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娟 《广西教育》2011,(34):20-20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把它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如何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从小掌握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将阅读与开发学生学习记忆潜能相结合,构建了以读书活动为主线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板块。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可见,我们的语文教育应冲破语文的“围城”,让学生的思维,让语文课程  相似文献   

3.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语言实践活动,只有语言实践达到一定的“量”,才能熟练运用,形成技能,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实践能力。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形成的过程,真正让学生走向“蓝天下的学校”,阅读“生活的教科书”,寻找语文学习和思维活动的源头活水,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实践机会无处不有。所以教师要不断开发和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倡导互动式学习,让“互动”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泉活水;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互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学生与文本互动 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叶圣陶先生提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强调语文教育的特点时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而非“言说”。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是在课堂“言说”的过程中,而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中形成的。语文课程应构建一个开放的语文学习的世界,打通课堂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的通道。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把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用来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六大解放”。一、解放学生的眼睛和嘴巴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学…  相似文献   

7.
在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凡“语言文字的运用”(或“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运用“语文综合运用”)出现15次,“语文实践”出现7次。“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我认为凡是技能的获得,能力的形成离不开“实践”,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样离不开“语文实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要实践什么,怎样实践,是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11月我参加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名师“送培下乡”活动,就以到周宁县上的示范课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小露珠》为例来谈谈如何在语文实践中落实语言文字运用。  相似文献   

8.
徐志华 《小学语文》2012,(11):49-52
上海师范大学吴忠豪教授在《对语文课程改革的思考》一文中指出:“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应该是学生为主的‘语文学习活动’。”他认为,“教师应该确认这样一个信念:无论是阅读能力,还是交际能力或是写作能力,都必须通过学生个体亲身参与的相关活动才能真正获得。所以课堂教学必须保证时间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就符合这个理念,成功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可以让语文课堂冲“少慢差费”的怪圈,走向简约、生本、有味、开放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作为认识及实践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探索文本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唱”、“画”、“演”、“读”“、集”“、赛”等各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智力、…  相似文献   

10.
方前伦 《中学文科》2009,(7):137-138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当前,语文教学基本上走出了教师“天女散花”,学生“啃压缩饼干”的樊篱。大多数语文教师,能按照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要求,大胆地运用活动教学模式,把语文课教“活”了,真正让学生“动”了起来。但语文教学要真正抓好综合性学习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还需要有效地整合课程中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作为认识及实践主体能动地认识和探索文本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综合”,即主要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二是“体验”,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亲历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知,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增知、创新,获得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语文综合性学习有两个重要的内涵:一是“综合”,即主要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使听说读写能力整体发展,使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二是“体验”,语文综合性学习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亲历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情感和认知,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在合作探究中增知、创新,获得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我们在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同时,致力于引导学生自办语文小报,让学生在探索中,在实践中,走进更广阔的语文世界.  相似文献   

15.
反思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和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改理念:语文课程需要与其他课程沟通和整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王建林 《黑河教育》2012,(12):37-3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语文教师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要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提问题、学会整合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下面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综合性探究学习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标准》下同)。同时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是“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根本途径是语文学习实践 ;而传统语文教育过于强调传授和灌输 ,学生在学习实践中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落实 ,他们在学习实践中的体…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教学应循着言语实践的路径,在听说读写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经历真实的语言运用过程,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内涵、积累“语用”经验,才能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中“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活动中、在生活实践中逐渐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和语文运用的能力,并且在学习和运用中体验和感悟。  相似文献   

20.
<正>创新作业形式和内容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项目化学习倡导“在做事中学习”,强调要让学生关注真实的世界,让他们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作家那样,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持续的实践。项目化学习改变了传统的作业形式,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发展,为“双减”落地提供了一种实践样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