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说铭     
从工具书上可以查得 ,“铭”(m姫ng) ,有两个义项 :①古人刻在器物、碑版等上面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 ,如墓志铭、砚铭、座右铭等 ;②在器物上刻字 ,表示纪念 ,比喻深刻记住之意 ,如铭功、铭肌镂骨(比喻感恩极深 )、铭诸肺腑 (比喻永志不忘 )等。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 ,后来“铭”就成了古代人用来述功纪行的一种文体。这种古文体的特点是 :篇幅短小 ,句子简短 ,一般都是押韵的 ,常用骈体写作。例如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陋室铭》 ,就是一篇描写和赞美作者自己住处的铭文。全文仅 81个字 ,却写得开朗流畅 ,情文并茂。文章通过…  相似文献   

2.
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中给“铭”下了个定义:“铭者,名也,名其器物以自警也。”在器物上刻写铭文,为的是警戒自己,免犯错误。宋岳飞的《砚铭》:持坚守白,不磷不淄。宋文天祥的《砚铭》: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勿失道自全。明高启的《笔铭》:用欲圆,体欲劲,书而执之在心正。  相似文献   

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学校园隐性文化主要包括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几个方面。重视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德行的规范与德性的养成具有一般文化不可替代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4.
从内容上说,铭文是对所铸钟鼎由来的说明,钟鼎是为纪念赞颂祖先功绩而铸;铭还可以纪生者之功,其基调是赞颂;铭又常用于鉴戒,劝人肃言慎行。刘勰所论铭体之"大要"有三:"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实是曹丕"尚实"说的展开,"弘润"之说显然也从陆机"温润"说脱胎,"其摛文也必简而深"是陆机"博约"说的继承。铭体以永垂后世为目的,因而都以金石为载体,这就注定了其体以言简意深为尚。从形式上看,铭可分为缀序铭和徒铭两种模式。就铭文本身来看,其形式一为骚体,二为齐言。铭文从刻铸于金属到镂刻于石材再到书写于纸张的演变历程,也是其形制篇幅由简到繁的演变历程。从载体看,铭文渐与碑文合拢并流。《文选》共录铭五篇:班固《封燕然山铭》属武将外战功勋铭,具有强烈气势美;陆倕《石阙铭》属帝王内战功勋铭,注重征讨正义性;崔瑗《座右铭》是立身处世的自我勉戒;《剑阁铭》为山河之戒张本;《新刻漏铭》的价值是在于体现了器物铭所应具有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5.
为了弄懂“铭”字的含意,最近我除了在校图书馆借阅了不少关于“铭”字的名篇佳作,还专门查阅了汉字解释权威——《康熙字典》、《辞源》、《辞海》。近日始知其意:把文字镌刻在金石器物上叫做“铭”。东汉郑玄《礼记·祭统》注曰:“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这种铭文,便于记事,更便于自戒自警。据史书记载,大约从东汉开始,许多有志有识之士,为医治自己品行弊端,或激励  相似文献   

6.
《行气玉铭》研究者众多。文章从文字考释、年代国别、功用探讨等三方面对诸家研究进行述评,并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铭文“ ”中读颠,“ ”读“撤”,“ ”直接释为“本”;其属战国时期的三晋物;其是一件杖首的装饰器物。  相似文献   

7.
“铭”,本是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颂功德的字,后来演变成一种体。出自唐代名诗人刘禹锡之手的《陋室铭》,以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成为古代众多铭中的佼佼,一千多年来,深受广大读的喜爱。惟其如此,后人多有刻意模仿其调,推陈出新之作,现采撷两则欣赏。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懂“铭”字的含意,最近我除了在校图书馆借阅了不少关于“铭”的名篇佳作,还专门查阅了汉字解释权威辞书——《康熙字典》、《辞源》、《辞海》,方知其意:把文字镌刻在金石器物上叫做“铭”。东汉郑玄《礼记·祭统》注曰:“铭,谓书之刻之,以识事者也。”这种铭文,便于记事,更便于自戒自警。据史书记载,大约从东汉开始,许多有志有识之士,为医治自己品  相似文献   

9.
铭之种种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亘古以来的名人志士无不注重“铭”的作用,以此用来陶冶自己,成就事业。 1.镜铭。周恩来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在大立镜旁糊了一面“纸镜”,上书“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宜正,肩宜平,胸宜宽,背宜直。气度: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铭”伴随周总理一生,使之成为世界敬慕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政治理论家、外交家。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文言文中入选了不少的应用文体,兹简述如下: 1.铭 起初是刻在器物、碑牌上用来警戒勉励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纪行的文体。如刘禹锡的《陋室铭》。铭的作用有二:一用于祝颂,二用于规戒。铭文一般都是四字句,而且多为用韵。如“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悟德馨”,即是四字句,“名”“灵”“馨”的韵母又大同小异。  相似文献   

11.
《陋室铭》是一篇脍炙人口,盛传不衰的短文。铭,原是古代铭刻在碑石或器物上的一种韵文。有的称颂功德,有的表示规劝,有的警戒自己,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如座右铭、墓志铭等。  相似文献   

12.
<正>周川在《教育研究》2019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大学德行表现在大学教学、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全过程,通过教师、研究者、管理者的实际行为呈现。大学德行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可以被观察、被感知的行为。教育德行是大学德行的核心要素,体现于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教育的德行就是师德;教育的德行表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诸环节,一切为了学生,对学生的发展负责,是教育德行的根本,也是教育良知的基点。科研德行是大学德行的中坚  相似文献   

13.
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相比,对大学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师德教育,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似乎要放松得多。且不说会否有本末倒置之嫌,也得看到是一种不该再存续的现象。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有什么德行的教师,就会有什么德行的学生;  相似文献   

14.
铭,原是古代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后人或者叙述功德的文字,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文体--"座右铭".据载,我国的"座右铭"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时编订的<昭明文选>中的"座右铭"一文中.  相似文献   

15.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主要讲述了魏晋时期一些名士的德行,显示了他们的魏晋风度。德行篇中还提到了一些东汉名士,由两个朝代的名士德行的比较也可凸显出魏晋风度对东汉名士的继承与演变。德行篇涉及面较广,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讲述了社会名士的德行,有忠和孝、名士自身的修养等。  相似文献   

16.
邓恩铭的研究比较少,目前研究资料有两本,以两本资料弄清楚邓恩铭研究中的六个问题:一、邓恩铭的籍贯,一说安徽歙县、一说云南、一说贵州荔波。经查证是贵州荔波;二、邓恩铭出生年月,一说1900年、一说1900年12月15日、一说1901年1月5日。经查证是1901年1月5日;三、邓恩铭所属民族,一说苗族、一说汉族、一说水族,经查证是水族;四、"邓恩明"并不是邓恩铭的原名,"黄伯云"的名字,缘于邓恩铭的祖父有一胞弟,过继给了其姑母黄家;五、邓恩铭根本没有见过列宁,相关的论著明确指出,列宁只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张国焘、张秋白、邓培3名中国代表;六、邓恩铭的妻子侯玉清,在益都城仓廒女子学校读书时,加入了共青团,因闹学潮被女校开除学籍,后认识了时任山东省委书记的邓恩铭。  相似文献   

17.
碑铭文作为我国古代的实用性文体,产生较早,从有文字记载以来,铭文便产生了,殷商、周初时期的钟鼎文即为铭文。铭,就是铭刻的意思,即刻写在青铜器物上的一种记功颂德的古奥韵文,或三言、四言、七言不等,它是我国颂赞体文学的远源,也是我国见诸文字记载的最早文化的宝库。由于彝鼎等青铜器  相似文献   

18.
古今名人座右铭拾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铭。原是古代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后人或者叙述功德的文字。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文体——“座右铭”。据载.我国的“座右铭”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肘编订的《昭明文选》中的“座右铭”一文中。古代文人喜欢将“铭”放在座位的右边,于是称为。座右铭。。由于。座右铭。能给人启迪和鞭策,增添信心和勇气,所以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雅士给我们留下多式多样的“座右铭”,读来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19.
铭,原是古代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后人或者叙述功德的文字,后逐渐演变成一种文体——“座右铭”。据栽,我国的“座右铭”最早见于南朝粱代时编订的《昭明文选》中的《座右铭》一文中。古代文人喜欢将“铭”放在座位的右边,于是称为“座右铭”。由于“座右铭”能给人启迪和鞭策,增添信心和勇气,所以古往今来,许多名人雅士给我们留下多式多样的“座右铭”,读来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20.
正J铭的小名叫小铭,而我更喜欢叫她铭姐。铭姐是我们班里的一位女生,笑容干净,我喜欢;铭姐走路很有气质,我喜欢;铭姐写字很好看,我很喜欢;铭姐笑容很干净,我也很喜欢。此情无关风与月,却发自肺腑。其实初识时,并不知道彼此的好,我们往往只能凭着对外在的喜好判断一个人,而日久则见人心。繁星缭绕的夜,碎了深情的杯。我彻夜未眠地坐在布满青苔的石阶上,凝视着那辆正在轰鸣远去的列车,载着我深爱的人和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