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以往履职晋级培训考试不同,《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的考试采用了开卷的方式。这种考试方式克服了以往教师疲于应付、机械识记、死记硬背的弊端,解决了教师的工学矛盾,让广大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又在工作之余完成了学习任务。在理解———记忆———运用的学习过程中,既提升了教师的自学能力包括阅读能力、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和运用能力,又杜绝了形式主义,使整个考试过程成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从而进一步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提高驾驭教育教学的能力,促进了教师职业能力的发展和个人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课程专家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川教育》2002,(5):20-21
  相似文献   

3.
4.
2002年4月启动的《走进新课程》培训,标志着楚雄州已经把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中心任务和重要内容。本文就楚雄州中小学教师《走进新课程》》培训两次教育的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曾莉琼 《云南教育》2003,(35):13-15
学习本门课程要注意一个核心理念: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注意一个终极目标:走向全人教育。理清以下几组关系: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课程与教材、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学习方法:从实际课例中理解新理念,从课例中发现新策略。即:理念——课例——策略——行动。再与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走进新课程》结合起来,以及与自己教学的总结反思相结合。最后把书中的新理念与行动策略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第一部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本部分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明确:课程理念是…  相似文献   

6.
在不发达地区进行新课程改革要遵循特殊的规律,要客观地会计新课程改革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第五部分 走向生活本部分所包含的第一个基本理念是:课程要面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这一理念的基本内涵是:课程要关照学生的生活世界,成为学生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  相似文献   

8.
阳谦 《云南教育》2004,(2):17-19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然而,传统课程目标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语文教师培养必须面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因此,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注重职前职后教育的衔接,拓宽学术视野,调整语文课程的结构,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课程评价是课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出了新问题,加强教师培训课程评价有助于进一步理清教师培训课程建设思路。培训课程评价包括评价者自身定位、评价标准的确定、评价方法的选择等环节。  相似文献   

11.
12.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法》学习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学习要求 (1)了解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2)把握初中历史新课程目标的思路、特点和内涵; (3)确定和表述课堂教学目标; (4)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李志厚 《教育导刊》2002,(10):22-25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它不仅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课程结构、教材内容、学习方式和评价制度,而且从理论基础、课程功能、内容结构、教学方略、评价方式、课程管理体制上体现新的课程模式。新课程还需要教师自觉地改善自身知识结构和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5.
课程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影响着学校教育的总体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基础教育现行课程在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不少弊端,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  相似文献   

16.
17.
陈为 《云南教育》2005,(35):7-11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法》全书分五章14节,具体学习提要如下。  相似文献   

18.
谢家放 《云南教育》2005,(35):12-15
1.了解新课程改革与教学中,建立地理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进校本培训加快新课程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本培训既是立足于高度重视和关心教师的队伍建设的需要,更是推进新课程的现实需要.历史与现实决定新课程的后续培训和长期实践必须建立"校本培训"的载体和平台,通过校本培训、加强学校教师合作、交流、对话的文化建设,促进同伴互助和共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取向凸现了校本培训通过同伴互助促进实践、促进反思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和地位.推进校本培训必须主动、积极又要在实践中规范、慎重.校本培训突出优势在于针对性和实效性很强,其内容在教学实践中产生,其必然促进并实现研训一体;也能促进交流与合作,实现经验共享;其必然会导向专业引领,提升培训水平.所以,我们应当积极营造校本培训的环境,加强领导,落实校本培训责任,贯彻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建设促进教师学习的学校文化.  相似文献   

20.
《基础课程改革纲要》中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阐述十分清楚,关于“评价”问题作了明确、详细的论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首先,要转变评价功能。以前我们所说的评价主要是指选拔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