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人们生活在被媒介包围的社会中,通过媒介了解世界,实现与他人的沟通已经成为每个人日常的真实写照。数字化生存,媒介化社会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典型表现形式。无论哪个国家都不能忽视大众传媒的影响力,特别是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它对于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众媒介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媒介化时代.如今,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社会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大众媒介具有巨大的影响,它缔造了人们所处的大众文化环境,制约了人们的认知与行为,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被认为是产生媒介化的主要原因.伴随着媒介对社会无孔不入的渗透,受众对媒介的依赖也愈发增强,突出地表现为人对媒介的工具性依赖和内容依赖.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大众传媒是一种充斥全部时空的教育资源、教育途径、教育手段,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巨大。本文以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影响为目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沈阳市8所不同层次的初、高中以及大学共发放问卷1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102份。通过分析得出,女生在"对真爱永恒"、"一夜成名"、"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等态度方面比男生更易受大众传媒影响,并更倾向于认同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因为覆盖面广、信息传递迅速而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文化的教导性决定传媒所表达的文化规范和价值理念,对受众思想意识的形成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媒介女性形象的建构有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它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各方面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众传媒作为一种文化,具有建构意义和模式的功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它利用受众非常熟悉的价值观念创造一种东西。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传统文化象征反映了性别文化作用于社会生活以及性别制度作用于时代文化的一些典型特征,它们与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中的社会生活和价值观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大众传媒是一种充斥全部时空的教育资源、教育途径、教育手段,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巨大。本文以调查研究大众传媒对不同性别青少年价值观影响为目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在沈阳市8所不同层次的初、高中以及大学共发放问卷1189份,回收有效问卷1102份。通过分析得出,女生在"对真爱永恒"、"一夜成名"、"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等态度方面比男生更易受大众传媒影响,并更倾向于认同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主流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私密话语在大众传媒的繁盛是媒介商业化运作的必然结果。在媒介的商业化过程中,媒介更加注重满足受众需求,社会功能日趋多元化,报道文体上也不断发生变更,这些都为私密话语进入大众传媒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7.
今年恰逢美国四年一届的总统竞选,竞争又在吵吵闹闹中拉开帷幕。大多数的美国民众,对这场竞争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是受了大众传媒的蛊惑。大众传媒借助自身具有的议程设置功能影响着公众的日常议程,使这场旷日持久的竞选运动成为公众日常生活中无法回避的内容。 大众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agenda-setting function)是指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为大众安排讨论话题,引起公众的注意,从而进入公众议题,影响公众原有的思想和观点。简而言之,议题设置可以把受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在美国大选中,媒介对某些议题的强调会使一些候选人受到选民偏爱,而另一些人则遭冷遇。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3,(21):52-55
大众传媒在推动对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消极影响,其中包括对社会文化构建的消极影响。这种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大众传媒内容的浅薄化、媚俗化现象严重,导致社会文化内涵的深度下降;媒介文化的工业性、同质性导致人们文化生活的单一性和机械性等等。为此,笔者提出对策:大众传播者应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做好文化"把关人"和"检测者";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众传媒的文化引导;发挥媒介素养教育功能,增强公众参与建构社会文化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大众传媒的娱乐化倾向源于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之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主义的观念兴起,社会大众的对媒介产品的消费偏好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同媒介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娱乐化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一个显著特征。当前大众传媒的娱乐化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第一,新闻内容本身的娱乐化。动不动哪个名人的隐私就被搬到了报纸或电视上,谁和谁一起吃饭,谁和谁一起旅游。如田亮激吻浙江卫视女主播、文章夫妇美国掷千万豪赌等这种内容也可以成为头版新闻,即便是象征高雅文化的钢琴演奏家李云迪也和王力宏扯上了“理不清的关系”并以此来搏眼球。  相似文献   

10.
体育产业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与大众媒介的必然有着天然的联系,大众媒介影响了人们对于体育的态度和行为,缩短了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社会距离,从根本上推动了体育产业发展;与此同时,体育产业的发展也势必会影响大众传媒的创新和发展,不仅丰富了大众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提高其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而且还促进了其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由此,研究大众媒介与体育产业互动作用能够实现两者的兼赢,为两者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电视节目的类型多种多样,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当属文艺节目,很多卫视台都在争相的办一些综艺节目,很多也大同小异,有的为了争抢收视率不在乎内容,不在乎社会影响,粗制滥造的一些文艺节目让很多观众心生反感。但是,也有一些好的文艺节目,价值导向功能非常显著,有鼓励人励志的,有宣传社会传统文化的,有针砭时弊的等,这些好的文艺节目正确发挥了价值导向的功能。本文就分析了电视文艺节目的发展现状和价值导向的作用,进而提出自己的意见看法,既要追求娱乐性,同时要注重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这是每个电视媒介从业人员必须注重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根据媒介系统依赖理论、信息环境理论和勒纳、施拉姆的发展传播理论,同时联系我国的现实,可以发现大众传媒的一项重要功能:期望设置功能。现代化发展有赖于社会一人一大众传播的协调进步,社会的稳定需要公众有客观的社会满意度,这两点都与受众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形成的现代化观念有关,而观念的直接体现是人的期望值。  相似文献   

13.
媒介素养源自英文Media Literacy,中文也翻译为传媒素养、媒体素养、媒介认知能力。关于媒介素养的界定,目前国内外有多种不同的看法,综合中外研究者的相关定义,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媒介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认识大众传媒、参与大众传媒和使用大众传媒三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不同媒介的特质、功能的接收、认知能力,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运用媒介及其信息为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本文旨在通过调查分析,研究大众传播视角下弱势群体的  相似文献   

14.
社会总是以类型化的眼光看待女性角色和女性形象。当今大众传媒重点建构的女性形象可归纳为贤妻良母、女强人和受难者等三种社会类型。构成社会性别的文化标识对个体的生活和社会机制的运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生活在多媒体的社会语境中的现代人而言,媒介所塑造的性别刻板形象、所反映的性别陈规和性别歧视都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认知。  相似文献   

15.
张庆 《青年记者》2016,(21):44-45
美国媒介哲学家保罗·利文森认为,所有媒介终将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它们处理信息的方式越发像我们普通人一样自然,并且优越于已有的任何媒介.①美国电子出版预言家和先行者罗杰·菲德勒提出,媒介形态演变的关键性原则是共同演进、汇聚和复杂性,而语言的变化是媒介形态变化最强有力的催化剂,数字式语言推动了第三次媒介形态变化.同时他指出,媒介的相互整合有着现实的生活基础,就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多种媒介形态进行混合交叉使用.②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认为,人际传播是媒体的自然属性,大众传媒非物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人人都拥有发布的愿望,个个都希望有选择的需求,这种变化体现的是交互,是用户主导,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是社会的进步,也是媒体功能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使用程度和20世纪80年代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整体水平来看,媒介资源配置远离农村,农村受众不能充分享受到城市受众所拥有的媒介资源。大众传媒所传播的内容,对农村社会所带来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媒介运作体制和农村社会生活状况对大众传播现状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大众传播现状把握和功能预期方面,应当充分考虑到媒介运作体制和农村社会生活状况的影响,只有媒介运作体制和农村社会生活与农村的发展建设相协调,农村的大众传播现状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进,从而使大众传媒在农村成为积极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7.
媒介环境学认为:各种媒介构成了人类生存生活的环境, “媒介即是环境” “环境即是媒介”.媒介环境学的观点隐含了社会、媒介和人(受众)三者间的关系:人生活在媒介建构的环境中,媒介是反映社会的镜子;媒介环境影响着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而人的知识构成、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最终又反作用到社会的运行.透过媒介环境学这一门新兴的学科,对“走转改”进行透视,可以发现“走转改”带来的是媒介环境的变化、媒介结构的重构、媒介文化的再造,从而生成一个人、社会、媒体和谐发展的媒介生态圈.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技术发展和信息全球化需求背景下,大众传媒从理念到传播模式均发生了根本转变,传媒形态不断变化和整合,构建了新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数字电视转型是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表征要素,推动了新的电视媒介形态和传播生态形成,并对社会、公众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众传媒发展知沟现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体制、技术、规模、结构和内容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但是,大众传播的发展,却不能仅仅以媒介数字拥有量来衡量。目前,在东西部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阶层与阶层之间,大众传媒的发展呈现着7种十分明显的知沟差距。这些差距的扩大,会造成个人与群体、个人与政府、群体与群体、阶层与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对立,进而影响社会的正常发展。在消除贫困、消弭知沟的活动中,大众传媒理应推出新的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20.
程雁 《青年记者》2016,(24):103-104
大众传媒文化成为美国的一种主流文化范式,是传媒技术进步、社会生活“泛媒介化”和文艺消费日常化三者合力作用的结果.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大众传媒文化的自由发展,影响了20世纪后半期以来美国的文艺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嬗变:文艺生产的旨趣指向了世俗文化和中产阶级趣味,文艺内容迎合流行文化和消费文化,文艺的承载形式凸显出“数字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文艺生产被整合进大众传媒文化体系中,资本与技术被大众膜拜,文艺作品充斥着视觉听觉盛宴和普遍的享乐情绪,而忽视了独立性思考,淡漠了终极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