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黄山的时候,在陡峭的山路上,有两个清洁工人正在清理垃圾。一个在石阶上拽着绳子,绳子的另一头拴在另一个工人的腰部,他在陡峭的山坡上捡拾游客们丢弃的饮料瓶子。我有恐高症,看一眼就觉得眼寒,同时,更为那些乱扔垃圾的人感到羞耻。  相似文献   

2.
很多旅游景区虽然风景宜人,但是随处可见游客扔的垃圾,十分扰人兴致。这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游客对垃圾桶位置不熟悉,无处可扔,一直拿着垃圾游玩又不方便。所以我要发明一种便携式垃圾袋,在景区进口时可以发到游客手中。这种袋子小巧玲珑,有时尚舒适的松紧绳套,可以套在手腕上,游客扔垃圾十分方便。袋子正面是景区景点路线图,袋子里有空气过滤器,可以循环使用,用多少天也不会发臭,集美观、环保于一身。  相似文献   

3.
正看到上述案例,忽然想到逻辑学上的"两难"问题。一方是家长专业而又言辞恳切的话语,不希望儿子继续捡拾垃圾;另一方是班主任言之凿凿,捡拾垃圾应坚持到底。当教育遭遇这种困境时,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4.
追月的人     
刘署刚 《科学启蒙》2015,(Z1):52-53
他在大山中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光,20岁官至“生产队长”,22岁毅然卸任,开始了自己的“追月”之旅。40年光阴荏苒,当年的翩翩少年,逐步成长为我国航天科技的领头羊,他就是我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大山里的孩子在四川省大巴山南麓海拔八百多米的大山中,有个叫独柏村的小村庄。那就是吴伟仁的家乡,他在那里长大,在那里生活和学习。小时候,吴伟仁家里很穷,他有三个弟弟、两个妹妹,生活很艰难。八岁时他上了小学,但他一点都不像别的孩子,既不上树掏鸟蛋也不下河摸鱼,他一有时间就帮家  相似文献   

5.
<正>不久前,我参加一个往届学生聚会。聚会间,有学生向我讲起了这样一件让他"愤愤许多年"的旧事——一日清晨,这位学生在校园里行走。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停一停。"这位学生便停了下来,回头看,是时任校长在招呼他。校长跟上来,指着远处的一些垃圾对这位学生说:"这是哪个班的卫生区?垃圾这么多,影响美观,你快去把那些垃圾捡拾干净。"  相似文献   

6.
大山的儿子     
我的家在大山脚下,家乡一直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憨厚、朴实的青年,考上了林业学院。人们都认为山沟沟里飞走了“金凤凰”。可他毕业后毅然回到了这个穷山沟。人们都不理解,许多姑娘也认为他没有出息,不肯与他结婚。他却说:“我是大山的儿子,应该回到大山的怀抱!”从此,他号召人们植树造林,每天穿梭在树林里,把光秃秃的山坡变成了绿树成荫的山林。多年以后,终于有一个能干的姑娘嫁给了他,生下了一个山里娃……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小孩儿和妈妈闹(矛盾别扭),生气地跑到大山里,对着大山喊:“你坏!我恨你!”一会儿,大山传来回答声:“你坏!我恨你!你坏!我恨你!”小孩儿吓坏了,忙跑回家对妈妈说:“山里有个坏孩子,他说恨我。”妈妈把小孩子带回大山,对他说:“你再朝大山喊,我爱你!”小孩儿大声喊起来:“你好!我爱你!”一会儿,大山传出(回声回答):“你好!你好!我爱你!我爱你!”小孩儿高兴了,他听到了好孩子的声音,听到了自己的回声。每个人每天都能听到自己的回声。●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就会对你笑你对他哭他就会对你哭你对他有礼貌他就对你有礼貌你对他无礼他…  相似文献   

8.
很多时候,我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眼睛盯着垃圾箱,一只脏兮兮的手伸进垃圾箱里翻找里面的垃圾。只见他身背一个大的蛇皮袋,两只手黑乎乎的,头发乱蓬蓬,一张大花脸已经分不清哪里是鼻子哪里是眼睛。偶尔能看见他推着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显得那么另类。有一次放学回家,我又看见那个捡垃圾的少年,忍不住好奇地问他:“你每天在又脏又臭的垃圾箱里捡垃圾,能赚多少钱?”看着我满脸的疑惑,他拍拍胸脯自信地说:“少的时候二十元左右,多的时候有四十多元呢!”听了他的回答,看着他的表情,我更…  相似文献   

9.
野军  赛尚 《早期教育》2005,(10):4-7
老棕熊是树林里的卫生检查员。一天,他发现一座房子的门前有一堆垃圾,就找到房子的主人野猪太太,对她说:“你怎么把垃圾全倒在门口?快把垃圾搬到垃圾桶里去吧。”  相似文献   

10.
一天,我去同学小锋家玩,看见他家很脏。小锋告诉我,他的父母工作很忙,打扫卫生的“重任”常常落到他的肩上。今天,只有打扫完卫生,才能和我一起玩。于是,我只得和他一起打扫卫生。要知道,我可最讨厌打扫卫生,学校里每星期一次的值日工作我都是“偷工减料”(别告诉我们老师)。所以,我一边帮他打扫卫生,一边就在想如果这打扫卫生是自动的,那该多好啊!突然,我的灵感来了,如果去研制一条专吃垃圾的狗,它一看到垃圾就会走过去,把垃圾吃到肚子里,如果垃圾吃满了,它就会自动到垃圾箱里把垃圾吐出来,那狗肚子里又空了,又可以…  相似文献   

11.
英俊的加拿大人“大山”,在中国已经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明星,他本名叫MarkRowswell,中文名字叫路世伟。在加拿大念大学时,他突然对神秘的东方文化感到好奇,选修了中国语言文学。后来,大学毕业了,就觉得应该去中国这个神秘的地方看一看。1988年他到了中国,进了北京大学。他说自己的这个“大山”名字其实是从北京大学食堂师傅“许大山”那里偷来的。原本这个名字用在自己的小品节目里,后来就成了他自己的名字。他没有想到,他竟歪打正着成了一个洋笑星,他找了一个中国媳妇,有两个可爱的孩子。儿子1995年7月在协和医院出生,当时大山特别高…  相似文献   

12.
闲话做人     
铁凝 《中文自修》2008,(7):120-122
在我所熟悉的一条著名的峡谷里,很有些吸引游客的景观:有溶洞,有天桥,有惊险的“老虎嘴”,有平坦的“情侣石”,还有伴人照相的狗。 狗们都很英俊,出身未必名贵,但上相,被训练得善解人意且颇有涵养,可随游客的愿望而做出一些姿势。比如游客拍照时要求狗与之亲热些,狗便抬爪挽住游客胳膊并将狗头歪向游客;  相似文献   

13.
王彩育 《家教指南》2009,(10):45-48
当时来伦敦时只是想读读书,就一年,毕业了就去美国或回国发展,谁曾想刚一毕业,就被人推荐到伦敦的一家大公司工作,送上门的机会,薪水又好,当时想先干干再说。结果在公司里认识了豆豆的爸爸,结了婚。有了豆豆,生活从此就全变了。豆豆爸爸和我第一次去中国时,由于“当时”长得酷像加拿大的大山,得了个中文名字“大山”,  相似文献   

14.
重庆“爱情天梯”垃圾遍地 他6岁时,16岁的她成了别人的新娘;他16岁时,26岁的她丧夫守寡;他们相爱却引来非议,两人于是私奔进深山.为让她出行安全,他硬是在悬崖上凿出6000多级的“爱情天梯”,57年凿断36根钢钎,少年郎已成白发翁.江津中山古镇农民刘国江和大他10岁的“俏寡妇”徐朝清的爱情故事打动了无数人,“爱情天梯”也成了无数情侣朝拜的“爱情圣地”.然而随着爱情天梯知名度的上升,游客的大量涌入破坏了这里的美丽环境.4月7日,有微博网友发现,天梯主人公故居的墙上、门板上被人乱涂乱画,门前小路上布满果皮、矿泉水瓶等.  相似文献   

15.
记得读师范时。教育学老师曾经给我们讲过一个“大山的故事”:一天,默罕默德云游到一座大山前,他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岿然不动。他又对着大山喊:“大山,你过来吧!”大山依然不动。默罕默德接着对大山说:“大山,你不过来,那我就过去吧!”听完故事,我们都笑了,笑的是这个故事的简单。老师却说.这个故事虽浅,可是道理却很深,将来你们自己慢慢去体会吧!  相似文献   

16.
靠智慧生财     
高永华 《师道》2003,(12):23
●多问个“为什么”而发现商机王旭17岁时来到长沙,以拾垃圾为生。在一个大杂院里他与60多个捡破烂的男男女女为伍。他捡了一年垃圾后,发现了一个众多拾荒者不曾想过的问题:花钱收集这些垃圾到底有什么用?他向人打听,终于摸清了门道:塑料运到河北文安,铅皮罐运到天津蓟县,玻璃运到邯郸,纸运到了保定……他灵机一动,决定避开二道贩子,自己做垃圾王。他将人们组织起来,每50人为一舵,分门别类成立小组将废品打包托运,直接送到直销厂家,这样的收入比原来增加十几倍。接着他搞垃圾增值,将收来的旧自行车翻新,开始搞自行车翻新业务;又进行物质第二…  相似文献   

17.
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一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人生凄凉"的况味。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院子的那个孤寡老人。他没有退休金,只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人的生气。那样的时刻,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相似文献   

18.
高伟     
《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2011,(3):F0002-F0002,F0003
他的绘画理念.以清淡、阴柔为宗.平淡中有天真,清明中有境界.有传统文人高蹈出世的心境。我这样说.也许高伟先生并不认同,但从他的画中.我确乎是谙悟了此点。待到看到几幅白描花鸟画之后,我觉得高伟先生在线条、水墨和铺陈设色等方面.不仅在“形”与“意”上把握得体,具有纯属个人的意趣和审美。而且自觉地迎合了传统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9.
高伟     
他的绘画理念.以清淡、阴柔为宗.平淡中有天真,清明中有境界.有传统文人高蹈出世的心境。我这样说.也许高伟先生并不认同,但从他的画中.我确乎是谙悟了此点。待到看到几幅白描花鸟画之后,我觉得高伟先生在线条、水墨和铺陈设色等方面.不仅在“形”与“意”上把握得体,具有纯属个人的意趣和审美。而且自觉地迎合了传统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20.
胡文艳 《江西教育》2022,(33):38-42
<正>生长在山区,许多孩子都被期许尽可能省事地长大,然后去县城务工、结婚生子、照顾父母。生长在湖北恩施山区的秦航的人生轨迹原本也是如此,但在上小学时,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大山里见到了一辆满载着货物的机器,充满了好奇心。那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个机器叫拖拉机。于是,这份好奇心指引他一步步走出大山,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天赋与热爱,开出了花朵,结出了果实,并落下了无数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