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现行数学教材的编写更多关注的仍是知识技能目标,往往以狭隘、定论、间接的形式反映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领略数学动态的发展过程,获得丰富、深刻的学习体验。因此,教师必须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好、用活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在自我体验中学会数学。  相似文献   

3.
现行数学教材的编写更多关注的仍是知识技能目标,往往以狭隘、定论、间接的形式反映教学内容,难以让学生领略数学动态的发展过程,获得丰富、深刻的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4.
5.
本刊1993年第七、八期合刊刊登了《用活数学教四法》一文,读后深受启发.这里笔者再补充二法,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缘起——【案例】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统计”。师出示杂乱放在一起的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师:你们能统计一下三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吗?生:能!(学生用第一册学的“分一分、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师:哪位小朋友愿意交流一下,你  相似文献   

8.
语文具有工具性,但语文这个工具在用来交流思想感情时是负载文化知识的,这是语文区别于其它工具的本质特点,这也就决定了语文的基本教学目的是在培养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时,必须进行人文教育和审美教育。兴趣是孩子在不预期奖赏的情况下愿意从事某种活动或追求某个目标的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引起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课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有许多课总是跳不出“以本为本”的框框,课堂教学设计没有现实感,效率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不能灵活运用教材。那么,如何灵活运用教材呢?本人根据近年来的探索,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联系,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潜能,还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体会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体验"就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或数学活动中亲身去感受、实践、应用,从而使学生达到自我感悟,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知识得以消化吸收,经验得到升华。数学教师应该用足、用好、用活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来为学生提供广泛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与价值,从而发自内心地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现在的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无论老师怎样讲,他们都无动于衷。主要原因是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很多老师还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无精打采,没有学习的热情,因而丧失了学习兴趣。他们虽然每天做很多的数学题,但不知道数学是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14.
张春花 《湖南教育》2003,(15):45-45
在过去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给学生准备好问题,认为给学生问题是理所当然,不容置疑的,并满足于学生会解答这些问题。长此以往,使我们的学生丧失了问题意识,缺乏创新精神。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并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课本上的或老师叙述的现成结论,而应是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与探测等手段获得经验,逐步建构并发展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的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确立学生是…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教课的依据。要把教材用活,就需要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教材细心地加工,科学地组织,设计出高水平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第一种分法时,有这样一道题,把8个小木块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该怎样分? 我没有按一般的方法,先给学生讲分的方法步骤,再让学生分。而是采用了放给学生的方法。先提出看谁分得又对又快,又提出看谁的分法最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课程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上.”因此,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重视学生的心灵关怀,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相似文献   

17.
18.
近日阅读文献[1],文中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既能关联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者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使得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最后总结细致全面,使知识得以巩固,数学思想得以领悟,能力得以发展,情感得以滋润。本着研究与提升的目的,本文对其优点不再详细分析,主要谈谈可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学生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没有主体的体验。沐浴着新课程的阳光,我们“豁然开朗”:教师不是“救世主”,教师只不过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张龙姑 《福建教育》2005,(11A):53-53
如何更好地实现“经所和体验”这一过程性目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