而炼就的高超变色本领,的确让人开了眼界。而现在,人类受到大自然的启发,也开发了变色技术,令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7.
几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和技术革新大大提高了我们对地球资源的利用程度,在当时看来,地球资源仿佛是取之不尽的.而现在,我们却在因为土地和水资源的短缺而紧张,因为天气状况的不稳定而烦恼,这就意味着要改变传统"靠天吃饭"的局面.  相似文献   

18.
以前,科学家发现,维生素就是呵护生命的"呼拉圈"和"救生圈";但最新的发现则表明,它很可能是伤害生命的"索命圈"。到底谁是谁非?面对维生素,我们是该张嘴,还是闭嘴?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新的历史背景下为解决"三农"问题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它的提出让我们进入"农村建设的春天",但在新农村的建设中我们发现,不少人走进了新农村建设的误区,把新农村仅仅理解为对城市的"克隆",使得农村的物质文化遗产在损害严重的基础上进一步"雪上加霜".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正确认识新农村的内涵,保护好农村的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好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20.
提到南极,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漫无边际的冰天雪地.其实,在这块神秘的大陆上,还藏匿着为数不少的极地"绿洲",浮游植物、磷虾、企鹅等在那里构成了一条非常典型的食物链.借助于卫星观测数据,美国科学家们最近仔细研究了这些通常难以发现的"绿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