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名著导读是初中语文学科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是"教、学、考"的有机统一。加强名著导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量、培养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增强阅读教学效果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运用多样化的名著导读阅读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持续不断地深入阅读、加强名著导读方面的重点考查等三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的阅读策略。其中教学方法包括生动展示名著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深入解析名著主旨要义引领学生阅读、创设多种名著阅读活动等。教师根据初中语文教材内容和名著导读的教学目标,充  相似文献   

2.
陆游 《天津教育》2023,(3):168-17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界定了语文核心素养,概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大维度,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如,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由此可见,教师要实施思辨性阅读教学,引发学生思辨,使学生深入认知阅读内容,同时发展思维品质。所谓的思辨性阅读是以培养思维品质为目标,以学生的理性思维为核心,以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为重点,强调学生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发展思维品质的阅读方式。  相似文献   

3.
周继伟 《作文》2023,(44):21-22
<正>思辨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反思性的阅读,它的目的是使学生的思维性、辩证性和批判思维方式得到发展。在阅读课堂上,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否被有效地渗入,是目前阅读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具体地说,思辨性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以情感为基础的理性的阅读,它的特点是:逻辑性、客观中立性、自主性。  相似文献   

4.
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未来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深入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升阅读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完善课堂教学方式,将名著导读的模式彻底落实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小便养成学习优秀历史文化的好习惯,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下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进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本文主要分析基于名著导读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阅读名著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学习视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名著、深入阅读名著,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思维在名著的熏陶中得到发展、提升。从日常教学经验入手,分析名著阅读教学面临的情况,并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思辨性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反复推理与论证,相较于传统阅读教学中赏析理解式的教学方法,思辨性阅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使学生能够客观全面地看待文章内容,理解与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与文章的中心主旨。同时,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深度思考,培养学生反思质疑、理性评估的能力。1初中语文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意义1.1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思辨性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有效解决学生思维能力不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质疑与论证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杨尚基 《天津教育》2023,(31):138-140
<正>名著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要想让学生在名著阅读中掌握阅读方法,对名著有自己的理解,教师在名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引导。什么是思辨阅读呢?“思辨”即思考与辨析,思辨性阅读是通过阅读者的思考与辨析,对文本及其价值作出准确理解与合理评判,能够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品质,使学生深入文学著作,成为阅读的主要参与者与学习者。  相似文献   

8.
陈娇 《天津教育》2023,(4):107-108
<正>思辨一词出自《礼记》中的“学问思辨行”,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含义。思辨性思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科教学的方方面面均有体现,其中语文学科就有思辨性阅读这一阅读教学方式。思辨性阅读指向学生的思维培养,摆脱了语文阅读应试化的桎梏,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具有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阅读启迪智慧,思辨提升思维,将思辨性引入阅读教学中,无疑为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将“阅读”视为关键,将“思辨性”看作方式方法,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阅读教学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9.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辨性阅读,就是要帮助学生成就"思辨意识",形成"思辨性思维",最终养成学生能思辨性地思考、阅读、写作、说话等行为的习惯。思辨性阅读,阅读是关键,思辨性是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理性思辨的能力是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
思辨性阅读指的是:由老师为学生准备好带有思辨性的学习材料,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思维质量的一种学习活动。思辨性阅读教学和原来的阅读教学方式不同,原来的语文阅读方式不能很好发挥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于学习的内容不能畅所欲言,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所以,在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老师要重点关注学生思辨性学习,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升学生的思辨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并提升思维品质和审美意识,就要重视导读艺术。教师可以通过导读引领学生统观全书,带领学生品味、探究文本语言,启发学生联结、思辨,最终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更深处。  相似文献   

12.
<正>名著阅读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的名著阅读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从而使名著阅读教学成为"鸡肋",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境地。因此,开展多样的"导读"活动指导学生进行高效阅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应是广大语文教师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最应该积极思考及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阅读是人类认识世界,接受文化熏陶的重要方式。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备受关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增加了“名著导读”板块,这无一不在彰显阅读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名著导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阅读量。结合整本书阅读理念开展名著导读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名著文本的阅读思路,锻炼他们的思维,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全面发展。一、明确名著导读教学目标,体现整本书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名著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的重要途径。培养阅读初感,在阅读初感的基础上进行阅读的有效指导,能够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进而促使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实现直觉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相似文献   

15.
"名著导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创设合理而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同时要注意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不断提高"名著导读"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6.
"名著导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创设合理而有趣的情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同时要注意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不断提高"名著导读"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7.
黄火焱 《成才之路》2022,(11):83-86
思辨性阅读是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强调学生主动思考、辨析阅读内容,即将"思辨"融入阅读活动中.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存在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缺乏问题意识,教师忽视阅读资源的利用,阅读教学模式机械化、程式化,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科学等问题.基于此,在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制定详细的思辨性阅读教学目标,积极拓展文本内容,深化...  相似文献   

18.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十分基本的教学构成,阅读教学状况也会对整体教学产生很大影响,而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更是成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全阅读视角下,名著阅读的受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名著导读也成为了整体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事宜。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方法选用中存在一些明显不足,本文将对这些不足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名著导读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基于思辨性阅读视角,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引领学生走向阅读的更深处,并发展学生的思辨性思维。文章在阐述思辨性阅读教学的价值的基础上,以朱自清的《春》为例,探讨了开展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统编教材"名著导读"的编写有了重大变化,体现了先进理念,突出了"阅读方法指导"与"专题探究"。"专题探究"任务驱动化,使学生名著阅读真实发生。名著阅读教学,应当在深度学习视角下开展。注意师生情感投入、加强阅读过程探究、进行批判性理解、适当整合迁移与运用,是名著阅读教学的关键着力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