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转折与特点 1.世界经济的大战略背景——从“冷战”到“冷和平”的嬗变两极格局解体后,新的多极化世界正在出现,国际关系的主战场由政治军事让位给经济,这一冷战的潜藏的、也是最终决定力量走上了前台,成为综合国力较量的主要方面,经济利益争斗趋于表面化。在全球商品资本市场最终形成之前,各国为确保自己占有满意的位置而展开较量,尤其是西方国家之间围绕谋取自身更大利益而产生的矛盾和摩擦不断升温,比如美国就有不少人认为日本对美国经济构成致命威胁,有的势力集团甚至主张将日当作“敌国”对待。故此,可借用“冷战”一词的涵义,以“冷和平”来形容当前世界格局之本质。  相似文献   

2.
一、突出重点,讲透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两级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全课的教学都应围绕这一重点进行。在教学中我重点讲述了以下内容:(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形势的基本特点;(2)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及其影响;(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4)变换中的世界格局;(5)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根源;(6)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六个方面都是围绕世界政治形势变化这一重点内容而展开。最后课堂小结时,我又围绕这一重点提出思考题:“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政治产生哪些影响?对中国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海洋 《陕西教育》2009,(10):119-120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的解体,并造成了当前的“一超多强”局面。世界范围内战略力量的失衡,自然导致国际局势进入一个剧烈变动期,但国际格局在波谲云诡、风雷激荡中却始终贯彻着一条主线——多极化。这不仅是由于当今世界初步具备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本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促进多极化发展的政治力量。  相似文献   

4.
后冷战时代 新帝国主义冯立冬在《半月谈》1999年第7期撰文指出,北约对南联盟的狂轰乱炸给世界提了一个醒:冷战结束虽然已有七八年了,但是超级大国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多极化发展的大趋势虽已取代过去的两极对立,但当前世界的这种多极格局并不平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为所欲为,试图变本加厉地主宰世界。世纪之交,怎样看待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是个重大问题。90年代初,世界盛传“冷和平”的概念。最近几年,国际交往中又出现了某种“伙伴关系热”。看来,随着美国以强凌弱行为的不断增多,随着它将B-2隐形轰炸机…  相似文献   

5.
随着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格局不断向多极化演进。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单极多元”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但“一超多强”结构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各国之间意识形态分歧逐渐弱化,大国关系在复杂多变中日趋成熟,世界格局越来越受区域化制约。促进世界多极化格局在曲折中前进,打造和谐国际环境,是建立公正、合理、民主的国际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如何认识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冷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结构就是美国作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和其他几个强国之间形成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 ,即单极多元的世界格局 ,这一格局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两重性 :一方面当前国际格局具有单极格局的特点 ;另一方面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多极化仍然是一种强大的发展趋势。冷战后世界多极化发展集中表现为争夺世界主导权、敌友界线模糊不清、经济与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等基本特点。冷战后大国关系的调整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世界正加快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国际格局逐步形成;时代的基本特征已不再是战争与革命,而是和平与发展;传统的安全概念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冷和平特征日渐明晰;意识形态的对抗正在出现有利于西方的重大变化;国际形势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各国内部社会问题的尖锐化已成为国家安全问题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的文化“入侵”与“反入侵”方立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正朝多极化方向加速发展,国际交流中随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现象,是在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渗透中展现出了错综复杂的文化“入侵”与“反入侵”。这既有以美国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世界格局发生了真正具有全球意义的三次大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国际关系史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的雅尔塔格局;至20世纪末,以苏联解体宣告了两极世界格局的瓦解,世界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长期的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现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多极化趋势早在两极格局时期就开始显示出来。“多极说”包括五极说、四极说、三极说、六极说等 ,其中对五极说的认同者较多。在多极化进程中 ,美、欧盟、俄、日、中等是主要力量 ,同时 ,地区集团组织和第三世界国家也参与进来 ,并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作了系统的阐述 ,并在理论认识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11.
现今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多极化趋势早在两极格局时期就开始显示出来。“多极说”包括五极说、四极说、三极说、六极说等,其中对五极说的认同者较多。在多极化进程中,美、欧盟、俄、日、中等是主要力量,同时,地区集团组织和第三世界国家也参与进来,并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国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作了系统的阐述,并在理论认识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外交实践。  相似文献   

12.
自60-7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就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冷战结束后,世界明显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到21世纪,世界将形成以美国、中国、俄国、日本、德国五大主权国家构成的多极格局。本世纪末由这几个大国形成的纵横交错的大小三角关系,已经构筑了这种格局的基本框架和战略态势。  相似文献   

13.
9.11事件后地缘政治观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政治这一传统观念在经济全球化、政治趋向多极化的背景下,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正在重构其地缘逻辑思维。适时提出“时缘政治”和“人缘政治”概念,全面审视世界政治格局。我国应从国家利益出发,积极重构地缘战略格局。  相似文献   

14.
二战结束期间,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世界形成了两级对峙的格局,目前世界格局正处于从两级向多级的过渡时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多极化将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前半叶连续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下半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但局部战争连绵不绝.地区冲突此起彼伏。本专题的核心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体系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与美苏争霸局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与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等。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国际格局的演变及其特点梁守德国际格局,指的是国际社会主要角色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结构。构成格局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主要角色、主角关系的定位和活动式样。当今国际格局的多极化日渐鲜明,正处于“一超多强”的多主角关系之中,联合国安理会正在...  相似文献   

17.
2000年的最后一天,人类在度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夜晚之后,迎来了新世纪的阳光,机遇和挑战伴随着我们一起跨入新的世纪。放眼未来,人类社会仍将充满惊涛骇浪,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流中,世界格局面临重组,多极化格局将经历漫长的历程,一个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正在向我们走来。多极化趋势在挑战中发展近年来,美国经济在全球独领风骚成为一大景观,当前的美国虽不至于短期内失去政治经济“龙头老大”的地位,但目前日渐下滑的经济状况已为世界瞩目,人们已经将注意力集中到今年美国经济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甚至能否出现全面下滑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郑晓芳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依托的是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八单元第25课。本单元教学着眼于世界由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关于本课,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认识‘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教科书以“两极格局的形成”为课题,以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影响为主线组织材料展开叙述,中心问题是强调美苏对峙与争夺。  相似文献   

19.
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极化是当今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今天建立多极世界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政治主张,世界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但是世界新格局的最终形成,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演变过程,多极化趋势必然伴随着曲折和反复,世界走向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今天的中国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努力成为未来世界的一“极”。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世界格局的讨论令人关注,单极化或多极化并非纯粹是一种学间国际关系理论之争,它既是对冷战后世界格局变化的一种理论表述与主观回应,又体现着国家利益的诉求。21世纪的多极化可能会呈现许多新特点,国际政治多极化已成为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面对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趋势,中国应以积极的态度,抓住“入世”与国际反恐怖主义大联合的机遇,审慎驾驭中美、中俄、中日及与亚洲邻国的关系,不为其他事件左右,集中力量为实现“三大任务”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